嘹亮的嘶喊惨叫,动人心弦。第四天下午城下禹国军兵士健硕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这种喊声,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褪了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空中箭矢狂飞,拖着长声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纷纷划破晴空,只见不断地兵士中箭倒地。那禹国兵士刚登上鹿郡城墙,即刻被数名魏兵蜂拥持刃迎上,寡难敌众。
“一定要给我守住,守住”!随着曹云一声命令,禹国士兵便被挑下了城楼。
这次产昂战役,也似乎真正成了禹国进入魏国的最艰难之战。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倾洒在了城楼之上。
此时的曹云正在自己的帅府等待着胜利的号角吹起。这时一名士兵慌张地跑进大堂跪拜说道“大将军,不好了。出事了”。
“什么事情,如此惊慌”?曹云急忙问道,他担心恐怕是禹军攻进了城池,但是他没想到竟然是更糟糕的事情。
士兵慌忙说道“禹军挖了一个密道直通洛阳城内,大将章立率军三万从城中地道杀出。洛阳城被内外夹击,不攻自破了”。
“什么”!曹云听后犹如脚底下踩到棉花一样,立刻瘫坐在椅子上说道“怎么会这样,三万大军,这可如何是好”。
士兵拱手回答道“大将军敌军已经城内,我们快撤吧”。
“撤”!曹云惨笑着说道“你让我往哪里撤,大将军临走前将洛阳城以及十几万兵马交到我手里,这才几日,敌军便攻破了洛阳城,我有何面目再回去见大将军和我王”。说完毕便拔剑自刎而死。
就这样其他魏军不是投降便是败逃,唯有魏将孙欢带着三万残兵往长安而逃。
早有人报知了章立,章立知道不能让这三万兵马逃回长安,否则又给了魏军喘息之气,于是便吩咐众将星夜追杀。孙欢行不数里,只见山后尘头大起,李衮、张军引军来到。两边各射住阵角。章立出马于旗门下,大喊说道“孙欢洛阳已经沦陷,魏国大势已去,你还不投降”孙欢大叫说道“吾乃魏将,受魏王恩惠,岂能投降你禹国,看我杀你”说完之后便拍马而上,章立大怒,使李衮出马。二将交战,不数合,李衮一枪刺孙欢于马下。章立麾军掩杀,魏军副将孙玉抵敌不住,引军便走。正行间,路傍一军突出,为首大将,乃孙信是也;冲杀一
阵,孙玉折兵大半,夺路走脱。行不到十里,又一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挺矛大叫“杨雄再次,孙玉哪里逃”说着便手握长矛直取孙玉。孙玉措手不及,被杨雄一矛刺中,翻身落马而死。余众四散奔走。章立合军追赶,大半多被擒获。章立班师回城,重待单富,马义急忙稿赏三军。
洛阳败报传进长安,司马师闻之大惊,急忙召集众臣商议说道“如今大将军病重,洛阳又已经丢失,我们该如何是好”。
大司农司****拱手说道“启禀我王,眼下时局对我国十分不利,先前矅关之战,我军大半兵马全部战死,现在洛阳之战又死去十七八九,已经算是损耗全国之兵,现在全国各地已经无兵可以征。相反禹军洛阳胜利后,得到我军降卒,总共兵马不下二十五万。我相信不久之后便会来到长安城下,长安守军不足五万,我们还是停战议和吧”。
司马健话音刚落,尚书令李辉拱手说道“启禀我王,大司农此话差异,我军虽然长安守军不足五万,但是豫州境内仍有十万兵马,可让人调来镇守长安,与马义一战。按照大司农之意纵使我军肯降,马义也不会同意我军投降,马义志在中原,断然不会为了眼前利益而同意我们议和之事”。
司马师听后叹息说道“哎,难道我国真的不能打赢禹国一次吗,难道本王要成为第二个夏侯霸吗”。
司马师话音刚落,一名士卒慌忙跑上大殿拱手说道“启禀王上,不好了”。
“何时如此惊慌,难道是禹军向长安进军了吗”?司马师急忙反问道。
士兵摇头说道“不是,禹军并未起军”。
“那是何时如此惊慌”?司马师再次反问道。
士兵急忙回答道“魏西王曹爽得知我军洛阳兵败后,听从大将军曹桓的建议,向我军豫州进攻,如今曹桓率领十五万大军已经攻下豫州三郡,豫州守将告急,如果援军三日不到,豫州必定落入曹爽之手”。
司马师听后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瘫坐在椅子上,悲伤说道“前有马义大军,后有曹爽之兵,看来本王要成为第二个夏侯霸了”。
大司农司****想了想便拱手说道“启禀我王,仍有一般法可以补救,只是不知道我王愿意不愿意”。
“什么办法,。爱卿快说”。司马师宛如听到好消息一般大声说道。
司马健拱手说道“我王可以依附曹爽,这样一来曹爽必然会与禹军交战,我王也可以保一方太平”。
“什么依附曹爽”?尚书令李辉拱手说道“恐怕是大司农糊涂了,曹爽向来与我国不合,依附曹爽,我们还不如与禹军决一死战,王上切不可听从司马健之言,害了魏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