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识破宝图
丹桂有根独长忠孝门第,
黄金无种爱生慈善人家。
再表耶律余瑾离开慈仁寺,听从老道长的指点,去投奔道长李修缘的师妹禅德尼姑,告诉她地址大约在东丹国东京管辖的咸州府境内的威远堡后山一座寺庙,叫做龙潭庵。她记住了地名,知道自己的故乡就在此地不远。行程十几天来到辽河边,不曾想在渡河时登上贼船,被匪徒把金银盘费与马抢劫一空,无奈只好投店,不料在赵记客栈看见了供奉‘王休姑’姑妈牌位,联想起往事,怀念各位亲人,使自己悲感哀恸,伤心欲绝。幸亏遇见贵人薛家夫妻,不但招待了自己,而且还给一匹马和二十两银子。
她不敢在赵家客栈久住,怕暴露身份,只好离开赵家镇,来到象牙山界面。她记得父亲在离别时对自己叮嘱说:“别忘了,到象牙山老家找我。”她想爹爹也许就在山城祭祖,自己不妨先到象牙山去找父亲。
他到了马家寨,进一家小店住下,打听店主人说:“我是此地老户王氏的后人,你是否知道王熙与王步贵的名字.。王家的祖坟在哪里?”
店主人说:“你提起这二人的名字,我听父辈讲过;他们是父子,是本地老户。住在马家寨后山城,后来山城被渤海国大兵占用,再后来又被大辽国建成兵站,王家被迫离开后山城。现在山城空着呢,无人居住,那里有王家的祖坟,你提起的二人就葬在那里。”
余瑾点头谢谢店主人。
第二天她求店掌柜的给她带路,买了一捆黄钱纸,来到后山城,果真无人居住,不见父亲的影踪。扑了个空,她心碎神伤,心如刀割。控制不住自己的伤感心情,痛哭一场,边哭边想,父亲一定还在找亲人,不知他老人家何时回到老家祭祖,他老已年过古稀。我也许今声今世不能于他见面了。她哭啼多时,含着眼泪来到祖坟跟前,跪地叩拜,烧纸祭坟。拜坟完毕,回到住啦一宿。第二天离开客店。骑马起程去咸州府。
余瑾四岁时离开老家咸州。虽然对家的宅院没有任何印象,但是那抄家的惊心一幕,她至今依然记在心中,那凄惨悲惨的场面,呈现在他的脑海里,因此不再去看老家宅院,只是打听爷爷奶奶和母亲的坟墓地址。买了很多黄钱纸,祭坟跪拜。祭坟之后,她骑马直奔威远堡后山龙潭庵。
此庙群山环抱,山下有潭龙泉水,故名龙潭。龙潭靠北山,山前建有一座寺院,建于唐朝初期,相传一位印度佛徒尼姑,来长白山传佛经,路过此山,口渴在泉眼饮水,泉水甘甜适口,优为神水。见到此地山光水色,奇观异景,肃雅幽静,有神气漂浮,是神佛圣地,便在此处建座小形庙宇。庙不在大小有神则灵,庙名是“龙潭庵”无人知道那位尼姑在此庙修仙多少年,只知道后来成仙归天了。
现在龙潭庵的掌门人是云禅真姑,从五台山传经来到此庙,已经在此修仙四十余载了。
余瑾进入庙门,由二位年轻尼姑迎进庙门。余瑾观看庙宇,座北朝南,院落不大,正殿三间,配有东西厢房各三间。秦砖汉瓦建筑,青堂瓦舍,环境清静,整洁,典雅。虽然没有大型寺院那样富丽堂皇,但是这青砖碧瓦雕梁画柱同样是肃穆庄严。设有正殿和东西配殿。南面门房三间,供尼姑起居修炼生活用舍。庙后还有三间用作厨房饭厅和云禅真姑长老独居修炼之地。
正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观音菩萨莲花座像,东配殿供奉龙王和地藏。西配殿供奉药王和财神。院心长着一棵百年古松。各殿前设一香炉。香火旺盛,来许愿的,上香拜佛的信客,络绎不绝。
余瑾进庙首先上香,逐殿叩拜。然后拜见掌门人长老云禅真姑,长老年过七旬,依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身穿灰色长袍,头戴灰色姑帽。笑面迎接余瑾,余瑾跪地叩拜。云禅长老口中念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余瑾拜罢,起身从怀内取出李修缘长老的手书,交给云禅长老。云禅长老看完师兄的亲笔信,连连点头便把余瑾请到后堂,她从信中知道余瑾的身世和来意。
摘一个吉日,长老亲自给耶律余瑾剃头,从即日起,余瑾正式剃发出家,换上尼姑装束,赐法号禅慧。
龙泉庵一共八名尼姑,除了云禅长老和余瑾,其它六位尼姑都很年青,最小的只有十六岁,年长的二十五岁。这些尼姑大多数都是孤儿,是长老收养的。给于她们自愿选择,有愿意还俗的,可以回到民间成家,继续留在寺院的深受欣愉。多数都选择留在庙里修仙。因为庙小,留不了多数尼姑,就介绍给其它大的寺院。多年来本庵往外送走尼姑上百名。
余瑾于其他的尼姑不同,一是年岁大了,唯一一位四十开外的老尼姑。二是她非是一般出家女人,她即有身份,又有文才。还是师兄推荐来到的,自然云禅真姑要高眼看她,特殊对待,给她单设一间单修身堂屋,长老单独教她吟经,佛法。将来准备叫她接管自己的位子。做掌门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二年过去。一天余瑾取出珍藏多年的‘母子图’,铺展在桌子上,仔细观察,寻找机关。正在全神贯注时,忽然尼姑灵尼进屋送茶说;
“师傅请喝茶!”
余瑾突然回手接茶,不料碰撒了茶杯,余瑾急忙说声:“对不起。”灵尼笑着说:
“没关系,我再换一杯。”
余瑾说:“谢谢你,不用再送了,我不渴。”
她知道这位灵尼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余瑾对待灵尼象自己的女儿一样,她时常教她读书写字,吟诗绘画,教她弹琴,唱佛歌。因此尼姑们对这位师傅很尊重孝敬,主动给她端茶送饭就不见怪了。
灵尼走后,余瑾把门关上,回到桌前擦撒在桌面上的茶水。看见‘母子图’上也撒上了茶水。这时她啊的一声,大吃一惊,发现在‘母子图’上的母亲抱着孩子用手指着的地方,奇怪的出现【祠堂灵牌地下三尺】八个子。她把母子图搂在怀里,高兴的跳起来。她自言自语的说:
“这八个字隐藏了七八十年,今天终于见到天日了。我尽快把母子图交到李修缘道长的手中。他老人家定会兴高万分,这是他们母子俩珍藏一世的心血啊!”
她兴奋之刻,心想把此事要告诉师傅云禅真姑,对她讲明‘母子图’的来历真相。
她拿着母子图来见师傅,把刚才发生的事以及母子图的来历,原原本本的详细的对师傅讲述一遍。云禅真姑听后拿起母子图仔细看了一下说:
“其实这幅母子图早已破解啦!此图已经告诉财宝埋藏之地了。不必去找这隐蔽的八个字。”
余瑾惊讶的问:“师傅!您老怎么知道母子图已经破解了呢?”
云禅真姑笑道:“你迎着灯光往图的右下角看;有一和尚两手相合,盘腿坐在地上。”
余瑾接过母子图迎着灯光仔细王图的右下角仔细一看,果真出现一位和尚盘腿坐在地上在打坐。余瑾向师傅讨教说:
“师傅!这是什么意思呢?”
云禅真姑回答说:“藏宝者恐怕后人识不破暗藏在图上的八个字,他又费尽心血,潜意识的把一位和尚坐在地上画在母子图个一角。暗示藏宝地点。这是一条字谜。你想和尚坐在地上。地为土,和尚的尚字加土字合成一个‘堂’字。很显然财宝藏在堂内,不是佛堂就是祠堂。而你们相府内只有一座祠堂。”
余瑾听到师傅的解释,豁然大悟,惊讶的说:“师傅真是慧眼神通。识破母子图机密。可是我们与李道长苦找几十年度没解破此图机关。遗憾的是我早把‘母子图’给师傅看就好了。”
云禅真姑说:“这不愿你们,财宝是此刻见天日之时。这是天意。师兄见到这笔巨金,定会全部用在慈善和寺庙上。因为他是佛门之徒。”
余瑾点头说:“是的,李道长把此图交给我时,他就叮嘱我说:‘这笔财宝千万不能落在坏人手里。落在好人手中就能用在慈善济贫,发展佛教,造福万民。反之落在坏人手里。会祸国殃民,造成灾难,我就变成了千古罪人了。’道长的话我牢记心中,因此在这二十年中,我几次冒着生死之畏惧,不畏艰难风险,保护这幅‘母子图’,不辜负道长的委托,我要坚定不移的,坚韧不拔的,把生死置之肚外来保护这幅‘母子图’,今天终于破解了机关,这幅‘母子图’的财宝找到啦!”她喜形于色的对师傅讲着。
云禅真姑说:“我代替师兄感谢你!”
余瑾说:“我完成李道长的寄托,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愿望。”
余瑾又感兴趣的问师傅说:“也多亏这茶水打开了这幅图的秘密。请问师傅这茶叶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师傅说,是我从山上採回来的,此茶是一种中草药。这山上多着是。”余瑾醒悟的说:
“原来是普通的草药,把我们憋啦几十年。”
云禅真姑说:“打开母子图的机密并不是草药和我们的眼睛,而是你和李道长的心诚感动了上天与佛主。才把财宝献出来造福天下万民。”
耶律余瑾决定马上给李道长送信。第二天师傅给余瑾凑齐盘费,骑着薛家给的那匹马,行程了十二天,到了小五台山慈仁寺。她到了庙门前举目瞭望,惊呀的目瞪口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火烧的房架依然站立,殿堂内的佛像残缺不堪,庙堂破烂瘫痪,看来是被烧很久了。她见到这凄凉惊心的场面,感到伤感痛心,凄楚心酸。她知道这一灾难与自己有关,不知老道长是否逃生了,能否还活在世上?她急忙转身来到临近的三清寺打听详细情况。三清寺的长老告诉她说:
“二年前的一个夜晚慈仁寺遭了一场大火,”
长老便把这次着火的情况对她讲述一遍,他说:“第二天各个寺庙来救火,在伙场里拔出二十一位尸体,本庙僧侣在寺内的没一人生存,,李道长的尸体安葬在我寺的后山上。幸运的是道长的二个弟子在外地化缘,没有遇难。第三天二位道士回来发现慈仁寺遭火灾遇难,二道士大哭一场,把全部尸体安葬完毕,哭丧的离开了。”
余瑾问:“这二位道士叫什么名字?住在何地方”
道长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只知道法号;一个叫智通,一个叫做惠通,他们没有落到哪个寺院,因为怕坏人追杀,连累寺院。二道士没有固定住处,各处化缘四海为家。时常来看望师傅的坟。请问这位施主;你是哪座寺庙修身的,你为何关注慈仁寺?”
余瑾说:“我的寺庙在千里之外,咸州府境内,庙名是龙潭庵,我师傅是云禅真姑,她是李修缘道长的师妹。委托我来看望她师兄,万不承想他老人家离开人世了。”
“原来是这样,叫你扑个空。”
长老接着继续介绍说:
“大家估计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放火,他们了解居住道士的房间,把门窗堵上加上干柴,才点火的。后来传说是盘龙山匪徒干的。也有人传说是朝廷的一伙佞臣带领官兵干的。不管是谁干的,反正都是恶魔,终久会遭到上天佛爷的惩罚。无量天尊!怪哉!作孽呀!”长老恨的咬牙切齿。
余瑾说:“李修缘道长的尸体安葬在何处?我要祭坟,能带我去吗?”
道长说:“我和李道长是同道之友,我把他厚葬在三清寺后山上。”
余瑾请求道长派名道士带路,自己要叩拜李道长。一会儿来了一名道士带领余瑾去三请寺后山,来到李道长坟前。余瑾眼泪象泉水似的留下来,呜咽的哭着跪地叩拜,然后烧黄钱纸祭坟。
余瑾从怀里掏出‘母子图’说:
“李道长!余瑾已经把‘母子图破解啦!财宝马上就会找到,一切按照您老生前的意愿,把金银用在慈善建庙造福万民。我把‘母子图’还给您。您老在天安息吧!”
余瑾把‘母子图’点燃升天。
余瑾回到殿堂于长老告辞说:“长老;施家求您办一件事,如果那二位弟子道士来看望他师傅的坟,您务必转告二位,马上到上京宰相府找我。您把我的法号告诉他们,我是禅慧尼姑,名叫耶律余瑾。”
长老点头答应说:“我一定照办。”
余瑾告辞三清寺长老,上马直奔上京。
在一路上就听到许多关于相府的坏消息和噩耗,她半信半疑,满腹疑团,此刻她心烦意乱,心象在沸水里煮着。余瑾快马加鞭,第二天下午到了上京,来到相府门前,见大门牌匾全无;门庭冷落,院内荒芜,长满蒿草,邋遢狼藉。她吃惊的走进大门,这时出来一位老者迎接,老者一看来者是位尼姑,走近面前,含笑的问:
“请问施主您是化缘的吗?”
余瑾回答说:“施家即不是化缘也不想讨斋,是问事的。请问这位叔叔,这宰相府的门牌怎么不见了?宰相府迁到哪里去了?”。
老者笑道:“看来您是远处寺庙的坤姑。这么大的事您都不知道。二年前朝廷迁都了,国都迁移到中京啦,当然宰相府也随着朝廷迁移到中京都城去了。”
老者说到这里,打一个咳声,长出一口气,接着说:“可惜相府这家好人了啊!”他停顿下来就不再讲下去了。
余瑾一听这话中有话,便急忙追问:“相府这家人怎么啦?”内心焦急,想立刻知道究竟,证实路上的听到的消息是否属实。这时那位老者向四处环顾一下说:“施主!您走路一定疲倦了,请进屋休息一会儿,喝杯茶,在这外边谈话不方便。”
老者替客人拴上马,把余瑾领到第一层院子的正房屋里。里面走出一位老妇人迎接。余瑾走进屋里,见屋里收拾的洁净,陈设简朴。此屋正是当年家奴和佣人居住的地方。老妇人身穿契丹服饰,干净利索,性格开朗豪爽,很好客的一位乡妇。她满脸推笑的把茶水放在客人身边说:
“施主是贵客,请吃茶。”
余瑾说声:“谢谢!我还没问你二老姓氏称号呢?”二眼看着老者,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老者介绍自己说:“我们是黄龙府老户,我祖父在厚王府当过护卫,伺候过厚王爷,因为我们契丹族庶民没有姓氏厚王爷给我祖父起个汉名,随着他的李姓,我祖父名叫李安。因此我随着祖父的姓氏,叫汉名李顺雨,王爷在王府隔壁赏给我家三间住房。我家几代一直住在那里。后来大辽在此地建立都城,厚王府变成宰相府,因此我和相府是老邻居,当时相府戒备森严,庶民百姓不能入内。所以相府里的太太夫人我都不相见,但是相府的下人和伙计我们都熟悉,有一事我不会忘掉,相府里的相爷和三位夫人,经常派人给我家送东西,救济我家。受人之恩得涌泉相报。因此我家与相府有着深厚情缘。他讲到这里心情很激动,停下来,喝口茶水,他含泪说:
“叫人最揪心的是,相府第一大好人,三夫人余瑾被朝廷佞臣陷害,诬陷她谋反,他们借刀杀人,一心想除掉三夫人。三夫人被匪徒绑走,不知死活,到如今无有音信。天啊!她对朝廷的贡献无与伦比,造福大辽万民。功德无量。结果落到如此凄惨下场,可怜呀!。”
他说到这里用手擦擦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