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固然是十分无聊,但晴栀还是非常喜欢历史的,不是为了成绩,只是单纯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喜欢。
自小晴栀就蛮喜欢看书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不是发自内心,是因为太孤单没有人陪伴,所以才不得不以看书打发时间。但后来,晴栀就真正的喜欢上历史了。
在一个人的孤独时光里,晴栀只有,也只能与文字为伴。年长的哥哥姐姐都不屑和晴栀玩,因为他们觉得她太小了,太幼稚了,带着她就像一个累赘。
而同龄的小伙伴们又离晴栀家较远,妈妈不放心晴栀天天往外跑,所以晴栀就只能呆在家里。所以她从小就学会自娱自乐,自己一个人孤独的玩耍,孤独的度过那段年少的时光。
那时,真的只有书为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晴栀一个人蜷缩着小小的身子,叼着本书躲在角落里看,任尘埃落定在身边,任阳光跳跃书页上。
对于文字,晴栀只会觉得它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孤独,能让自己感觉到自己还活着,也能让自己感受到一些温度。
但对于历史,它可以让晴栀觉得吾道不孤,自己还是一个正常人,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在读历史的时候,晴栀会感觉到生与死,仅有一纸之隔,那个时候,晴栀会很想很想去书里的时光,去看看那个时候的她或者他。
就像自己站在历史长河的一岸,遥远若天边又近如咫尺的看着他们,甚至有时候,自己也像是其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沉醉在故事里。
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晴栀对此倒也深以为然,历史就是前车之鉴,后人可学之,仿之,亦可像之。
但晴栀以为,前两者可取之,但后者不可取,因为有道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而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而第二个就是……
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敢于尝试,敢于拼搏,敢于创新。
犹记得蔡永康说过,洗手,是为了再脏的;规矩,是用来打破的;世界,是用来闯荡的。
这句话,说的十分在理,至少晴栀找不出任何可以反驳的话来。
只有不断的打破常规,才有可能成功。
人类之所以可以成为万物之灵,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正是因为人类敢不断的打破常规,不断的追求自由,挣脱束缚。
如果,在远古时期的早期猿人,他们不敢下地生活,不敢直立行走,那现在被关在动物园里当成猴一样观赏的恐怕就是人类了。
如果,在古代生活的人类不敢勇于创新,敢于尝试,那么,他们也只会屈服于天地的淫威下,大自然的诡异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掌握足以改变自然的力量,现在食物链的顶端,生杀予夺,肆意潇洒。
这一切,不都是敢于突破所带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