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82200000005

第5章 第一桶金到手

第五章第一桶金到手

“只是小意思,大家过奖了。”张楚也是第一次造假,但能做出这么逼真的古董,他自己也很得意,要不是他用探测系统检查过自身,自己并没有造假这一项天赋的话,只怕他还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呢。

“碗已经做出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大熊问道。

“接下来当然是卖出去了。”张楚笑道,他这几天可不是只在这里造假的,他早已经进城了好几次,将小林他们找到的几个合适的目标给好好的用探测系统探查了一遍,早已经找到了两个合适的目标。

辛通是京城(此时的京城是洛阳,朱温已经逼迫皇帝迁都洛阳了)同源商号的掌柜,这一次因为同源商号有一批极为贵重的商品需要采买,作为掌柜的,辛通也不得不亲自上阵。

好在一路顺利,商品采买极为顺畅,此时他们正是在回京的路上,只是这一路上风尘仆仆,在到达时金阳的时候,商队的人实在是走不动了,辛通不得不命令商队在金阳暂停,修整几天,好在这批商品虽然重要,但却并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东西,因此他的时间段倒是颇为充裕。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明天就要上路了,辛通也静极思动,趁着最后一天,出来逛逛,顺便买一些当地土特产带回去当做礼物。

但是当他走到金水河的时候,却怎么也走不动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正在乞讨的小乞丐——这倒不是他多么心善,而是小乞丐脚下的那个脏兮兮的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当啷!”一枚铜钱掉入张楚的碗中。

“鱼上钩了。”心中微微一笑,事情要比自己想象的要顺利的多,原本他依旧准备了好几套计划,谁知道第一套计划他就成功了。

心里想笑,但面上张楚却立刻站起来,连连鞠躬(原本是要磕头的,但张楚不愿意):“多谢好心的大老爷,祝您阖家美满,子孙满堂,多福多寿……”

“好有意思的小乞丐。”辛通笑着蹲了下来,装作不经意的问道:“小乞丐,我问你,你这个碗是哪里来的?”

“好心的大老爷,您是问这个碗吗?”张楚端起小碗,故作天真道:“这是在北城外的土地庙里找到的,我看没人用,就自己用了。”

“哦?”辛通心头一动,他虽然不知道土地庙的建立时间,但想来这种老建筑,年头一般情况下都不短,尤其是被乞丐占据的地方,恐怕是早已经荒废的土地庙,这种土地庙建立的时间估计至少得有百年时间,从理论上来说或许真的会有残留的古董。

“没错,好心的老爷,那个土地庙是废弃了好多年了,要不然也轮不到我们这些乞丐占据。”看出了辛通有些心动,张楚装作不经意的又补充了一句。

“果然如此。”辛通心头大喜,合该老爷我今天捡这个小漏。

想到这里,辛通有些迫不及待的道:“这样吧,老爷我这里有五文钱,你拿去买吃的吧,这个碗转让给我怎么样?”

“这……”张楚装作一愣,眼底闪过一丝恍然,紧接着面露笑容:“好心的老爷,原本您给我钱,我给您碗,这本是应该的,但……老爷您告诉我,这碗是不是古董?”

“骂的,这小子怎么这么奸猾?”辛通心头大怒,但又为自己的急切懊悔,早知道就不这么急了,徐徐图之或许效果会好一点。

有心否认,但张楚既然看出来了,再加上张楚自己也说这土地庙有几十年没有人了,顿时辛通就改了自己的想法,装作尴尬的笑道:“没错,没想到被你看出来了,这的确是一个古董。”

看到张楚眼睛大亮,辛通又是一改口:“不过你也别高兴的太早,这碗我看了,最多也就一百年的时间,而且你这也不是什么官窑的东西,上面连个款都没有,不值几个钱。”

“不值几个钱是几个钱?”张楚装作急切的问道:“总比五文钱多吧?”

“这是自然。”辛通本想压价,但又怕这奸猾的小乞丐拿去典当行鉴定,索性就按照一百年的价格买了得了,放到京城,还能赚不少。

想通了这点,辛通便道:“虽然比五文钱多,但你也别想着卖几百两银子,实话告诉你吧,最多十两。”

“真的?”张楚怀疑道。

辛通连忙保证道:“这点你放心,我叫辛通,京城同源商号的掌柜,我还能骗你不成?这就算是放到京城,也不会超过十五两银子去,在金阳,十两银子已经是顶天的了。”

张楚抱着碗想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相信你,好心的老爷,不过您能不能多给我一两,我大哥病了,还差一两银子买药呢,而且病好了也还需要一些东东西补补身体。”

“好吧,谁叫我的心地好呢?”辛通痛快道:“不过你得告诉我你的名字,否则这碗出了问题,我也好找你。”

“没问题,我叫赵大个,我大哥叫徐老大,城北的小乞丐都认识我,我家都是这里的,您要找我很容易。”张楚自然不会说自己的名字,辛通是京城的人,说不定他就听过自己的名字呢。

正好自己的身材和徐老大麾下的一个小弟差不多,又特意用了灰尘将脸糊了一遍,这年头又没有照相技术,光靠身形形容,想要找出一个人可不容易。就算这辛通真的找回来,也只能找到徐老大,而找不到他,要知道徐老大可是霸道的很,整个金阳城得罪的人数不胜数,天知道谁阴的他。

更何况这辛通未必就会找回来,同源商号的名字他也听说过,虽然算不得最大的商号,但也算是比较有名的了,作为大掌柜,辛通更多的是坐镇京城,不可能满天下的跑的。再说了,十两银子而已,这辛通每年的俸禄都不知道几千两,根本就不可能会被他放在心上。

“很好,这是十一两银子,给你。”辛通出来是买土特产的,自然会带银子,取出十一两给张楚:“这碗就归我了吧?”

“好心的老爷,多谢您了,碗是您的了。”张楚大喜过望,连忙接过银子,又将碗给辛通,撒腿就跑。

一边跑还一边喊:“大哥,咱们有钱治病了,大哥,我找到钱了,我们可以治病了。”

原本辛通还以为张楚跑是心虚,但一听他这话,顿时放下了心来,连忙将碗揣进了怀里。

同类推荐
  • 泱泱大宋

    泱泱大宋

    这是不一样的宋朝。近亿汉人生活这片汉人的土地上,生活在宋朝的天空下,他们共同创造了占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邻边是前所未有强大的草原民族辽帝国,西夏王朝、三佛齐和吴哥王朝也步入了发展期,同曾经的番属一起将远方西欧所景仰的大宋包围在其中。没有长城,铁骑随时马踏中原;陇山天险,夏军居高虎视眈眈。如果说大唐是盛世当歌,大宋则是慷慨高歌,勇猛的军士用血肉铸就了长城,一次次打进敌国的腹地,打退外邦的入侵,他们让谁都不敢小觑大宋。庞大的冗吏集团,把社会的方方面面管控在官府辖内,使得整个社会如机器一样严密又细致的运转,上命下效达到前代所未有的高速。江流来到这样的宋朝,他想,该经历的都会经历的。
  • 三国最强匪王

    三国最强匪王

    穿越汉末本想做一超级大官泡尽天下美女但却意外杀人走投无路之下上山为匪。却看他如何翻云覆雨,颠倒乾坤,步步走上巅峰。
  • 会仙观墓

    会仙观墓

    本故事集之所以定名《会仙观墓》,用意有三:其一,闻名遐迩的大型道教宫观“监漳镇会仙观”是我县仅存最大的历史文物,现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传统文化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其二,我们可以吧故事中讲述的所有人物都作为“仙人”来看待。其三,南蛮侉子隐藏身份盗取山涧下的宝藏。故事集“会”众“仙”之,通过“仙人”们的“登台表演”,让我们对人生有所启迪。拳拳寓意望读者能够理解。
  • 血染大明

    血染大明

    他曾经是大明边将,与努尔哈赤力战辽东,他就是哈大全!然而,朝政的腐败,皇帝的无能,都让他备感失望,于是他背叛大明王朝,成为大明最可怕的敌人。
  • 明末兴风

    明末兴风

    打破虚空,来到明朝的秦风,看到明末的人间惨剧,带着神威军平定天下:护国神威,血战到底!(书友QQ群:271890617)(崔更的,聊天的,随便来!)
热门推荐
  • 斗罗之蔷薇斗罗

    斗罗之蔷薇斗罗

    左持破魔,右持必灭在斗罗二的世界里,夏渊不渴望成为所谓的神,他只想成为“骑士”。注:作者FATE迷
  • 扶灵

    扶灵

    无意于人,无异于妖。酒浇磊块,心若悬桥。
  • 重生之西游释厄传

    重生之西游释厄传

    重生穿越......没想到我也有这样的一天,穿越成神仙也就罢了,还偏偏穿越成了即将被打入轮回的猪八戒,这无疑是件很郁闷的事。不行,我不能做猪,作为一个从美好和谐社会重生天庭的现代人,我要为我的未来人生谋划重置,一切都将因我而不同!
  • 血吟纪

    血吟纪

    斩尽八荒血化墨,扬笔四海天翻澜。天地有道,曰沧桑之下,众生皆苦,难登九霄。吾承寄天之灵,以葬情之念,奋血海之力,悟大道之殇……一曲血歌,吟唱天下。
  • 汉修传

    汉修传

    这是一个凡人修仙的故事,这是由一封秘函的出世而引发的故事,这是一个反抗倭族魔修、国族图存的故事,这是一个民族在凡界雄起的故事,这是一个逆天仙路的故事……星火燎原,铁血汉修,国族复兴路纵横除魔,犯我大汉,虽远必诛杀一个凡人学生,偶遇仙缘,成就了逆天仙路!一个热血男儿,驰骋凡界,崛起于汉亚大陆!一个铁血汉修,励志图强,圆创着超强族梦!一路的杀伐戮血,百炼成仙,跨界成为了最强至尊!
  • 我的九十二天

    我的九十二天

    经检查是癌症,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可我怀孕了。
  • 重生之风华废柴

    重生之风华废柴

    紫月倾城,紫月世家第一废柴;当第一特工入驻她的身体,懦弱废柴,你们瞎了狗眼。丹药?武器?魔兽?一抓一大把!元素?!老子十系兼具!现在想攀关系,门都没有,小心惹怒了某位暴力女,打的你妈都不认得。可这只死皮赖脸的“世外高手”是怎么回事,哦!老天哪!
  • 奋斗在大清朝

    奋斗在大清朝

    穿越大清落魄寒门的黄炳林,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如何从社会草根底层,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改变命运?终于走上人生巅峰!
  • 盛殀

    盛殀

    柔弱无害绝美大师兄,傻笨无耻小白脸二师兄,身负秘密的少年小师兄——都抵不过一个腹黑凉薄不要脸的小师妹。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

    为了使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得到继承与光大,本书精选了几十个古今中外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