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暑假聚会以后,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就陷入了“沉寂”,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参加活动的次数比较少。聚会后的一个周末,我与亲人们在港龙酒楼吃饭,我将聚会的事情跟他们说了。接下来的时间,我因为要注射干扰素治疗慢性病而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开学前两天我才正式出院。
9月1日,我正式成为初中生。在开学的前一天,我跟晓雪姐通了电话,她认真地给我讲了初中学习和小学学习的区别。
而在开学后的周末,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跑到张倩欣家跟她聊天,显然我已经把她当成了知心姐姐。
国庆节以后,我在一期《中山日报》上看到了王琼采访时任中山市市长的照片以及《中山少年报》上她的采访报道。紧接着我又在《中山少年报》上看到了晓雪姐在中山博览中心采访一位漫画家的报道。我感到非常震惊,心想为什么没有预先知道这两条采访线索。
后来我将这事跟张倩欣说了。
“没关系,”她说,“采访市长这活动是高姐邀请王琼去的,因为王琼以前是少先队大队长,也采访过一些政府官员,她面对这种层次的人是有经验的。”
到了月底的时候,我在《中山日报》上看见一篇报道,说是第一届中山书展将在11月16日到21日在中山博览中心举行。报道上说,爱书一族们马上可以大饱眼福。中山博览中心将举行大型图书展销会。书展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知名作家、学者、专家的签售图书、名家讲演等,还有30位北大、清华、人大的高材生将向学子讲述学习心得。
我得知书展将要举行的消息以后,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倩欣、许慧婷、许晓雪和王琼,邀请她们在11月21日和我一起去采访。
不过在11月20日晚上的时候,只有张倩欣答应和我一起去,其他三位师姐都说她们很忙,不能去参加这次采访。
11月21日早上我和张倩欣在天明花园C区入口见面以后,就一起来到了中山书展的主会场——中山博览中心。
一进门,我和张倩欣立刻积极地寻找采访对象。听说会有一些大学生来发表演讲,我就去问一位工作人员:“听说今天会有大学生来演讲,请问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我们想采访一些嘉宾。”“哦,他们下午两点半会来这个舞台表演文艺节目。”工作人员指了指不远处的大舞台。什么?两点半?我们12:30分就必须结束采访了!“找其他的对象吧。”
我们发现在一个摊位上,有一位爷爷正在签名售书,“不如我们去采访他吧。”
我看了桌上的一叠名片,原来这位爷爷叫檀明山,他是一个福建的作家。
“檀明山爷爷您好!我们是《中山日报》的小记者,请问能采访一下您吗?”“没问题!”我连忙打开DV机,把镜头对准了檀明山爷爷。
于是,我们就开始提问了:
“请问青少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呢?”“多练,多读、多写。”
“三年前我曾经仿写过一篇叫《幸运纸鹤》的文章,我就更改了故事中的人物和道具,但故事情节是不变的。爸爸就说我抄袭文章。您有什么看法?”“我觉得模仿是一个好的过程,青少年其实是应该模仿一些好文章。但不是把一篇文章的题目改变一下又把它原封不动地抄下来。”
“您的写作生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1988年。”
“您想过放弃吗?”“我现在想放弃,真的太累了。”
“那您赞同青少年看漫画书吗?”“赞同,学生可以看漫画书,但不可以沉迷其中。”
“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谢谢你的采访。”
我还让檀明山爷爷在我的本子上签名作为纪念。
在采访当中还出现一个小插曲:我一只手拿着摄像机,另一只手拿着本子,我已经没有第三只手拿笔了,我急中生智,拿牙齿将笔盖咬开,但在混乱中笔盖又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我们去找一些学生和家长采访一下。”
张倩欣准备了三个问题:1 你喜欢看什么书? 2 如果大人不让自己看这些书怎么办? 3 你赞同青少年看漫画吗?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采访了3个孩子和一位家长。
对于第一个问题,四位被访者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人喜欢看《三国》、有人喜欢看童话、也有人喜欢看漫画。至于第二个问题,有的人说自己拿钱买、有的人说不知道、有的人说照看不悟。第三个问题,在3个孩子中,有两个男孩赞同看漫画书,他们认为看漫画书能舒缓心情。剩下的一个女孩反对,她认为看漫画书会影响学习。
哈哈!看来爱看漫画的人可真不少!
我们看见在不远处有一些中山电视台的大记者,连忙跟了上去。说不定能找到新的采访对象呢!
我们找到了书展主会场的负责人李先生,我们耐心地等待电视台记者采访他以后,连忙走到他的跟前。张倩欣开始采访他了,我再次拿出摄象机对准他们俩。
“您这次搞中山书展的目的是什么?”“支持正版,反对盗版。盗版书很多错别字会误导大家。”后面的我就没有听清楚。因为我正在拍摄的时候,另一位工作人员把我拉到一边,说:“等一会儿会有一个老婆婆推着一架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老公公,你去把那个情景拍摄下来吧。”神经病!要我去拍摄残疾人干吗?
我和张倩欣一起吃完午饭后,便回到了天明花园。
在我从中山书展采访回来后的当天晚上,晓雪姐给我打电话,“高姐邀请你参加第二届中国优秀小记者评选。”她告诉我,“下星期六我和你一起到中山市小记者学会去递交参赛资料。”
“真的吗?”我又惊又喜。
“你要是不相信,可以打电话问问高姐。”晓雪笑着说,“小钟,我建议你还是参加这次全国性评选吧,这是检验你的水平的一次好机会呢。”
“好的,我先给高姐打个电话。”
第二天下午放学回家后,我就打通了高编辑的手机,将晓雪姐给我打电话的事情告诉了她,并询问她是否有这么一回事,高编辑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欢迎我参加第二届中国优秀小记者评选。她最后还向我要了电邮地址。
一天以后,我收到了一封含有两个附件的电子邮件,其中一个附件是评选启事,另外一个附件是参赛表格。
评选启事是这么写的:
第二届中国优秀小记者评选活动启事
中山市小记者学会的小记者们,又到了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由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优秀小记者评选活动全面启动啦!
这次大赛除了设有“十佳”、“明星”、“优秀”等各种奖项外,赛后组委会还将出版《小记者写天下》《小记者摄天下》《小记者画天下》系列作品集,为小记者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届时参赛新闻稿、照片、文字作品等将被载入小记者们自己的作品集,中央级出版社公开出版。
一、参赛办法
1.小记者将个人基本情况(综合业绩)填写在报名表上;
2.参赛作品至少1-2件(体裁不限,发表过的作品亦可,但需要注明刊发媒体、日期及指导教师姓名);作品可以是文章、摄影作品(照片3或4张)、美术作品等。
3.有丰富采访经历的同学写一篇体会文章,中学组800字左右,小学组600字左右;
4.参赛单位和个人请登录少年新闻学院网站www.jjs-cn.com(网络实名:少年新闻学院)或www.cepnp.com(网络实名:人民教师)下载报名表,也可向报社来电、来函索取。
二、评选办法
1.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根据小记者的综合业绩、参赛作品的质量,按组别(小学、中学)初评出入围者,再从入围者中评选出十佳、明星和优秀小记者。
2.获奖小记者记录存档,作为将来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参考依据。
三、奖项设置
十佳小记者:每组各10名;明星小记者:每组各100名;
优秀小记者:每组各1000名及辅导老师奖:获奖小记者的指导教师,发给证书,成绩突出者将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客座讲师;
四、联系方式
截稿日期: 2004年12月10日前交到中山日报社由中山市小记者学会统一送往北京参赛。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看了评选启事以后,我马上填写好参赛表格,并将我最近写的文章和之前发表过的文章拿出来,还把《金色的童年》和《我不是天才》与这些资料放在一起,后来我顺利地写好了《我的小记者历程》。
我将这些文章拿去复印了以便备份,这样,我的参赛资料就基本上备齐了。
星期六,我来到了中山日报社,并在中山市小记者学会跟高编辑和晓雪姐见面了。
晓雪姐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小钟,很高兴又见面了。”我面带笑容和她交谈了几句。
然后,我就将我的参赛资料交给了高编辑,并和她也聊了几句。
“晓雪姐,你准备送哪些作品去参赛?”我问。
“我呀,我准备将我今年新出版的《我的天空有月亮》,以及我今年在《中山少年报》上发表的文章送去参赛。”晓雪姐回答说。
“那你认为这次你获奖的几率有多大?”我问。
“随便吧,看评委们的评价怎么样。”晓雪轻快地说,“不过是否得奖对我来说都没什么太大关系。中山市小记者学会能推荐我去参赛我已经感到很荣幸了。”
递交了参赛材料以后,我和晓雪姐就在报社附近的公交车站分手了。
12月10日------12日,兴中道的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举行了一个书画义卖挥毫活动,是由中山日报主办的。义卖所得的善款将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学生。这次书画义卖得到了老领导和书画家们的支持,他们纷纷捐出自己的作品。
今天是12月12日,我作为<中山日报>的小记者到中山图书馆参加了这次书画义卖挥毫活动。
到了现场,我先去跟我的朋友王琼见面,她正在欣赏一幅名人字画呢。她的妈妈这时也看见了我。”你好。”她对我说。我拿出摄像机,开始对每一幅作品进行拍摄。”我先去采访了,你先拍摄吧。”我一边拿着摄像机拍摄,一边欣赏名人字画。他们都画得非常好,但是一看这些画的价钱却觉得很昂贵:每幅画至少要1500------8000元不等,有的甚至上万块,怪不得认购了这些画的人还要发给你一个荣誉证书,还要拍照留念呢!
我正在拍摄的时候,看见有个人买下一幅画,《中山日报》的工作人员正要给他合影留念。我连忙跟了上去,把镜头对准了他。可是我没有调好镜头,只是拍摄到买主的鼻子。旁边的人觉得很好笑,说:”你难道在给他拍特写呀?”
王琼跑了过来,”其实你不用每一张都拍摄,你只要拍摄一些其中较好的作品就行了。”我连忙调好镜头,拍摄一些我认为优秀的作品。
这时,又有人买下一幅画,我赶紧跑过去,把镜头对准买主,说:”请您对着镜头说几句话吧。”“我觉得很高兴,今天我们俩能一起参加这次活动,资助贫困学生,这使我很荣幸。”“谢谢您。”
附近的桌子上有人进行现场挥毫,我连忙把摄像机镜头对准那个画家,只见那个画家大笔挥了几下,一朵美丽的牡丹花跃然纸上,画得还挺逼真呢!我想:他肯定是练习了很久才会有这样的成绩的。
我挤过人丛,来到一位女画家面前,把中山市小记者学会小记者证亮到她的面前。
“哇,小记者要采访了!”旁边的人都叫起来。画家一看我的小记者证,马上说:”我认得你了。”她把名片分给大家,我一看名片,原来她就是中山老年书画影艺促进会会长兼中山女子画画会常务副会长陈菁华女士。
我立刻开始采访她:”能谈一谈您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吗?”
“我觉得很高兴,我一定会支持你的。花费600元能资助许许多多的贫困学生,让他们有书读,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以后成为社会的栋梁。”她回答。
“那您在哪一年开始画画?”“我1990年开始画画。”“哦,1990年,到现在已经14年了。”
接着,陈女士说,她和中山市小记者学会的蔡总编是好朋友,所以,她和《中山日报》的关系很好。我一听,非常惊讶:原来你和蔡总编是朋友,怪不得你认得我是《中山日报》小记者。
接着,我让陈女士帮我在本子上签名留念,她欣然应允,还叮嘱我一句:”请你告诉蔡总编,说你见过我这个老人家。”她的幽默使我哈哈大笑。
离开图书馆的时候,我想:希望这些被资助的贫困学生们努力学习,可不要辜负了老领导和书画家们对他们的期望。
这也是我在2004年参加的最后一次采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