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9700000006

第6章 催眠术的误解和滥用 (1)

催眠术是一种江湖骗术吗?

催眠术在人们的心中仿佛蒙着一层薄纱,神秘、奇特、不可思议,让人想去一探究竟。一直以来,催眠术以它神秘的外表、近乎于魔术般的表演,往往使人们以为催眠不过是江湖人的把式,供人消遣的娱乐而已。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催眠术和催眠现象一无所知。他们从来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经验,面对种种从未见过的神奇的催眠现象,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推断,认为这些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所以觉得催眠术与江湖骗术无异。

第二,发现催眠术的施术过程与有些封建迷信活动的形式有相似之处,由此断言催眠术是一种江湖骗术。的确,有些催眠的施术过程以及催眠现象与封建迷信活动有相仿之处,譬如,自动书写现象与“扶乩”简直就是一回事。另外,我们们再来看看美国医学会学报编辑、心理及精神科医生伯特尔德·艾里克·施瓦茨博士亲自观察到的宗教活动的记录:

“一根布质吸油绳插在一个盛满煤油奶瓶或番茄汁瓶里,点着以后,桔黄色的火焰喷出8~24英寸高。教徒缓缓将张开的手放进火焰的正中。他们一般是将火端平,让中心的火焰接触掌心,时间达5秒钟或更长。有两位教徒三次将脚趾、脚底直接放进火里5~15秒钟。”

这些人是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呢?不是!若不是在宗教仪式上,他们和常人一样,遇到火一样会被烫伤与烧伤。我们知道,在催眠状态中,这种现象不足为奇。所以,从催眠施术过程来看,与宗教活动相似之处也颇多,这也使得某些人认为催眠术不是正常科学。

第三,有些机械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的正统学派心理学家们,也认为催眠术是异端邪说。主要原因是由于催眠术的体系以及它所揭示的种种催眠现象,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的冲突。如果视催眠术为科学,那么许多正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如心理实质理论、感知觉规律、注意规律等均会被无情地“推翻”,业已建立起来的心理学大厦将会倾塌。

可见,视催眠术为江湖骗术的误解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第一种情况,即由于对催眠术一无所知而认为是骗术的人,只要自己真切地看到实际情况,并了解一些催眠术方面的知识,这种误解就可以消除。对于第二种情况,即由于催眠术与封建迷信、宗教活动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而认为催眠术是江湖骗术,我们只要告诉他们并使他们明白:催眠术是有意识地运用心理暗示,宗教活动于无意识之中也在不知不觉地运用心理暗示,它们在原理上确有共同之处。

但是,我们要看到,宗教活动利用上述现象使信徒们更加信奉上帝,而催眠术则通过上述现象开拓人类的潜能,治疗人类的疾病。二者目的不同,意义更不同。因此,尽管它们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绝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对于第三种情况,我们要说的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绝不避开任何自己暂时不能解释的现象,以极大的勇气正视现实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特征。况且,在我们对催眠术进行了精心考察之后即可发现,它所提示的若干“奇异”现象与目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不是相互冲突、水火不相容的。只是由于意识状态的不同,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心理现象。换言之,是处于不同的系统之中而出现的各异的表现,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而绝不是相互排斥、你死我活。

虽然目前对于催眠术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不少人仍然对这一领域存在偏见,不过我们可以说,催眠绝不是一种神秘的巫术,不是江湖骗子所能耍弄的把戏,不是魔术师的花招,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开发的科学,而且,催眠在许多领域都能被利用,能给人们带来各种效用。相信随着对催眠心理学的科学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体会到催眠治疗、催眠保健的积极作用与功效。

催眠术真的能包治百病吗?

尽管研究证明,催眠术对于治疗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万能。现在有这样一部分人,特别是亲眼看过催眠施术及其种种令人惊奇的现象,或者就是亲身体验过催眠术的人,对催眠术深信不疑,认为催眠术法力无边,无所不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起这种误解的原因包括:

第一,从个人角度根据感觉对催眠术做出判断,而对催眠术本身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依据的仅仅是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而不是基于理论的研究。以偏概全,认为催眠术能治好某种疾病,就可治好一切疾病。

第二,催眠师或催眠术研究者在无形中夸大了催眠术的功效。例如,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催眠书籍或报刊上的文章中,就有一些夸张的描述,片面夸大了催眠术的作用。

第三,人们对催眠术还没有足够的了解,迄今为止,催眠术似乎还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越是神秘,越是扑朔迷离,就越使人相信它的神奇。

某些情况下,催眠后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催眠后副作用主要是在催眠中予以不当的暗示语造成的,只有经过再一次的催眠性暗示才能消除。常见的表现如下:

1一般性反应

有些人在催眠后出现头昏、头痛、无力、多梦等不适,出现这些反应的原因主要是醒来之前未给被催眠者以轻松愉快的暗示,或者是由于经过较长时间的催眠,尤其在深催眠状态下忽然叫醒被催眠者,醒后突然起床所造成的。

2情绪的改变

由于催眠中对被催眠者暗示不当或对于其心理矛盾的症结揭露后未给予正确的诱导和分析,醒来后会使被催眠者情绪变得急躁或抑郁,并持续很长时间。

3记忆减退

催眠能提高记忆能力,但在催眠状态下运用不当的暗示后可损及被催眠者的记忆,甚至对既往的某些记忆也有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在下一次催眠中进行增强记忆的训练,如阅读外语或学习算术,并施以增强记忆能力的暗示:“通过信息证明你的记忆功能很好,今后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你会感到记忆很好,不会再为记忆力差而苦恼。”

以上介绍的问题催眠师应该注意避免发生,一旦发生了,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不给被催眠者带来更多不必要的伤害。

催眠师是不是有特异功能?

催眠师和常人有不同之处吗?他们有特异功能吗?催眠师在施催眠术后,常有旁观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而催眠师的回答一定是“没有”。凡是看过成功催眠表演的人,对催眠师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崇敬之情。对于亲身经历过成功催眠的人,那种敬仰之心更是难以言表。总之,他们都认为催眠师非同凡人,他们具有特殊的能力和魅力,这种能力与魅力可遇不可求,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

其实,认为催眠师有特异功能纯属无稽之谈,如果真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话,那很多人都可以有特异功能了,因为很多人都可以经过培训和学习成为催眠师。催眠师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他掌握了催眠术这一专门技术,他们之所以能“控制”受术者,并为受术者解除病患,只是因为他们很有效地、娴熟地运用了心理暗示的手段。

被催眠者将催眠师神秘化,认为催眠师有特异功能,对于催眠施术本身来说,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从正面来讲,由于潜意识里认为催眠师非同凡人,这就于无意之中加强了催眠师的权威性,使得催眠术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进行。下面我们来讲一个实例:一个风华正茂的姑娘因失恋而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痛苦之中,因为她对催眠术笃信无疑,相信只有催眠师才能让她从生活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于是她找到了催眠师,催眠师开始这样暗示:“你现在已经忘记了过去,现在觉得很轻松、自在……”没过多一会儿,她就进入催眠状态了。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得知,认为催眠师有特异功能、非同凡人,确实能推动催眠术地顺利进行。

但是,事物都有两方面,这种认为催眠师非同凡人的想法也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被催眠者对催眠师的过分信任和依赖,在催眠过程中,他们会有快速而良好的反应。但是,一旦清醒过来并回到现实生活中,会觉得没有催眠师的直接指导,无法应付意外的情况。他们会视催眠师为自己的亲人,会感到身边不能没有催眠师,这给催眠师和被催眠者都带来极大的压力。

接受催眠有害吗?

尽管有不少研究证明催眠对治疗部分疾病有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催眠术对人是有害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催眠后,被催眠者大脑皮层会严重受损,智商会变低,意志会丧失,更有甚者,有人认为,就像酒精中毒一样,会产生催眠中毒现象。最严重的,会导致被催眠者精神恍惚和失常。

出现这种误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催眠术确有失败的可能。有些被催眠者在催眠术后确实会出现某种躁狂式的精神失常的现象。这种现象曾引起催眠师和心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催眠术本身固有的缺陷还是由于催眠师技术方面的问题?研究的结果是,根本原因在于催眠师操作不当,也就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第二,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处于中度或深度催眠状态中的被催眠者。确实,处于这种状态中的被催眠者,绝大部分都是目光呆滞、面无表情,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催眠师的一切指令,哪怕是自己最熟知的人也不理睬,甚至是感到陌生。事实上,这只是在催眠状态中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被暂时强烈地抑制了而已,绝不是什么病态现象。

研究和实践表明,催眠术有益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并能有效治疗某些生理和心理疾病。另一方面,我们还需对被催眠者的一些不良或不正常的反应进行深层分析。由于在清醒的意识中,许多本能、欲求、压抑被深深地隐匿于潜意识中。在催眠状态中,它们如决堤的江水,一倾千里,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了。任何一个学派的心理学家都认为,这绝不是一件坏事,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但是,某些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则可能误以为那些表现不是被催眠者本人所固有的,而是由于催眠术所造成的。事实上,那些表现不仅在催眠施术中可能出现,在其他心理疗法中也可能出现。

研究表明,造成催眠不良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催眠术本身,而是催眠师技术上的原因所致。这种技术上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催眠过程中的处理方法不当

同类推荐
  •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度去分析了二十四位文学大师们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以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特征来表现人生的百相,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与多样,对心理咨询工作将起到不可估量非常重要的指导的作用。
  • 我们都有拖延症

    我们都有拖延症

    本书详细讲解拖延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文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使读者易理解并能够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即学即用的88条心理法则

    即学即用的88条心理法则

    本书从众多的人生法则中提炼出88个最经典的心理法则,分为处世识人不可不知的心理法则、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的心理法则、让财富增值的心理法则、合作共事中的心理法则等几部分。
  • 心理健康七年级(下)

    心理健康七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本书就民工易患的心理疾病进行介绍,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民工树立科学的态度,对自身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热门推荐
  • 剑道邪神

    剑道邪神

    万古邪宗“第一少年邪帝”苏禅,意外陨落十年之后,重生在剑道正派,竟成为死对头剑道大君的上门赘婿!邪宗、剑道,自古势不两立。且看苏禅如何一步步逆天崛起,重修【天魔不灭经】。驱万鬼、御万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乌托之杖

    乌托之杖

    巨龙在咆哮,恶魔在低语,无尽的魔鬼在深渊窥窃......高德举起法杖,“我将庇护所有善良之生灵,念我名号者,可永享极乐~~~~”
  • 职校道长

    职校道长

    一名职高学生,一所职业高校,所发生的的诡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人勿扰

    阴人勿扰

    傻子娶得新媳妇儿真好看,死了之后,为了看个明白,我们不惜挖坟掘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满天星尘

    满天星尘

    “别说太多,不离开我就是对我最好的承诺。”江一尘“仙级玩家没有局,只爱对象没有局。”安星本文禁止抄袭.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守候一生

    守候一生

    我想给你幸福,却走不进你的世界,我想用我的全世界来换取一张通往你的世界的入场券,不过,那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我的世界,你不在乎;你的世界,我被驱逐……我真的喜欢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