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利坚略显低迷的小说出版市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吹来了一阵强风。
就几天的时间,一本名叫《穿着Prada的恶魔》的YY都市文突然又频繁的出现在各大报纸的推荐阅读栏里。
这个年代的社交网络还没有完全兴起,观众对于好莱坞的一些炒作手段,也没什么免疫力。
曼海娱乐运用了买通媒体说好话这种最简单的炒作,所带来的成绩都是《穿着Prada的恶魔》这本去年红过一段时间的小说,再度冲进了年度畅销小说排行榜,排名第九。
巨大的曝光再加上小说本身所积攒的人气,使得已经看过原著小说的书迷们,他们的注意力被激发了出来。
趁着热度,关于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将要上映的消息和第一支预告片的剪辑都给放到了北美市场。
发布的第一支预告片主要以各个场景和服装为主,并没有参演影片的演员们的镜头。
这种吊胃口式的宣传方法所起到的效果还不错。
在多家电视台和公告牌上一经播放,就引起了书友们的自发讨论。
他们在博客、各个电影网站上,化身成为了电影宣传的自来水,发着各种软文和预测贴。
其中的一个关于“小说改编电影,谁能成为“安迪”的帖子”最为火爆。
大家纷纷在这下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楼主第一个强势宣言,说这个角色她最看好凯瑟琳-泽塔琼斯出演,理由是:“凯瑟琳非常漂亮,足以担当小说中的女主安迪,她那精致的脸庞,让我确认,这个角色非她不可。”
只可惜楼主的言论里有很多人表示了反对,书友们都有各自心目中的“安迪”,她们票选和推荐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我觉得凯拉-奈特莉最适合,她的身段最符合小说中对于安迪的描绘......”
“瑞茜-威瑟斯彭最棒,不接受任何反驳,她才是真正小说里的金发美人——安迪。”
“只有我觉得杰西卡-艾尔芭很适合吗?她的气质完全能驾驭的了安迪这个角色,另外发色的问题她可以去染金,肯定不会有什么违和感。”
“同意楼上,杰西卡是最合适的,根本找不出一点瑕疵来否认她。”
“你们都是瞎说,明明安妮-海瑟薇才是最符合原著小说的,我劝你们再去重新翻翻书,别满肚子意淫的乱搞配对。”
“.......”
网上的风潮炒起来后,曼海娱乐吩咐媒体报纸们又开始跟进另一话题:那就是安娜-温图尔,这位知名的时尚圈女强人光鲜亮丽的背后所隐藏起来的私生活。
好莱坞的八卦小报们向来就是有奶便是娘的风格,猛的投入了500万美元的宣传资金后,专注爆料的他们简直能把安娜-温图尔任何时期的黑料都给编造一份出来。
到了这时候,很多明智的人都看出了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炒作,但行业里的人不会去拆穿这些小把戏,不是行业里的人就更没有动机去为其说话了。
况且,还有更多的书友们乐于见到此事的发生,他们非常希望见到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出现在影院里。
至于这些愈演愈烈的八卦新闻,谁在乎呢?她们又不是其中的当事人,还能适当的满足自己的窥私欲呢,看一个人前风光的人,背地里是有多么的不堪,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吗?
“《vogue》杂志的主编——安娜-温图尔是全球时尚圈都有名的大人物,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位无限风光的女士,经历过两次离婚,生下来的孩子也都判给了两位前夫,至今还是孤家寡人的状态......”——《纽约时报》。
“......安娜-温图尔是一位脾气怪异的女士,在她手底下做事,简直是一种折磨,我被炒鱿鱼的原因竟然是因为飞机航班误点了,她没能及时的回到洛杉矶去见她的两个孩子。沃得fxkx,我还能控制飞机在天上航行的速度不成,那真是那样,我也不用来干主编助理这类的杂活了......”一位曾经在安娜-温图尔的手下做过事的人接受报纸采访中这样说道。
“安娜-温图尔在高处待的太久,控制着一群大牌模特们的事业生涯,让她已经忘记了如何与人为善了,权利与资本正在腐蚀她的灵魂,独留一具躯壳在人间行走,小说中的那个恶魔的名号,实在当之无愧。”——《华盛顿时报》。
“......”
有一个浅显的道理,美利坚大众们总是会乐于追求名人们的隐私新闻,迫切的窥私欲让他们很满足那种感觉。
而有市场热点,就意味着媒体们又一次的狂欢。
曼海娱乐只是推动了这个话题的产生,并投入了一笔资金进行推广,但到后来,很多不曾给过红包费用的八卦媒体也纷纷跟进了安娜-温图尔私生活的讨论当中。
这股热潮还在持续,连远在德国休假的劳伦-魏斯伯格也被惊动了。
事实上自从她把小说改编权卖给派拉蒙影业之后,就很少关注后续事情的进展了,原因吗?自然不是她懒的去理会、不重视自己作品的影视化项目,而是因为拍摄方曼海娱乐根本就不搭理她,碰了几次壁之后,她也就消停了,不再过问电影的拍摄制作。
可是突然被好几个媒体报纸上门采访,还是很意外的。
在回答了一些记者的问题之后,劳伦-魏斯伯格也顺着他们的意思,说出了一些对自己的前上司安娜-温图尔的坏话。
“她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不遵从她的意见,只会被她清洗掉......虽然她的生活一团糟,连孩子的抚养权都保不住,这些所有生活中所积攒的怨气,或许都被她发泄在了公司的同事身上......她对每个员工的穿衣打扮都有不同的要求,要是做的不好,就会挨训......”
这简直就是一个诉苦大会,劳伦-魏斯伯格女士成功的用自己的语言,创造出了种种对安娜-温图尔这位前上司的各种不利内容。她的话颇有一种“众叛亲离”的味道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