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于听后便回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所说的并不是指出兵伐魏”。
“哦?那丞相所指何意”。段轩又问道。
“联燕抗魏”。苏于定了定神回答道“眼下,司马,夏侯,曹氏虽然三家分魏,但曾说过会一致抵御外敌。如果我军贸然出击势必会引起三家合兵抵抗。我们可说服魏国后方的燕国。和他一起出兵,答应其事成之好处,合力攻魏”。
段轩想了想说“燕国最近与夏侯霸来往密切。让他出军恐怕是不可能吧”。
苏于回答道“燕国虽然受到夏侯霸的保护,但是他也受到魏人的排挤。据臣所知,夏侯霸逼公孙渊每月向其进贡粮草军械。公孙渊虽然表面十分顺从但是私底下却对夏侯霸是怨言满腹。我国可派一人为使前往燕国,以利害说之,夏侯霸一定会答应我国。一起围攻魏国。这样就算三家联手,也是前有禹国后有燕国,腹背受敌”。
段轩听到苏于这样说这才放心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只是派何人为使前去燕国”。
段轩话音刚落,章立便拱手说道“陛下,臣受陛下厚恩,无以回报,愿意作为使者前往燕国”。
段轩看了看章立又看了看苏于。虽然章立是章季之子,但是段轩显然还是有些担心。苏于明白段轩的意思便拱手说道“陛下,章立继承其父的谋略之才,正是此次派往燕国的不二人选”。
段轩听到苏于这样说才放心的说道“好,章立我命你带着国书出使燕国”。
“诺”。章立拱手答道。
随后段轩又说道“既然联燕之事已经有所定夺,那么大将军。蜀帝前往安定一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马义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我早已经命赵天带领人马在安定城外布置妥当,只等蜀帝前来”。
“好,这次是蜀帝亲自前来我禹国,也是我禹国向列国证明的一个机会。不能有任何差错”。段轩严肃说道。
且说退朝之后,段轩刚要回后殿,便有人来报说太后有请。段轩不敢怠慢,而且他也多日没有去见过香寒,便急忙来到了香寒的寝宫。
此时的香寒正坐在镜子面前梳着自己乌黑亮丽的头发。香寒从镜子里看到段轩已经站在自己的身后便放下梳子说道“轩儿,你来了”。
段轩急忙走到香寒的身边说道“娘,你可是越来越年轻了”。
“你呀,就会贫嘴”。香寒叹息道“不知为什么,可能是当时陨石的原因,我虽然已经年过六旬,却也知道自己长生不老。如果当年你父皇能够像我一样就好了”。
“娘你又想起父皇了”?段轩悲伤地问道。
香寒点了点头说“这些日子,我总是能梦到你的父皇,不过”。香寒说着便拉着段轩的手说道“轩儿,娘不得不承认你的做法是对的,一直以来,我与你的父皇都是按照历史而走。尤其是我主政的那些日子。总是顾忌三国历史走向,不过现在看来。不得不说我的轩儿长大了。也懂得如何善用人才了。汉中的胜利娘都知道了”。
段轩笑道“娘,你也不必自责,如果没有娘的教导,何来轩儿的今天,娘你放心。我一定会将你送回你的那个时代的”。
香寒抚摸着段轩的头说道“娘已经长生不老,你就不用担心娘了,倒是你,天凉了莫忘了添衣,夜深了放下竹简早些休息。国事再忙莫忘了吃饭”。
“是,孩儿知道了”。段轩回答道。
“对了,我听说上次你给义儿找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可有此事”?香寒疑惑的问道。
段轩点头说道“的确有此事,本想将那位妙灵姑娘让义弟当做夫人,可是义弟好像并没有那个心思。我这个做哥哥的也不好多说什么”。
香寒听后边叹息道“我这个外甥性格随他爹一样,如今齐儿都已经两岁了,可是义儿还未成婚,着实让为娘的担心。趁今日没事,轩儿随我到义儿府上走一趟”。
“诺”。段轩说着便将香寒搀扶起来,向外面走去。
就这样,香寒在段轩的陪同下来到了马义的府上。有人便告知了马义,马义听后大惊急忙起身走出了正堂,但还是晚了一步,香寒与段轩已经走进了府门。
马义急忙迎上去拱手说道“不知太后与陛下前来,臣未能远迎,请太后与陛下恕罪”。
香寒笑了笑说“义儿,来,到姑妈身边,让姑妈好好看看你”。
“诺”。马义说着便来到香寒身边,马义与段轩一左一右搀扶着香寒走进了正堂。
香寒坐了下来,段轩坐在另一边,马义则是站在了旁边,香寒让下人们都退下之后便说道“义儿,妙灵姑娘现在哪里”。
“启禀太后,在后堂,我这就叫她出来”。说着便走进了后堂。
不一会两人走了出来,香寒看见妙灵十分秀丽,可谓说是个美人胚子便笑着说道“不错,不错。魏国就是美女夺”。
妙灵行了个礼说道“奴婢参见太后,陛下”。
太后这时严肃了起来看着马义说道“义儿,轩儿可能没有跟你说清楚,妙灵姑娘让她跟你回来并不是给你当奴婢的,而是给你当妻子的,你可明白”?
马义看了看段轩,段轩给马义使了个眼色,马义瞬间明白便拱手说道“太后,义儿明白”。
香寒便点头说道“妙灵姑娘你可愿意”?
妙灵点了点头回答道“全凭太后与陛下做主”。
“那你呢,义儿”?香寒将目光投到马义身上。
马义知道香寒是为自己好,便不敢违背,只好点头同意。
香寒见马义同意之后便笑着说道“好,即刻选个良辰吉日完婚,这也算是给咱马家留后了。也了了我一桩心事,你们一个是我儿子,一个是我马家的后人。日后你们两个要团结一心,要好生对待大禹”。
“义儿记住了”。马义拱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