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快到正午的时候,主考官终于姗姗来迟。
依旧是三个人,朱子文、乐广皓、梅雨轩三位大儒独坐中堂。
中间的朱子文一脸严肃的扫视了一眼广场上上十万的学子,之后才放声说道:“经过昨天的第一场考试,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白了自己的天分有多少。
但是天分不代表实力,所以今天的测试和以往不同,今天大家需要作出一首诗词,题目不限,但是题材。
相信大家应该听过一首词,那是从建康流传出来的,叫做《满江红·写怀》,那么今天的题材,就以这首词为列,大家自由发挥。”
话一落,四周突然间浮现出数百道身影,他们人人手上,一道灵力散放了出来。
那灵力牵着的地方,是天空,就在这一档子,整个天空一瞬间阴暗了下来,像是要下雨一般。
“那是桌椅吧,真是好大的手笔啊。”李宗元在一边惊讶的叹道。
苏继文瞥了他一眼,说道:“是很大手笔,不过,你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知道考试的方式变成这样的。”
“啊?哈哈,”李宗元打着哈哈笑了一下,并没有正面回答苏继文的问题。
苏继文也没有追问下去,而天空那些桌椅整整齐齐的落了下来。
在广场上排成了整齐的方阵,一眼看不到头。
“各位凭借牌号入座吧。”朱子文在高台上说了一声,便安稳的坐在了那里。
苏继文这时候和李宗元暂时告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便安稳的坐了下来,桌上的陈设也简单。
笔墨纸砚齐全,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的就是一块看似普通的石板。
苏继文坐下之后便开始倒水磨墨,脑子里却回忆起那一篇满江红,它算是一个军旅名篇,那么想要在这场考试中赛出的话,那么必须得是相同题材。
可是随即,苏继文又想到了别的问题。
要是想要在这数十万人中脱颖而出,那么立意就必须新颖。
苏继文皱着眉头开始搜刮肚子里的那点存货,而这种有浓烈的抒发爱国情感的诗词,还得是宋朝比较多。
岳武穆是南宋中兴四大将之首,而和他相对应的,只有宋末三杰,而三杰之中,又有一人诗情深入人心,最能震撼天地。
苏继文当即拿起笔墨,便在宣纸上开始写了下来。
随着搁笔停手,他才朝着四周看了起来,虽然才半盏茶的功夫,但是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停笔了。
但是还无一人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才气石上进行鉴定,毕竟都是急智,这个时候,很少有人愿意第一个当出头鸟。
可是他们不动手,却有人要他们动手,远处高台上的朱子文看着他们顿时皱起了眉头,然后便站起身说道:“半盏茶功夫已经过去了,第一批先测试的学子优先考虑,一盏茶之后,没有写出的,全部不通过。”
这一声音中,包含了太多信息,什么叫做优先考虑,那不就是对于先写好的学子进行优先考量吗?
几乎是一瞬间,场内的所有人都将自己的作品放到了才气石上做才气鉴定。
就在这个时候,场内一道道或高或低的才气便出现了。
才气初分为七品,其色为白,一寸为一品,最高为七寸,也就是七品才气。
当到了圣品之后,便是看颜色,颜色有七种之分,同时出现几种颜色,便是几色的圣品。
而此时,场内的才气或高或低,最高的冒出七寸许,最低的,仅仅只有一个平面。
苏继文还没有测试自己的作品,只是观望着四周,忽然间看到两个方向,竟然都是彩色的光彩,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
其中一人,他是认识的,正是自己才认识的那个朋友李宗元,而另一个,却是一个二十岁的儒衫青年。
“出现圣品了,都是三色的,三彩圣品,”有人顿时惊讶的叫了出来。
这可是在半盏茶之内写出来的,一首诗词就能达到三彩圣品的地步,简直就令人惊讶至极。
就连高台之上的三位考官,此时面色都无法掩饰的震惊,朱子文当即感叹道:“这个世界,还真的不缺少天才。”
“是啊,”梅雨轩带着一种落寞说道:“我有生之年的最高杰作也不过是三彩圣品,他们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乐广皓却安慰他说道:“梅兄你主攻又不是诗词之道,真正该汗颜的应该是我,我主攻诗词之道,最高杰作也只是三彩圣品。”
对于乐广皓的话,梅雨轩只能报以一声苦笑,他是写文章出名,但那首三彩圣品诗才是他的最高杰作。
“你们就别酸了,考试还没有结束呢。”朱子文一句话,就将他们拉回到了主题上。
不管他们水品如何,现在的他们是文宗大儒。
苏继文这个时候,才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这首诗上面,宋末三杰之一文天祥的作品,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呢?
强烈的摁住心底的那丝悸动,将宣纸放在了才气石上,顿时一道七彩的光芒瞬间就升腾而起,光焰冲天。
场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七彩圣品,万世不朽的巅峰之作?”朱子文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就算是三彩圣品又如何,每年文宗收徒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拔尖的会写出惊天动地的诗词。
但是七彩圣品,就算是文宗建立以来,都只有一篇而已,由此可见,七彩圣品的罕见。
乐广皓和梅雨轩也都是浑身一震,脸上带着一抹不敢置信的目光,看着那七彩升腾的光芒惊骇欲绝。
‘嗖’的一声,朱子文等三位考官就从高台上消失了,瞬间便出现在了苏继文身旁。
三双饿狼一般的眼神,紧紧的盯着那张宣纸,似乎这张纸在他们的眼中,便是什么绝世仙女一般。
苏继文一脸的茫然,他虽然知道这首诗会很厉害,但是没有想到会厉害成这样。
其实苏继文自己也忽略了一点,文天祥这首诗上面不仅蕴含了个人的一个情感表达,更是表达出了那个时代人们不屈的意志。
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傲骨的最后呐喊,也是代表了汉家朝代的灭亡钟声。
只是一眼,朱子文便感觉自己的眼睛移不开了,一字一句的读出来,郎朗之声,正气浩荡。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一出,无数人都震撼了,这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感叹出的诗。
其中所蕴含的那种困境,还有那种宁死不屈的意志,简直就是时代的呐喊,直接击撞在众人的内心之上。
久久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