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窗外鸟鸣轻脆,顾谙推开窗子,惬意地闻着空气里淡淡的花香。女姁一身烟水百花裙,既娇又俏,且不失风情,轻轻缓缓,袅袅款款行来。顾谙眼前一亮道:“四师此装,媚行于世,令千娇失色。”
女姁掩口笑而不语,站在顾谙身侧望窗外街上两排浓郁的槐树道:“咱们会等到槐花开吗?从前在师门时我门口便有棵槐树,每季花开时我就喜欢捉花里的蚂蚁,摘下来咬嚼着,觉得比蜜糖还甜。我那时最小,师兄、师姐们都让着我,师父也宠着我------”
“四师知道我要剿除一啄门的事了?”
“一啄门与我何干?”女姁看了顾谙一眼继续道,“我一个被逐出师门之人,有何资格去谈门内之事?”
“怕四师心里惦念故土。”
“谙儿,哪儿还有故土?如今的一啄门与江湖杀手帮派无异,毫无师父、师兄在时的气魄与胆识。江湖啊,革故鼎新,变化之道,我懂的。”
顾谙点头,正想再宽慰四师几句,却见一身男装的章儿执着柄骨扇晃悠悠地走了进来。顾谙忍不住笑道:“请问这位逍遥公子,是来寻人的吗?”
章儿刻意地正正头上逍遥巾,轻轻转开骨扇,露出扇面,正是顾谙所画墨梅图。
“章儿如此打扮是要邀美人游园吗?”女姁玩笑道。
章儿一揖至地,道:“不知两位佳人可赏脸?”
“章儿这是要享齐人之福喽?”顾谙笑道。
章儿摇扇引风,文绉道:“小生之幸!”
三人嬉笑着出门,从甲四里出乘轿去丙三里。
下轿后,女姁稍微解说道:“听闻丙三里的这处瓦肆是南杞最大的游艺场所,大小勾栏几十座,消遣技艺繁多,且白日夜场,全年不歇,端是人间妙处。”
顾谙道:“从前来南杞燕都也曾听过瓦肆之名,偶尔流连,倒未尝出其中真味,今日倒可仔细观观。”
“南人在享乐上确比北人会些,这既是风情也是发展,南杞并不禁令士大夫出入瓦肆,十几年前教坊制度的废止,令大批宫廷乐人被迫流落瓦肆,上流社会的雅文化与民间的俗艺有效地融合,使南杞的瓦肆发展日臻。加上朝廷对开设瓦肆者要求甚严,非一般权势可为,据我所知,燕都几家有名的瓦肆皆皇家王亲所设,朝廷还有明律对瓦肆内的艺人不可盘苛,不可强令,所以南杞的瓦肆勾栏至少在面上表现的是游乐之所,而非靡靡之地。”
“四师这是在影射北芷勾栏之地的龌龊。”
“算不得影射,不过随口说说比较,我又不能改变什么。”
所谓丙三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京城丙地,而是京都乙末的一处场地,只是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才划为丙地管辖。
顺着长街一路向南,街尽头,一处仿古木制牌楼,横匾上书小篆“无方游”,左右楼柱写着“来时瓦全,去时瓦解”。向里望,高棚连座,人流攒动,热闹非常。
二女自然地退后半步,将章儿让了出来,章儿潇洒一笑,道:“今与美人同游,不知可否成燕都佳话?”话毕,轻牵二人手,步入无方游。路人一时驻足观之评品,对章儿羡慕至极。
“四师来过此地?”顾谙问道。
“夜长漫漫,不出外流连一番,岂不辜负这一都蔚然?不过白日里来,今日倒是第一次。无方游比较讲究,每个勾栏均有护栏所围,表演一种技艺,有的凭赏,有的是租赁某个棚座表演。至于技艺,与咱们北芷差不多,傀儡戏、舞旋、幻术、杂技、说书,偶有棚主请来民间大家表演一些绝技以招徕客人。”女姁边走边解说着,详尽清楚。
“瞧着确实比北芷任何一家瓦肆都大,再瞧装潢摆饰也是上品,看来南杞将瓦肆之利看得很重。”顾谙回应道。
章儿此时却无了少年郎的写意风姿,专注于路边及棚中各色美食,不消一会儿,左右手便擎了她喜好的吃食,磨蹭回二人身边,顾谙瞥了眼被她别在腰间的骨扇,笑着摇头拒绝她递过的吃食。
三人站在一处牡丹棚外,驻足听了一段南戏《赵贞女》。
章儿唏嘘道:“我不懂这戏,但我知道这个故事,可怜了赵五娘,被亲夫背弃。荣华富贵便那般诱人,好好一段姻缘说舍就舍了?”
女姁道:“章儿,有些夫妻可以共苦,哪怕家中只有一碗稀粥,也会彼此相让,男子寒窗,女子相夫,也算和谐,生活基于贫穷,没人外界的诱惑,可一旦环境改变了,人心便会跟着变了。《赵贞女》中蔡伯喈为荣华马踏其妻,固然可恨,那么赵五娘呢?执着于一个男人,明知其已变心,还试图唤其回头,都说这世上最珍重的是浪子回头,那是因为浪子不会回头。蔡伯喈被雷劈了,不也是没回头吗?”
章儿看了眼顾谙,道:“小姐,你也这么认为吧?”
顾谙笑而不语。
“跟你们俩在一起,显得我格格不入。”章儿埋怨道,“爱情有什么不对?倘这世上没有爱情,那些个‘生同衾,死同椁’的话哪里来?”
女姁忍不住碰碰顾谙笑道:“瞧见没,章儿一眼的春色,你该把她心上人调回来了。否则两地相思,你忍得?”
顾谙挽住女姁的胳膊道:“准备冬日里召回,再请了爹爹与三娘子为他们完婚。”
章儿挨近顾谙,低声道:“小姐,此地不是谈论这事的场所。”
顾谙点头道:“好!回照京再谈。咱们去前面。”
三人过后,道边有担担货郎,敛了货担,驱了近前的孩童及路人,挑担而随,去时还不忘与邻近糊灯笼的汉子对视一眼。
三人在一座古香的木楼前停住,抬眼楼中有匾书写“秦坊”,布幔遮楼,幔下锤缨各系铜色铃铛,有各色布条穿梭其中,每有结处便悬大红灯笼。顾谙喜爱灯笼,便多看了几眼,异道:“这灯笼的蒙纸用的竟是雨纱。一衣堂的雨纱,素绡取于蚕丝,加了腐草,是葛家大少奶奶所创,此纱轻盈透亮,最宜制女儿家纱衣,没想到此坊竟豪奢到以此物制饰。”
女姁不以为然道:“当年照夜、简兮两位公子温水养花供美人,一掷千金之举天下惊,不过几尺雨纱又算得了什么?”
顾谙深以为是。
有迎宾侍在门口,迎来送往倒也有度。
“秦悦师承郝大家。郝大家自幼孤苦,被教坊舞女养大,大些时入了官籍,如今都尊她郝大家。这位郝娘子长袖善舞,结交广泛,与荻娘也是旧知。”
顾谙点头,道:“听小姨说过几次。”
“她与你娘算是忘年交,所以这次拜门,我用了你娘之名。”
“四师是要郝大家代为引荐,还是她知道什么秘闻?”
女姁抬头望着匾书,道:“这两个字写得怎么样?”
“方寸之间有风云。”
女姁一笑:“郝大家曾是宫中女师,教授公主书法、乐器。与后宫的女人接触颇多,知道的秘密也多。你说,庚妃之事她会不会知道?”
顾谙一愣:“宫中秘事秦言怎肯告诉你?”
章儿嗤鼻道:“不是什么‘铮骨’吗?也好打听宫闱里女人的事?”
一支俏色玉兰成于指尖,淡雅之香弥漫开来,女姁媚眼一笑:“他当然不肯说了,不过遇到我,他便是知无不言了。”
女姁随手将玉兰花插于迎宾少女鬓边,在众人注目中走进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