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7300000006

第6章 电视篇(2)

长时间看电视,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引起“电视近视眼”、“电视孤独症”等病,还可引起“电视肥胖症”。据美国科学家对13000名5~7岁的儿童进行观察发现:每天看电视5个小时左右的孩子比每天只看l~2个小时的孩子患“儿童电视肥胖症”的几率高一倍。澳大利亚大学一份研究报告称:“较低的教育水准、较长时间观赏电视以及较少时间的体能活动,都与肥胖紧密相关,而其中,看电视时间的长短又较体能活动时间更具关联性。”

原因是:长期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缺少活动、加上营养过剩或相对性营养不良(主要是偏食、异食等造成的维生素及蛋白质不定)使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失衡。越肥胖越懒于运动,形成恶性循环。儿童长时间肥胖的不良后果是较早出现成年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和糖尿病等。同时肥胖对儿童智力有一定的影响。肥胖儿的动手能力、辨别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均不如普通儿童。除此之外,肥胖还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常有自卑感,易造成性格孤僻。家长们应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爱好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目让孩子看,但要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并且不要连续看。应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室内外的活动,如玩玩具、剪纸、画画、跳绳、捉迷藏等。家长要主动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倒垃圾、收拾自己的用物及衣被等,培养孩子热爱劳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些均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对于已上学的儿童,学习任务繁重,所以除了周末可以看1个小时外,其他时间最好不要看,以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室外游戏。特别是放假期间,不要让看电视成为已上学儿童的唯一休息方式。

7.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它将给儿童带来一种安全感,使儿童不会依赖电视来躲避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不会依赖电视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电视对于孩子,只是一种提供知识、信息和娱乐的工具。

合理安排时间

主要包括:

(1)在保证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条件下看电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完作业才看电视。如果放学以后就有好看的电视节目可以先看,但一定要留出足够的做作业的时间。否则,只好放弃这个电视节目。

(2)如果有户外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的机会,先安排这些活动,然后再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这种机会太少了。

(3)帮助孩子制定看电视的时间表。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什么时间是孩子看电视的最好时间,这要根据儿童电视节目的安排和孩子学习时间来统筹安排。鼓励孩子将安排好的时间表画出来,挂在家里某个显眼的地方,并督促孩子自觉遵守。

(4)在选择电视节目的时候,一定要看好节目时间的长短。如果每天看电视的话,尽量选择一个小时以内的节目看。如果一个节目超过两个小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把作业、家务、休息等活动安排好。否则,最好别看这个节目或让家长录下这个节目,待休息日再看。

(5)对节目有所选择,即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最有意思的节目看。待节目完后,迅速离开电视机,去做其他事情。有些孩子(包括成年人)在电视完了后,还靠在沙发上懒得动,无意义地将频道换来换去,结果时间都浪费掉了。

选择电视节目

电视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电视节目,但我们不可能每个都看。这就需要我们做出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电视节目看。

选择可以从电视节目单开始。在电视节目单上,我们看到,有些节目对孩子毫无意义,如某些教学节目所教授的内容与他们无关;有些节目孩子可能完全不感兴趣,如家具城介绍等。实际上大部分儿童、青少年比较感兴趣的节目是儿童连续剧、成人连续剧、《焦点访谈》类的新闻节目、综艺晚会、《实话实说》类的谈话节目和青少年节目。我们可在这些他们感兴趣的节目中做出选择,即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一个或两个最有兴趣的节目看。为了选择电视节目,订一份广播电视节目报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提前安排时间,另一方面报纸上有关于节目的介绍,常可作为我们选择节目的依据。

每个人看电视的兴趣不同。比如,父母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儿童不一定喜欢看,或者正相反,儿童喜欢看的父母不喜欢看。了解儿童的电视兴趣,才能选择最适合儿童看的节目。个人的电视兴趣往往与他自己的生活追求和情趣相联系。如果一个人喜欢幻想或追求娱乐,他可能就要看武打片、侦探片、科幻片、童话剧等;如果喜欢通过电视认识世界、社会和自我,就可能爱看大量的纪实类节目;对军事武器特别感兴趣的孩子,可能专门看军事节目。电视既可满足我们认识社会的需要,也可满足我们幻想娱乐的愿望;既可开阔我们的眼界,也可提高我们对某种事物的专门兴趣,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电视兴趣由三个元素组成:节目类型(新闻节目还是戏剧节目等);节目主持人或演员;节目内容(幽默内容还是严肃内容;幻想的内容还是现实的等等)。电视兴趣没有好坏之分,如不能认为喜欢看知识性节目就是好的兴趣,喜欢看娱乐节目就是坏的兴趣。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儿童的电视兴趣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电视节目,使他们的生活更快乐,而不是为了在家里给他们开辟“第二课堂”。

注意选择内容

如果孩子喜欢看成人电视剧,注意选择情节简单、比较接近现实生活并与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观念接近的内容。如果成人片里有表现成人社会阴暗面的内容,如暴力、乱伦、奸杀等,或成人的焦虑、怀疑、恐惧、狭隘等,要避免儿童观看,否则要向儿童做出解释,说明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的,并且是被社会所否定的。尽量避免让年龄较小的孩子看到暴力、色情及令他们焦虑和恐惧的内容。

当然,儿童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对电视的理解水平也是不同的。有的儿童很小就能看成人纪实类的片子了,有的儿童都上四五年级了,还只会看动画片和童话节目。在一般情况下,有较高理解水平的孩子特别愿意看比较复杂的成人片。叮嘱孩子最好不要独自看暴力、恐怖等内容的成人片。

教给孩子一些关于电视的知识

如电视节目是怎么制作的。帮助他们提高对电视节目的理解能力和批评能力。经常与孩子讨论电视内容,鼓励他们说出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关于“电视瘾”

“电视瘾”即看电视上瘾。60年代的一些专家发现,过于沉湎于电视的儿童,其行为和思维方式逐渐脱离了现实世界,在适应社会方面产生了严重障碍。因看电视上瘾而导致适应障碍,被称作是“电视瘾”,有时也叫做“电视病”。有电视瘾的儿童常常表现得懒散、麻木和消极。由于图像讯息比较容易吸引儿童,转移儿童对现实的注意力,使其越来越依靠电视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从而脱离了其他活动。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后,可以逃避到电视中去,在无休无止的观看中,危机感消失了,儿童又重新变得“充实”和“满足”,忘记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看明天的电视节目,成了激励儿童生活的希望。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看电视越上瘾,对现实生活越不关心,而越不关心,就越难适应社会,越难适应,就更依赖电视。结果,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适应障碍。专家们认为,儿童看电视上瘾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倾向。

一些家长看了媒体对“电视病”的报道后很紧张,动不动就担心孩子爱看电视是否有“电视病”。其实,由于大多数儿童生长在正常环境中,“电视病”不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病”。有一些指标可以用来测量孩子是否有“电视病”,这些指标主要是:

(1)接触电视时间过长,比如平均每日接触4小时以上。

(2)不加选择地看电视。

(3)除了看电视,对其他活动大都不感兴趣,尤其是对与人交往不感兴趣。看电视成了最大的精神寄托。

(4)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懒散、麻木和消极。

如果只有其中一两种表现,比如在假期中儿童、青少年可能每日看电视时间较长,但仍对其他活动非常感兴趣,还不能说是上“瘾”。如果同时具备上述四种表现,那么,就是非常典型的“电视瘾”了,这时就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了。研究表明,社会关系不好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更容易患“电视病”。社会关系不好是指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紧张或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伙伴关系紧张(如总遭到伙伴排斥)以及师生关系紧张(如总感到教师不喜欢自己等)。这些儿童实际上是把电视当做了缓解紧张的“药物”。但过度依赖“药物”,就会失去在现实中生活的勇气。所以,如果孩子社会关系紧张或感到学习压力较大,家长就该关心他们的媒介使用。关心媒介使用是为了观察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变化,而不是为了杜绝他们的媒介使用。在这时,杜绝并不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获得成功。

婴幼儿的视力功能正处在发育和完善阶段,因此各种不良的原因和用眼习惯都会影响他的健康。大人看电视时,或抱着孩子,或把婴儿连同摇篮一起放在身边,婴幼儿在电视声响和影像吸引下,往往会侧头注视电视。有时候,大人看多久他也会看多久,而且常是同一姿势。时间一长,自然就造成斜视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幼儿由于看电视太久,视力疲劳,为使两眼看得更清晰些,不得不使眼内肌过度调节,或用不正常的头位姿势来缩短角膜两焦线的距离,以此增加视觉的清晰度,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出现歪头姿势,其结果也会造成斜视。

预防“电视性斜视”的方法很简单,即婴儿远离电视,幼儿少看电视,关键是大人要注意,尤其是保姆,如果发觉孩子出现斜视,应及早去医院诊治。斜视的手术治疗最好是6岁以前进行。如果这个关键期过后再行手术,则只能达到整容的目的,而无法矫正斜视患者的视力。

因此,提醒大人注意,当孩子出现歪头侧视和低头上视等不正常的视物姿势时,常表明幼儿有视力下降甚至斜视的可能,此时就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免斜视继续发展或视力下降。一旦丧失治疗斜视的最佳时期,将会后悔终身。

同类推荐
  • 我的健康我做主.上篇,会吃会喝促健康

    我的健康我做主.上篇,会吃会喝促健康

    饮食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不能例外。因此,除了我们祖先“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更有法国学者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什么和怎么吃。”由此可见,看似平平常常、每天都离不开的吃喝,还真不是一件小事。它不仅关乎人类的健康,还关乎人类的未来。
  • 24小时健康保养书

    24小时健康保养书

    本书从一天24小时中的日常生活、工作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怎样合理保健的方法。全书以时间为主线,给您提出24小时全面保健的指导意见。
  •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本书首先总体介绍国人的饮食营养知识,然后介绍糖尿病疾病基础和营养康复知识,以数十道配餐,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康复指导。其中关键配餐均列出原材料、制作方法及食用方式,并精选出12道配餐附有实物彩色照片。
  • 杨力讲低碳养生

    杨力讲低碳养生

    我们在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健康,追求养生之道,没有“低碳”的环境,我们就无法健康地生活。而低碳的环境又取决于我们能否“低碳”地生活,“低碳”地开展养生活动。但有了低碳的环境,不代表我们就能健康了。我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才能实现健康。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生存与竞争压力不断增长、日常困扰及突发事件逐渐增多,个体的适应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突显为当代社会最为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心理健康状况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也是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的基本前提与保障。对于年轻一代的中职学生群体而言,身心发展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在此阶段逐渐形成和完善,因此,通过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学习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人改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发展性意义,也能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热门推荐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本书写的是1946年华北农村的土地改革斗争。作者原计划在小说中写三个部分:斗争、分地、参军。后来写成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不过这一部分在结构上有头有尾,独立成书,构成一部完整的长篇。这部小说以桑干河边暖水屯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土改中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展现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让读者看到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了光明大道。本书收录了丁玲的十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散文作品。
  • 简情歌

    简情歌

    平凡的感情,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催人泪下的画面,只想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一个平凡人的故事
  • 名门甜媛:冷枭秘宠娇妻

    名门甜媛:冷枭秘宠娇妻

    她沾酒就醉,却被人算计喝了酒,宿醉醒来发现自己睡了个冷面男神。不明不白丢掉清白,沈恬瑗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拍照取证,不料被某男发现没收,“你在干什么?”“我,我留个纪念。”“要纪念?”某男在她胸口狠狠烙下一个印记,“这样够吗?”沈恬瑗捂脸,谁说这个男人不近女色的,站出来,她保证不打死他!
  • 极品枭雄

    极品枭雄

    方明,一个靠卖烧烤摆小摊的穷二代,当他被城管打倒在地,踩在脚下的时候,命运之门随即开启。富二代飙车,官二代飙官,哥只能飚实力!谁说穷二代只能被命运扼住咽喉?看方明如何打造强悍的金融帝国与黑道王朝,建立盖世功业!
  • 五年纪事

    五年纪事

    本作品写的是一名叫雪花的贫困小女孩和她的朋友陈琳在小学生活的时候,发生的点点滴滴,本书老少皆宜,让你感受那时候的孩子,童年是有多么朴实无华
  • 藏道

    藏道

    曾经,出现过一个如同太阳般耀眼的男人,在番邦野寇入侵时,力挽狂澜。他留下了一部奇书,《藏道》。几十年后,一个杀手因为一个特殊的任务,得到了《藏道》的下落。至此,江湖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而朝廷这个大厦也将崩溃。不知道命运中的这个杀手,能否像曾经那个耀眼的男人一般力挽狂澜。
  • 玉染纪

    玉染纪

    魅惑冷血如她,善良聪颖如她,哪条才是她一生的路口,从小被父亲隐藏的她,长大被养子追杀的她,死后穿越的她,该如何笑看云卷云舒。
  • 人间故事录之算命小道士

    人间故事录之算命小道士

    人间,恍恍惚惚,以为拥有,但其从未。一瞬间,就消失了。谈何容易,谈何难。思绪万千,烟消云散。如若痛苦,忍。——《人间录》引子
  •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分为三章:第一章,强迫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第二章,我的强迫症治疗之路;第三章,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强迫症。如果您是一位强迫症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我建议您对此书内容的阅读原则是“重治疗,轻理论”。
  • 少年红尘志

    少年红尘志

    用情至深,难断红尘,望穿秋水,只为寻你,少年红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