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于急忙摇头说道“将军误会了,在下并没有要将军造反,而是自立门户,称王之后仍然可以效忠于魏国”。
此时的夏侯霸已经有点动心,因为他之前便有点想要称王的意思,只是没有找到机会,而现在中原魏地被司马懿曹真瓜分,自己久居冀州,当个冀州王又有何不可,便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依先生之言,称王立国”。
“在下恭贺上将军”。苏于拱手说道。
再说另一边,在禹国军营,每日都会增添无数新兵士卒。马义看着源源不断的士兵便向旁边的李焕问道“将军,如今已有多少兵马”?
李焕拱手说道“步军二十三万,马军十七万。共计四十余万”。
“没有想到我禹国经过变法之后,会有这么多青壮之士前来投军,真乃我禹国之幸”。马义笑着说道。
这时李焕叹息道“只是,这四十万大军全部都是新兵士卒,训练起来有些麻烦,步兵和骑兵的训练方法不同,如果这样训练下去,别说一年,就是三年都无法训练成一只英勇善战的部队”。
马义想了想说道“我军新招募什长以上的将军有多少”。
“一千四百多名”。
“这样,你去将这一千四百多名将军集结起来,然后由你教他们,之后再让他们没人带领一百士卒进行训练。如此下去不出三个月便可以成形”。
李焕听后觉得此计谋甚妙便笑着说道“是,末将这就去”。
李焕退下后,马义望着大营中的士卒叹息道“父亲,你看到了吗,我大禹已经变法了。也逐渐强大了只是不知道何时才可以东出中原”。
这时一名士兵走到马义面前拱手说道“启禀大将军,从广魏来了一名商人要见大将军”。
马义疑惑的说道“哦,让他于营帐内等候”。
“诺”。
马义来到大帐内见一位穿着华丽的老人站在那里便坐在椅子上疑惑的问道“不知先生要见我所为何事”?
商人拱手说道“启禀将军,本人乃是广魏一名富商,早在子虚年间,蜀国大举进攻我禹国,雍王率军抵挡,却战死广魏,雍王死后,诸葛亮怜之,命人将其尸首送回金城安葬,但是雍王那身战甲,以及不周戟流落广魏,后在下以高价买下。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之久。今日路过安定闻听将军乃是雍王之子特将两件物品奉上”。
马义听后非常惊讶便站了起来问道“先生,我父王战甲现在何处”。
商人便命人捧着战甲,拿着长戟走进了帐内。马义望着下人手中的战甲,眼睛已经有些湿润,他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看到自己父王的战甲。便急忙走到下人面前。用颤抖的手去抚摸着战甲,一边抚摸一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跟随父王征战一生的战甲,不周戟”。
商人笑着说道“如今我也算是物归原主,将军穿上它好生的待禹国三军将士。为大禹踏平天下,成就一番霸业”。
而此时的苏于已经返回了安定,刚到达安定便直接进了皇宫去面见段轩,段轩也坐在后堂等待着苏于的到来,看见苏于走了进来便急忙问道“丞相,怎么样”?
“成了”。苏于拱手说道。
“哦?真的成了”?段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成了”,苏于来到侧面的地图面前指着说道”陛下,我已说服夏侯霸,在我反禹的时候,他在冀州建北魏国,号冀州王。并割断了与司马懿,曹真等人的联系。如此北魏国夏侯霸,西魏国司马懿,东魏国曹真便将整个魏国瓜分成了三份,国力将会大不如从前”。
段轩听后大声欢笑说道“如此下去,天下再无强魏。一年之后我禹国经过变法改革将会强大无比,必能踏平魏地”。
“只是现在天下,有了四个皇帝四个王,曹真称王,司马懿被曹芳封为王,如此下去犹如当年的七国一样,已经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草庐之对策恐怕无法在实现了”。
段玉急忙摇头道“丞相所言虽然不假,但是丞相有没有想过,曹真,夏侯霸虽然脱离曹芳,但是他们还是忠心于曹魏,只不过是因为有了司马懿,如果哪一天司马懿死了。那么他们两个一定会再次拥戴曹芳,到那时强魏将会再现,所以现在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司马懿死去”。
“哦?陛下此话何意”?苏于疑惑的问。
段轩露出得意地笑容说道“我要与司马懿联盟,并给以好利逼他攻打曹真,就算不胜,也能两败俱伤,使其无法复合”。
就这样段轩命人前往长安面见司马懿,送上无数金银财宝并答应结尾盟国,给他粮草助他东进。司马懿应允。
子余二年,十一月。禹国变法改革的第八个月。司马懿借用曹芳之名,率军十二万东进攻打曹真兖州,曹真举兵敌之,然曹真不敌,司马懿连克数城,曹真无奈只得求助于夏侯霸,夏侯霸念其是曹氏宗亲,出兵相助,这才击退了司马懿。
子余三年,二月。禹国变法改革已经第十一个月,离当初预计的一年之久只剩下一个月。这也意味着变法即将结束,禹国将迎来东出。这日段轩召集众臣商议说道“今天是变法的第十一个月,这十一个月以来,我禹国关闭国门。苦苦变法,熟不知外面列国已经闹翻了天,先是吴蜀败于雍州,而后魏国成了三分之地,国力衰弱,现在请诸位给朕汇报一下,变法之情况”。
段轩话音刚落,章立便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我国兴修水利等公共工程,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粮源。并且开凿运河渠其灌渠全长300里,可浇灌雍州农田4万余顷。使雍州成为一片沃野。并且凉州河工程修建后,更使得凉州变为富庶之地,成为现如今天下有名的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