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君所言极是,不过朕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蜀汉。刘禅背信弃义突然联盟魏西王曹爽,攻打我大禹,此次朕势必要灭了蜀国”。段轩生气的说道“我要让蜀人都知道,我们大禹才是如今天下之强国”。
马义听后便劝说道“陛下,攻蜀臣以为不妥。蜀国不如同其他国,虽然我们之前夺下汉中,但是西川有三山为险。易守难攻。道路崎岖更会阻挡我军行军路线和运粮速度,所以臣不建议我军再次攻蜀”。
马义话音刚落,苏于便拱手说道“新平君所言极是,陛下此次蜀国敢出军攻打我汉中,实属魏国撑腰。与其攻打有三山屏障的蜀国,不如攻打中原的魏国,也可以借此机会施行我们的东出之策”。
段轩听后犹豫了一下说道“可是放弃攻打蜀国,朕多少有些不甘心”。
苏于接着劝说道“陛下,眼下蜀国已经败了,没有能力再与我军交战,倒是那魏国,得以重创后。更利于我军东出,踏平中原。倘若时间一久,三家连在一起。昔日的强魏就会再次出现。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段轩想了想,苏于说的也不无道路,先前魏国拜苏于先生之计得以重创后。国力日衰。如果此时攻打魏国必然会大胜。于是段轩便点头说道“好,那就依丞相之言,明日召集众将商议东出之策”。
“诺”。苏于与马义拱手说道。
次日段轩早早地便上了早朝。他做在龙椅上望着殿上的文臣武将说道“昔日强魏雄踞中原六州之地,如今三家分魏。强魏也就不复存在了,今日我大禹要与魏国开战,以展现我大禹神威。实现禹武皇帝未能实现的东出之策”。
“我等愿为陛下征讨魏国”。众将士拱手说道。
“好”,段轩看着马义说道“那就由新平君挑选将领”。
“诺”。新平君拱手说道。
“大禹将领尽凭新平君选用”。
“谢陛下”。马义说着便走到了大殿前面,严肃的看着诸将说道“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张海、前军都督领安定太守张合、牙门将左将军孙新、后军领兵使安汉将军领西凉太守李玉、副将定远将军领天水太守李珉、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南安侯马凯、副将飞卫将军王硕、右军领兵使奋威将军京兆亭侯马护、镇抚将军关内侯章立、行中军师车骑大将军西平侯刘苏、中监军扬武将军浩文、中参军安远将军宇轩、前将军都亭侯袁义、左将军高阳侯吴天、右将军玄都侯高兴、后将军安乐侯刘班、领长史绥军将军杨新、前将军征南将军马汉、前护军偏将军酒泉亭侯许亮、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海、右护军偏将军孙文、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宫文、行参军昭武中郎将胡乐、行参军谏议将军单亭归、行参军偏将军冯习、行参军裨将军杜琼、武略中郎将杜慎、绥军都尉盛敦、从事武略中郎将范文、典军书记樊建、丞相令史章立、帐前左护卫使镇国将军李贵、右护卫使镇军将军马统,以上一应官员,都要各司其职,各领其务。随我征讨魏国,其他的留守安定”。
“诺”。众将拱手说道。马义分派完毕之后便慢慢退回了位列。
这时段轩便问道“选将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只是不知道新平君打算先攻打魏三家的哪一家”。
马义拱手说道“司马懿雄踞司州,豫州,手中又有曹氏天子,如果攻打他,势必会引起其他两王的不瞒。而魏西王曹爽所占据的兖州离我大禹甚远。如果攻打,粮草军械必然会拖至千里。所以臣以为还是出并州攻打冀州为妙”。
段轩听后便又看着苏于问道“丞相以为如何”?
苏于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新平君说的不错,眼下三家形势已经豁然开朗,冀州夏侯霸无论是兵力还是势力上都不如司马懿与曹爽,在加上夏侯霸后方便是燕国,燕国曾答应我国会鼎力相助,所以这次攻打夏侯霸必然会马到成功”。
段轩听后便点头说道“好,那就有劳新平君”。
“诺”。马义拱手说道。
就这样马义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安定向并州而去。早有人报知了夏侯霸,夏侯霸十分惊讶急忙召集众将商议说道“前些时间,蜀国与魏西王曹爽的兵马合力攻禹大败而归,眼下禹国不去攻打魏西王,反而来攻打我,这是为何”?
丞相文章拱手说道“王上,我们三家,司马懿手中掌握魏国天子,势力巨大,而魏西王曹爽又远在偏僻的兖州。只有我们在禹国家门口。故才会选择先攻打我们,眼下我们还是想办法退敌吧”。
夏侯霸听后便叹息了一声问道“大将军,我冀州能调动的兵马是多少”?
夏侯义拱手说道“启禀我王,总共十五万左右”。
“好”。夏侯霸点头说道“大将军我将这十五万兵马全部交付于你,命你前往前线抵御禹军”。
“诺”。夏侯义拱手说道。
这时文章又拱手说道“启禀王上,虽然我军有十五万大军,与敌军不相上下,但是臣还是有所担心。毕竟禹国能以少数兵力战胜蜀国。所以臣想去一趟燕国”。
“去燕国,为何”?夏侯霸疑惑的问。
文章回答道说”我军再与燕国的防线处有八万兵马,如果能够稳定燕国,我们这八万兵马可随时调动”。
“丞相所言极是,只是金银珠宝,燕国不会放在眼里吧”。夏侯霸反问道。
文章想了想说“当然区区金银珠宝燕国不会放在眼里,臣所指的是撤销燕国进贡之物,归还其国自由之身,另外答应燕国之前的那个请求,割舍冀州曾位于中山国统治下的十三座城池献与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