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都递到嘴边,李母不再推辞,张嘴咬下。
小辞转身去找爸爸,李父正在院子的凳子上吞云吐雾。
不喜欢烟草的感觉,但又想到他们不是抽烟就是喝酒,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喝酒醉酒就可以,其他的也不强求。
迈着小短腿跑了过去。
古来都是先礼后兵。
小辞拿出一块奶糖递了上去。
“爸爸,吃糖。”
李父有一瞬间的懵,这个小姑娘已经是他的女儿,或许血缘真的是一种奇妙的关系,小姑娘也有点知人事,不和他亲近,他更是没有和小孩子相处的经验,即便抬头不见低头见,两人之间也缺乏交流。
遂没有第一时间接过。
小辞抿了抿嘴,爸爸真的不喜欢她吗?
“爸爸,给你糖吃。”
为了能够包书皮,她再一次给我自己鼓气,如果他再拒绝的话……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他最终接过。
小辞:他收下糖是不是表示她能提要求,姥姥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爸爸,老师让用牛皮纸包书,妈妈让我找你要1元。”
她努力和李父平视,眼神还是有点闪躲,不敢一直盯着。
原来她醉翁之意不在酒,还知道迂回,他就这么可怕吗?
再回想她一直和姥姥姥爷居住,没有机会接触他这个年纪的人,不知道该如何相处也是人之常理。
“我给你两块钱,回来的时候捎一袋盐,就是你往饭里加的那个。”
“嗯。”这么简单的吗?貌似爸爸也没那么难相处。
在小卖铺买好东西后,路上还是不可避免的碰到人。
农村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一些闲话。
小姑娘这个生面孔顿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唉,这个小姑娘是谁家的呀,怎么没见过?”村里的小孩没事就在街上玩,他们也认得七七八八。
“你不知道呀,就是李文家的女儿。”
“他不是刚结婚吗,哪来的这么大闺女?”
“你傻呀,她妈妈嫁过来的时候带的拖油瓶,算是二婚,不是李文的亲闺女。”
“这样啊。”老人恍然大悟。
有人仍不死心的追问,颇有一种把他家的事都挖出来的派头。
“怎么就娶了个二婚带拖油瓶的呀!”
“还能为什么,他都四十几了,才有了房子娶老婆,据说他老婆比他小十几岁。”
一群人嘴里都没个把门的,对于人家的私事,也不会有任何愧疚感,上去理论也只会得一句:怎么,嘴长在我身上,我爱说什么说什么,碍着你什么事了?
这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小姑娘耳朵灵敏的把这些话都听了进去,刚开始还紧紧的抓着盐袋和牛皮纸,后来直接跑了起来。
老人们没有在意,继续聊。
不对,他们说的不对,她不是拖油瓶,妈妈答应过她,她走哪儿都会把她带着,她是妈妈的女儿才不是他们说的拖油瓶。
跑着跑着眼泪掉了下来,怕把牛皮纸弄湿,从口袋里取出手绢擦了擦眼泪。
不能让妈妈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