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以前,法国拿破仑三世,也就是拿破仑的侄子,爱上了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特巴女伯爵玛利亚·尤琴,并且和她结婚。他的顾问指出,她的父亲只是西班牙一位地位并不显赫的伯爵,但拿破仑三世反驳说:“那又怎样?”她的高雅、妩媚、年轻、貌美使他内心充满了幸福、快乐。在一篇皇家文告中,他强烈地表示他要不顾全国的意见,“我已经选上了这个我挚爱的女人。”他宣称说,“我从来不曾遇见过像她这样的女人。”
拿破仑三世和他的新婚拥有财富、健康、权力、名声、美丽、爱情、尊敬——一切都符合一个十全十美的罗曼史。从来就没有婚姻的圣火会燃烧得那么热烈。
但这圣火很快就变得摇曳不定,热度也冷却了,只留下了余烬。拿破仑三世能够使尤琴成为一位皇后,但无论是他爱的力量也好,他帝王的权力也好,都无法使这位法兰西妇人中止挑剔和唠叨。
因为她中了忌妒的蛊惑、疑心的她竟然藐视他的命令,以至不给他一点私人的时间。当他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她竟然冲入他的办公室里;当他讨论最重要的事情时,她却干扰不休。她不让他独自一个人呆着,总是担心他会跟其他的女人亲热。她经常跑到她姐姐那里数落她丈夫的不好,又说又哭,又唠叨又威胁。她会不顾一切地冲进他的书房,不住地大声辱骂他。拿破仑三世即使身为法国皇帝,拥有十几处华丽的皇宫,却找不到一处不受干扰的地方。
尤琴这么做,可以得到些什么呢?
答案如下:我引用莱哈特的巨著《拿破仑三世与尤琴:一个帝国的悲喜剧》:“于是拿破仑三世经常在夜间从一处小侧门溜出去,用头上的软帽盖着眼睛,在他的一位亲信的陪同之下,去找一位等待着他的漂亮女人,再不然就出去欣赏巴黎这个古城,在神仙故事中皇帝不常到的街道上溜达溜达,呼吸着原本应该拥有的自由的空气。”
这就是尤琴唠叨所获得的后果。不错,她是坐在法国皇后的宝座上;不错,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但在唠叨的毒害之下,她的尊贵和美丽并不能保持住爱情。尤琴提高她的声音,哭叫着说:“我最怕的事情,终于降临在我的身上。”降临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她自找的。她的忌妒和唠叨使她一败涂地。
在地狱中,魔鬼为了破坏爱情而发明的肯定会成功且恶毒的办法中,唠叨就是最厉害的了。它总是不会失败,就像眼镜蛇咬人一样,总是具有破坏性,总是致人于死命。
快乐总在放弃之后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活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是太执着了。
有一个人夜里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位头戴白帽,脚穿白鞋,腰佩黑剑的壮士,向他大声叱责,并向他的脸上吐口水……于是他从梦中惊醒过来。
次日,他闷闷不乐地对他的朋友说:“我自小到大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但昨夜梦里却被人骂并吐了口水,我心有不甘,一定要找出这个人来,否则我将一死了之。”
于是,他每天起来便站在往来熙攘的十字路口寻找梦中的敌人,他始终没有找到这个人。
人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然后累积许多仇恨,使自己产生许多毒素,结果把自己活活毒死。就像故事中的这个人,心中怀着那股怒气放不下。要知道这样受伤害最大的是你自己,何不看开点,把烦恼和怒气放下,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放下即快乐
两个和尚一道到山下化斋,途经一条小河,两个和尚正要过河,忽然看见一个妇人站在河边发愣,原来妇人不知河的深浅,不敢轻易过河。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和尚立刻上前去,把那个妇人背过了河。两个和尚继续赶路,可是在路上,那个年纪较大的和尚一直被另一个和尚抱怨,说作为一个出家人,怎么背个妇人过河,甚至又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言语。年纪较大的和尚一直沉默着,最后他对另一个和尚说:“你之所以到现在还喋喋不休,是因为你一直都没有在心中放下这件事,而我在放下妇人之后,回时也把这件事放下了,所以才不会像你一样烦恼。”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其实,生活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辈常常自生烦恼,“空添许多愁”。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感慨:事业小有成就,但心里却空空的。好像拥有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总是想成功后坐豪华游轮去环游世界,尽情享受一番。但真正成功了,仍然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去了却心愿。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让人放不下……
对此,台湾作家吴淡如说得好: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仔细咀嚼这段话,其中的味道,我辈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弃已经走出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角逐……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千般汁较”,这样放不下,你又怎能快乐呢?
放弃就要学会忘记
记性不好的人,永远觉得生活清新有趣。
利弊相衡,这个定律在记忆与忘记上,较其他方面更准确、更有益。要是一个人记不起那些曾经幸会者的名字,那么他对讨厌者的名字也同样健忘。如果他记不住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途径,便也不会记清昨日离婚案中令人恶心的情节。他的思想像泉水一样,永远清澈流畅。他觉得今年更加有趣,因为他对本质上大致一样的去年已经印象模糊。于是一个被称为记性不好的人,永远觉得生活有趣,饶有晨辉的清新感。
忘记实在和记忆一样,是心灵的活动。除非我们忘却一大堆,否则不能记忆。说实在话,人们所忘记的都是所记得的。要想起忘记了什么,和要想起记得些什么同样伤脑筋。伟大作家所知的几乎永远仅只应付当前目标所需,没有累赘。日常的小事常沉入心底,以“忘记”的形式存在、积淀,偶然像沙粒在蚌壳内形成珍珠,赫然重现,这样,平凡成了新奇,无趣变得有趣,这就是忘却的魅力。
记忆力特强的人,你希望他提出意见,他却引述一段长篇大论,他们总把知识存放在橱窗里,而其他地方却一无所有。而与此相反,健忘的人总是奇峰突出。他不能提出更多陈旧无聊的事实,却可以分析评论提供有见地的意见。在发掘思想的过程中,他们从不向后寻找,而乐于向前开拓。对于一个记得住每件事的人,经过几百年,天堂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而对一个健忘的人来说,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永远是块乐土,有机会重新结交旧时相识,重新体验儿时趣事或重温无数旧书,生活该有多么美好。
世上往往有许多事情,智者该索性避开,因他无力改变,而回想起来又会使他痛心疾首那些邪恶、悲惨及愚蠢的事。我们这个时代,通常把这种回避视为怯懦,但是,涉世老手的信念是,勇气存在于奋力以赴的艰辛之中,同样也存在于安详和沉着之内。不时脱下盔甲的人,更有精力迎战殊死的搏斗。义务和乐趣一样,能促使每个人筑起可以不受滋扰的心灵堡垒,借以获得心智自主。经过回忆作用所选择、安排和美化的个人往事,正是这种退隐的最佳去处。
人人都曾有过被痛苦的回忆所缠绕而不能自拔的经验,何不让我们把这些不美好的回忆摒之千里,代之以自我陶醉的梦想和对新生活的不断体验与历练呢?
请您记住,健忘是使您更加快乐的秘诀,这适用于任何人,何妨一试?
快乐就在放弃之后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执迷在某个事物上了。
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准了是邻居家的小子偷的,于是,出来进去,怎么看都像那小子偷了斧子。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思都凝结在斧子上了,斧子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宇宙。后来,斧子找到了,他心头的迷雾才豁然开朗,怎么看都不像是那个小子偷的。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有一把“丢失的斧子”,这“斧子”就是我们热衷而现在还没有得到了东西。
譬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而她却不爱你,你的世界就微缩在对她的感情上了,她的一举手、一投足,衣裙细碎的声响,都足以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有时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却想去强求,或可能出于盲目自信,或过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的努力,却遭来不断的挫折,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实现的,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我们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来欣赏,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无法得到的就放弃。
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中国历史上,“魏晋风度”常受到称颂,他们于佛、老子、孔子,哪一家也说不上,但是哪一家都有一点,在入世的生活里,又有一分出世的心情,说到底,是一种不把心思凝结在“斧子”上的心态。
我们在生活中,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多一点中和的思想,静观万物,体会与世一样博大的诗意,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