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钰想的比较多,他颇为担忧的道:“如今东林党气势正盛,宋师襄又是东林中人,万一他们不讲规矩,找由头查封报社呢?咱们各府肯定不愿意和东林党斗,到头来说不定就要关闭报社,以息事宁人。”
听了这话,柳冲不禁皱起眉头,东林党的确不是讲规矩的人,这事不得不防。但他们所依仗的武勋身份,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宋钰说各府不愿和东林斗,那是给自家脸上贴金呢,其实是不敢和人家斗。
有什么办法压制宋师襄,让他不敢乱来呢?
找客氏走皇帝的路子吗?怕是不成。
宋师襄等人所图甚大,而柳冲又在报纸上开炮,此事已经弄的朝野皆知,天启帝不可能轻易插手。
想了一时,柳冲突然道:“你查宋师襄一伙的事,查到有用的东西没?”
自从跟宋师襄卯上后,宋钰就在查这伙人的黑材料,因而柳冲有此一问。
“他娘的!”
宋钰骂了一句,道:“这些人在任上虽没做出什么功绩,可也没出什么乱子。而且为官还算清廉,除了一般的孝敬之外,不贪不占,基本上抓不到把柄。”
这就是东林党的风格,性格死硬,为官虽然平庸,没什么大能力,但基本操守还是有的。他们争权夺利,为的是掌握朝廷大权,然后以权谋私,让自己能多占田亩、矿产、做生意不上税,玩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不屑于贪墨小钱。
事实上,大明的官员也不需要太贪,能做官的起码是举人,而中了举人都是一方豪绅,家里田地免税,做生意的商税又低的可以忽略不计,没必要冒风险去贪。
别看他们天天嚷嚷着俸禄太少,穷的要举债度日,实际上一个个富的流油,哭穷是给皇帝听呢。
整个大明二三百年,唯一以贪墨著称的是严嵩,这是嘉靖皇帝故意放纵的结果是特例。
其余的就是大太监‘王振’‘立皇帝刘瑾’之类,太监其实是给皇帝捞钱,自己背个骂名而已。后来的‘九千岁魏忠贤’倒台后,都没查出贪了什么钱。
发了几句牢骚,宋钰低声道:“宋师襄在本司胡同有个相好的叫陈世秀,他曾允诺要纳陈氏为妾,结果拖了多年,还没给其脱籍,陈世秀心中幽怨,曾醉酒哭诉。这事可能用上?”
本司就是教坊司,教坊司里的女子要么是战场上的俘虏,要么是犯官家属,全是罪人妻女。朝廷规定不得嫁娶,不管官民娶教坊女子者,都要挨板子罚银子,最后还要强制合离,基本上一辈子都要待在教坊司。
想要娶也有一条途径,找礼部给她脱籍,但这个手续极其难办,基本上办不下来。
柳冲兴奋的一捶手心,“何止有用?我正愁明日的头版头条不够轰动呢,宋师襄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第二天是大明新闻报出版的日子,五天前的创刊号像是在京师投下一枚|炸|弹,让无数读书人和市民津津乐道,人们都在期待着大明新闻报第二期。
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那些穿着新奇服装,帽顶和背后带着小旗子的少年报童们准时出现了。
“看报看报!大明新闻报第二期出版喽。”
“看报看报,头版头条:安远侯府柳三公子亲自捉笔,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宋御史》一首,讽刺御史宋师襄,揭穿其无情无义,好色可耻的嘴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诸位可知柳公子为何写这首词讽刺宋御史?只因宋御史早年中进士后,热恋教坊司女子陈世秀,曾许诺为陈氏脱籍,并纳其妾。然而,宋御史娶泰宁侯府大小姐后,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却将昔日诺言抛诸脑后,陈世秀整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数次寻死,大骂薄幸郎宋师襄……”
是的,这一次柳冲没用‘大王叫我来巡山’的笔名,而是亲自下场,实名怒怼宋师襄,摆出一副刺刀见红,不死不休的架势。
对于朝堂斗争,他已经有些心得了。
那种旷日持久的弹章来往,一般情况下很难弄倒人,因为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势力阵营,大打口水仗,牵扯的人员太多,利益太大,无论内阁和皇帝都会谨慎应对,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而从小事入手,短兵相接,只攻击一个人的斗争,涉及的方面少动静小,很可能抽冷子直接把人干倒。比如宋师襄等人谋算安远侯府,就是用一千两银子这种小事来下手。
柳冲这回打的主意是,把宋师襄搞臭,你们东林不是爱搞君子小人那一套吗?
好,我就用一首词把你宋师襄搞成道德败坏的纯粹小人,看你还有脸在京师待下去吗?
“这宋师襄真不是东西,他也配做御史?”
一个公子哥儿打扮的少年兴奋的叫道:“冲三爷骂的痛快,正是我辈少年楷模,快,给我来十份!”
柳冲在春风楼狂怼曹元和宋师襄的事,随着报纸热卖,早已传遍京师的衙内圈子,如今不管是武勋世家的哥儿,还是文官士绅家的公子,不管认不认识柳冲的,都在给他喝彩。
宋师襄是什么人?
那可是御史,是东林党,是他们家里都不敢惹的人物。
柳冲硬怼之,实在是大快人心,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唯恐天下不乱的青少年,已经将他视为偶像级人物了。
“你这少年怎能如此说话?”
一个穿青袍的年轻官员,义正辞严的呵斥道:“报纸上的话岂能全信?这分明是安远侯府为了抹黑宋御史而造谣,这等道听途说的东西,怎能相信?宋御史已经上书朝廷,要取缔这报纸,”
“这位大人,你买不买报纸?不买别挡路啊。”
年轻官员话没说完,就被旁边几个士子挤开,士子们齐齐伸手道:“快,我们也要,柳三公子这词写的真有味道。啧,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拿回去好好学习一番,我等要是能作出这等好词,那个头牌姑娘能拒绝?”
“你等简直。简直有辱斯文。”
年轻官员怒斥,然而没人理他,他只能黑着脸掏钱,道:“给本官也来几份……哼,常承教、龚本初、杨茂通,这三个举子真是文人之耻,竟然吹捧那柳冲小儿为‘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婉丽凄清,有李后主遗风’。这等小儿不过写了三四首勉强可一观的诗词,何德何能与柳三变、李后主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