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妙的状态,显然是进入到了传说中的悟道的状态,古有圣人喜欢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整理、讲解以及从更深层次的延伸和剖析,同样也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交流才是进步的最佳途径,通过交流我们才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印证我们的自身的认知,取长补短,去芜存精。因为一个人不论其见识有多高,但那终究只是一个人的认知而已,任何人的思想和认知都有其片面性,闭门造车除了最终将自己逼到墙角以外似乎是再也没有其它出路了。
刚才几人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一妙又将自己过往中听到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一段时间的经历,重新融合理解了一下马上便有了新的感悟,怪不得会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说。
曾经也有人这样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不过可曾从深层次的想过,没有那万卷书的沉淀,哪里来的万里路上的收获。名师指路也不过是有了万卷书的沉淀和万里路的收获,然后才能理解名师导引的真谛。
想想看,若是没有相应的知识沉淀。大学教授日常讲解的课程,小学生能听懂吗?听都听不懂何来的指路一说?仙人指路,愚人即悟,除了具有天大的慧根与悟性外凡人又有几人能得了仙缘?
所以知识才是进步的根本和一切缘法的枢纽。在知识的传递和讲解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整理、总结、归纳,得到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加深自己的认知,何乐而不为?所以才有了圣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所以说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同样,传道的过程也同样如此。自然,传道也是快乐的。虽有大道相授,不传六耳之说,也不过是人言密语,君子不闻而已,若是诚心讨教,又有谁人不喜欢一个诚心学习的人呢?
将自己的思想塞进别人的脑袋本来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古人通过文字记录、实物雕刻、言语传唱,等等形式,努力将自己的知识传承下去,不外乎是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而已。
修行之人除了这些手段以外,还有就是将自己的传承镌刻于血脉之中!随着血脉的不断延续从而达到血脉不竭传承不灭。
所以才有了血脉里流淌的汁液,其实是祖先的传承这一说。
修行之人,对于这些手段都是很了解的,都说修行之人多为清心寡欲之人,其实也对,因为人若是没了欲望之障,智慧之光就可用照神庭,清净自然。
但是世人传说修道之人多戒色,其实就是胡说了,色乃是物质集合后的表象,戒色多为不受表象物质所蒙蔽。
凡人不解,便将戒色理解成为戒女色!女色诚然也是一种表象的集合体,因为色相本身就是一种物质表象。抛开这种表象不谈,其根本象也不过是人像而已。
美色更是若此,美女的色相本就是上苍垂帘的结果,受人们追捧自然是人们爱美的一种本性。这个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
所谓的戒色,就是戒除追逐色相这种浅显的表象,并不是让人们戒除色相本身。所以不知所谓者便以为戒色就是屏除色相,殊为可笑。
精神的传承很大一部分都被融入到了血脉之中,阴阳交合本就是传承延续的一种方式,怎么能被禁止!相反,教唆人们屏除色相,抛却肉身的思想才是极为阴险的一种手段,想想看,若是连承载所需的肉身都没了,怎么会有传承一说!就好比没了载体,文字也不会存在一样。
一妙刚刚讲解的一个过程,就好比将自己的知识又梳理了一遍,查漏补缺。使认知更加圆满。这才一下子进入了顿悟的状态。
黄子等人不得不感叹一妙的悟性!和一妙从认识到现在,严格来说时间也不是特别的长。但是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却也不少。
部落比武、遭遇巴蛇,到后来两次遇到天外异客,虽然一妙的修为并不是很高,但是每次却都是挺身而出。使得大家对这个少年的印象很好。腼腆但不失大方、弱小但不怯懦、聪明但不自满、有背景但不自恃。
在这一刻,大家看着这个少年进入顿悟,自然而然的为其护法。
黄子的玉扳指上一圈圈涟漪不断的扩散,暗含某种韵律,使得旁人自然而然的忽略掉大家。以免外人冒失之间打断了一妙的顿悟的过程。
商墟看着一妙像是想到了什么,便抬手取出一个香炉,掀起了盖子,将一块褐色的凝脂放了进去,随后在香炉上一按,一团琉璃焰火凭空生出,火焰自香炉上的莲花纹上出现,自然呈一捧莲花状的火焰将褐色的凝脂包围,不见焰火与凝脂相交,就见一缕袅袅青烟自那褐色的凝脂上出现,商墟这才将炉盖合上,不见炉盖上有孔洞,但是青烟却从整个炉盖上汩汩而出,像是涌泉一样。
涌泉一样的青烟,先是化作一条游鱼,摆尾之间又变成一匹野马,再然后变成了飞鸟。不一会儿又变成朵朵金花、丛丛小草、片片灵芝等等不一而同。青烟于炉盖上凝儿不散,聚而不和。最后又恢复成一缕青烟自动钻入一妙的鼻窍之中,消失不见。
“问道脂!”众人脑海中自然出现了这个词汇!
“问道脂”乃是传说中的香料之一,之所以取问道之名是因为此物的来历颇有些传奇色彩。
众人皆有向道之心,奈何大道袅袅,隐隐于万物之中使得有心向道之人难入其门。
传说曾有一位一心向道的人舍其一生都在问道求索,可是直到快要死的时候都没有摸索到哪怕一星半点收获。
此人极不甘心,苦于问道无果悲怆之下泣问苍天,并发下感慨:“问道求索,虽死无悔,唯有一憾,就是直到形神俱灭之时还未窥得半点道基。”天感其诚,降下凝脂。
凝脂自带暗香,使得问道之人神思清明,元神触角无限延伸。那得到凝脂的人就是靠此物顿悟有成,凝结不朽金身跨进了长生久视的传说中的境界。所以此物可以说是极为不凡的。
当然后人并没有得到那最初的一块凝脂。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每每有大悟性之人于悟道的过程中若是有所感念,天地便生出暗香以助其一臂之力。后有善于炼丹之人将暗香凝练成脂。取名为问道脂。
这种问道脂在以前虽说属于极为少见的东西,但是就其来源来讲还是有迹可循的。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天道有缺,使得得道之人再也没有暗香涌动。从此此脂便成为绝唱。现在也就是那些底蕴深厚的门派或是家族中才会有此物的存货。
众人看着那褐色的凝脂都急忙屏住呼吸,深怕不小心将其吸入鼻中影响了正在顿悟中的一妙。
其余人等到是没有黄子和商墟的手段,索性也就不在献丑,只是静静的待着,甚至连自身的功法运行都强行压制停止,以免自身的功法运行间接的影响到一妙。
混混冥冥不知所处、但见万千霞光异彩纷呈。
此刻的一妙神识于莫名之间暗合某种契机,元神自肉身中遁出,通过某种不可言说的方式触摸到了某种传说中的空间。
此时一妙本身处于悟道的过程中,自身的元始本能会被无限放大,压制自身的感性思考,自然不会劳心费神的去想这是在哪里,以及这是怎么一回事之类的东西,身体本能的开始修炼起来。
而一妙的元神此刻就好像一张散开的蜘蛛网一样,蛛网的触角不断延伸,妄想在这光怪陆离的地方找到某一个结实的地点来将那如在风中飘散一样的蛛网给定住。
无数的光线在这混混冥冥之地穿梭,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如梦似幻,像是极光,又像是彩霞。受到某种不知名的力的影响,在这一片地方肆意的变幻着身姿。使得一妙更加难以把握自身。
仿若随风飘零的落叶一样,此刻的一妙那蛛网一般的神识受神秘之力的牵引逐渐开始暗淡。仿佛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将那若蛛网一般散开的神识一把握住,然后至于手掌之中揉捏着,像是要将其揉捏至一团。
可是就在此时,不知哪里来的一缕青烟,慢慢出现在一妙的元神之中,使得那眼看就要成一团乱麻似的神识像是海绵吸了水一样,一下子被再次撑开。
也许是有那么一下的“呼啦”声。无数的蛛网触点一下子黏在了一条青色的光线上,
青呈清色,暗合上清之意,一股升腾九天的清灵之意自青色的光线上传出,使得依附在青色光线上的一妙元神舒服的都快要呻吟起来。这便是清灵之气!就此一下,一妙便自知这是什么东西了。
这一刻,一妙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上清之意。
修行之人讲求采气、凝气、练气。整个修行的过程之中虽说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气在体内的运行流转。可是很多时候对于所谓的‘气’的认知,人们还是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呢。
可是就在刚才悟道的这个过程中,一妙通过元神的接触才算是真正的近距离的感受了一下什么是所谓的“气”!那气中所含的上清之意被一妙在这种状态下清晰的捕捉到了。
此刻一妙身与心合、心与意和、意与气和、三者合一。终于在体内形成一粒针尖大小的青色的实体的上清之气!
这个点才出现,就像是定海神针一样,立于一妙的气海之中定住了风波!往日里一妙采气、凝气、练气都只不过是在锻炼虚幻的气与真实的意而已,虽然能够将元气采集到身体内,但是一妙的身体就好比是一个竹篮一样,元气若水。竹篮打水自然一场空。所能留下的不过是那元气洗涤之后身体自然而然沾染的一点点东西而已。
但是此刻确是全然不同,那针尖大小的实体清气出现在一妙的气海之中。一下便像是磁铁一样通过某种神秘的力将身体本该溢散出去的气又给拉了回来,定在一妙气海之中的青色实体化的上清之气宛若一个青色的珠子,提溜圆儿的不停的兀自转动。
神庭也受气海影响,挂起一阵风暴。将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空间附上了一层暗清。
一妙的元神触角不断的延伸,向着神庭散开,骤然之间便看见三颗星于黑暗之中纠缠不断,互融互离。生生不息,一妙才想要上前看个仔细。确是突然之间像是受到了一股大力牵扯从某个瓶口一般的孔洞之中窜出。
急急睁开眼的一妙就看到眼前青烟袅袅像是有灵性一样在自己的眼前探头探脑的摇摆,仿佛是没有找到目标,随后便自动散去。
透过青烟的眼终于看到围坐在桌前的众人茫然说道:“我们刚才讲到哪了?”
众人看着一妙,一脸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