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变通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主张,这使他内在的品质不会被周遭的事物改变,达到“外化内不化”的境界。但是做人做事,最怕的是抠死理,陷在外部的环境中不懂变通,这样就让自己变成一个很不灵活的人,那叫迂腐。为人处世应该学会变通。
与人相处的变通之道讲究虚实并用。
东晋明帝时,中书令温峤备受明帝的亲信、大将军王敦的妒忌。王敦于是请明帝任温峤为左司马,归王敦管理,准备等待时机将他除掉。
温峤为人机智,早已洞悉王敦所为,便假装殷勤恭敬,尽心尽力地办理王敦府事,使他对自己产生好感。此外,温峤有意地结交王敦唯一的亲信钱凤,经常对钱凤说:“钱凤先生才华能力过人,经纶满腹,当世无双。”因为温峤在当时被人认为有识才看相的本事,因而钱凤听了这赞扬,心里十分受用,和温峤的交情日渐加深,因此便常常在王敦面前说温峤的好话。透过这一层关系,王敦对温峤戒心渐渐解除,甚至引为心腹。
不久,丹阳尹辞官出缺,温峤便对王敦进言:“丹阳之地,对京都犹如人之咽喉,必须有才识相当的人去担任才行。如果所用非人,恐怕难以胜任,请你三思而行。”王敦深以为然,就请他谈自己的意见。温峤诚恳答道:“我认为没有人能比钱凤先生更合适了。”王敦又以同样的问题问钱凤,因为温峤推荐了钱凤,碍于面子,钱凤便说:“我看还是派温峤去最适宜。”这正是温峤暗中打的小算盘,果然如愿。王敦便推荐温峤任丹阳尹,并派他就近暗察朝廷的动静,随时报告。
温峤接到派令后,马上就做了一个小动作。原来他担心自己一旦离开,钱凤会立刻在王敦面前进谗言而让王敦召回自己。于是,他在王敦为他饯别的宴会上假装喝醉了酒,歪歪倒倒地向在座同僚敬酒。敬到钱凤时,钱凤未及起身,温峤便以笏(朝板)击钱凤束发的巾坠,不高兴地说:“你钱凤算什么东西,我好意敬酒你却敢不饮。”王敦以为温峤真的喝醉了,还为此劝两人不要误会。
温峤赴任时,突然跪地向王敦叩别,眼泪汪汪,出了王敦府门又回去三次,好像十分不舍离去的样子,弄得王敦十分感动。
温峤刚上任,钱凤晋见王敦说:“温峤为皇上所宠,与朝廷关系密切,何况又是皇上的舅舅庚亮的至交,实在是不能信任。”
王敦以为钱凤是因宴会上受了温峤的羞辱而恶意中伤,便生气斥责道:“温峤那天是喝醉了,对你是有点过分,但你不能因这点小事就来报复嘛!”钱凤深感羞惭,怏怏退出。
温峤终于摆脱王敦的控制,他回到了建康,将王敦图谋叛逆的事报告了明帝,又和大臣庚亮共同计划征讨王敦。消息传到武昌王敦将军府,王敦勃然大怒:“我居然被这小子骗了。”然而,毕竟鞭长莫及,无可奈何,王敦无法挽救失败的命运了。
做人固然需要正直,但是如果不知变通,就有可能碰钉子,甚至会遭不测。因此为人处世头脑一定要灵活,遇事该方则方,不该方时就要圆熟一些,尤其在遇到将要对己不利的形势时,应将刚直不阿和委曲求全结合起来,随机应变,先保护自己以屈求伸。
我们身处的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需要我们不是朝着固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不断去尝试寻求一条尽可能快捷的路;我们需要的不是对规则的机械遵循,而是对规则的有所突破。执著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不能否认,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变的行动比循规蹈矩的衰亡好得多。
【箴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既要坚守原则又要懂得变通
只知道坚守而不知道变通的人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固执。根本原则和正确的原则要坚守,但不合理的就要懂得变通。
一个固执的人在烈日下急匆匆地赶路。他热得大汗淋漓,然而却不肯扇扇子。一只鸟儿飞过来,对他说:
“你为什么不肯扇扇子呢?”
“哼,我靠我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帮助!”
“我用翅膀为你扇风吧?”
“走开点!我宁可热死,也不需要任何外力帮助!”固执的人继续走他的路。
他来到一条很宽很深的河边,他过不去了,站在岸边。
“去找渔家借条船吧,你会很快渡过河去的。”那只鸟儿又追来了。
“哼!借?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向别人借过东西!我要靠我。自己过河去。”固执的人说。
固执的人说完,径直朝河里跳去,一会儿,他就沉了底。“唉!这个人真是太固执了。”鸟儿叹了一声,飞走了。
蒲公英借助风力把它的种子撒向四方,鸟儿借助树木把它的家安置妥当。世界上哪儿有不借助外物而孤立存在的人呢?这个固执的人坚持了自己的错误的原则,不知因时因事而变,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过于固守原则,就会到处碰壁。
【箴言】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和而不同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其中的道理正是讲得进退之道,在坚持原则、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允许不同事物的存在,这正是进中有退,退中有进。
星云大师与刘长乐有过一段对话。
长乐先生:佛教讲慈悲,凤凰讲和美,二者有着同样的精神核心。正如大师所说,传说中的凤凰是由多种鸟和兽组合在一起的,象征着多元与包容,也带给人们宽广的想象空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图腾。请大师对佛教中的“凤凰”给一个开示。
星云大师:佛教如同大海,大鱼小虾它都可以包容。
长乐先生:佛教从印度和西域传到中国以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本土化过程,与中国文化相互包容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大师对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做了非常多的贡献。
星云大师:佛教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一些人不信,排斥。我说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它,世间所有的东西,即使是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宗教有这么久的历史,这么久的文化,应该获得起码的尊重。
长乐先生:记得历史学家亨廷顿曾经提出过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他说,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这个学说一经公开,便引起全世界权威领域的侧目和争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而中国将成为“21世纪的主宰”这样过分强悍的观点,还是让很多中国人心存疑惑。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和当代强国有着很大的差距。就像一个久病初愈的人刚刚走下病榻,身心的疲倦尚未消退,便一脚踏入了飞驰向前的竞争轨道。
星云大师:但是这个人虽然虚弱,他身上却带着一口袋无价之宝。宋朝柴陵郁禅师曾经写过这么一首偈子:“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就是蕴藏在中华文明深处的包容和进取的力道。
我们要逐渐学会求同存异,保留相同的利益要求,当双方观点出现分歧或利益不能平衡时,尽量寻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间值,否则,我们就很有可能在面临差异与分歧时彼此伤害。
【箴言】对那些我们不相信,但又无损于原则的事情,我们大可不必用绝对较真的态度排斥,我们可以像水一样,能将自己融入其中,但又能保持自我。这是为人处世合理的进退之道。
换个角度试试
我们认知事物的方式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这些知识既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工具,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束缚我们枷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事物的时候并不能得到预想的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变通,学会创新,通过转换思维与行为的角度来实现目的。
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着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虽然园内竖立着“偷窃花卉罚款20美元”的木牌,但花卉不翼而飞的事仍时有发生。后来,管理人员在园门上方悬挂一块醒目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励100美元。”打这以后,植物园再未出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
变罚为奖,由靠有限的员工被动看管到调动成千上万游客主动参与管理,进而唤醒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让动机不纯的人产生“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结果的迥然不同,不过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思维角度,巧妙地改动了管理的支点而已。
一家网络公司招聘一名科研人员,10名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年轻人进入面试。每个人面试的专业问题都答得很好,最后董事长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我这儿有几组数字,请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一组‘1、3、7、8’,第二组‘2、4、6’,第三组‘5、9’。”10名高学历者面面相觑,没想到老板会出这样一个怪题。一刻钟后,一个女孩鼓起勇气说出了她的答案:“三组数字按汉语拼音的声调,第一组读一声,第二组读四声、第三组读三声。”董事长赞许地点点头,女孩被幸运地录取了。
这家公司要的不是仅有数学思维而不会灵活应变的员工,因为一个不具备发散性思维、不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科研人员难免视野狭窄,最终恐怕难以担当公司发展的重任。
思维一变天地宽。生活中,有些事运用垂直单一思维,可能会很难解决,但换个角度,采取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思考,事情往往就会变得简单,就能迎刃而解。
【箴言】换个角度,你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抱怨不如改变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件事情、一个人就能令我们长时间地烦恼,使我们沉浸于懊恼和悲伤中不能自拔。特别是当那个令我们烦恼的人还是一个不会体谅别人、不懂得领情、不会自省的人的时候,情况就会更加糟糕。
有一则古老的寓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天的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农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对方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农夫明明可以躲过这场灾难,只要他在看到危险的时候,掉转航向,那他就可以成功地避免灾难。但如同很多人一样,农夫的第一反应是张口责骂、抱怨他人,而不是让自己行动起来。在多数情况下,当你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只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绝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
不管你的人生有多大的变化或阻碍,都不能消减你的生命活力,只要还活着,你就可以继续开创美丽的人生。抱怨再多也不可能改变现状.唯有靠着自己的力量,让心中充满感激,对生活充满感激,才能卓越奋发,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箴言】面对困难时寻求改变的力量,抛弃心中的愤懑,停止口中的抱怨,努力找寻前进的新道路。
换个“守”法
六年前,我父亲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上了一片橘树,两年后橘树在那一畦畦肥沃的菜地里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并开始含苞。看着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橘林,父亲笑得合不拢嘴。
根据种橘高手的建议,父亲把初绽的花蕾通通掐掉,并进行了合理的剪枝。果然第二年,橘树上缀满了青青的果子,丰收的喜悦让年迈的父亲兴奋不已。
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父亲给这一片橘林扎上了一圈篱笆。可是随着果子一天一天长大,淡淡的橘香引来了四邻的小朋友馋馋的目光,于是那一圈篱笆不是今天东边钻了一个洞,就是明天西头缺了一个口,最先遭殃的是那靠近篱笆的橘树,青青的橘子一天一天地被蚕食,脆嫩的丫枝也被孩子们“五马分尸”。
无奈,父亲只好一天到晚巡逻。可孩子们依然能瞅机会潜入园中,一阵秋风扫落叶,捋走了一树又一树的橘子。
最让老爷子气得翘胡子的是,孩子们“偷”橘子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吃,而只是为了玩,因为四下里散落的青橘子上连牙印都没有,逼得老爷子把铺盖都搬到橘园去了。
暑假里我回乡下看望老父亲,老爷子声音嘶哑地向我大倒苦水。我听了哈哈大笑。我知道父亲舍不得橘子,也知道父亲不了解儿童的心理,长此以往,橘子固然守不住,老爷子的身体也会拖垮的。
于是我对父亲说,有一个办法能保住橘子。父亲忙问我有什么好法子。
我说:“您把铺盖搬回家,把篱笆拆了。”父亲瞪着我说:“这叫好办法?馊主意!”我知道父亲不会相信,便说:“我跟您打一个赌,如果您照我说的做,橘子被摘光了的话,所有损失我包赔,怎么样?”父亲半信半疑地听从了我的建议,搬回了铺盖,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