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郎已经是二十五的年岁,早就是过了弱冠之年,因为长得清瘦,又是不曾干过什么重活儿,是以,看起来有些孱弱。
许是念书久了,却依然是没有功名,脸上露出了些许的颓废,但听到姜氏的招呼时,面上露出了淡淡的得意。
是啊,他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家中赚到的银钱,都是给他念书用的,家中有啥好的,都是先给他的。
莫名有了一种优越感,于是,许三郎的颓废消散了一些,昂首阔步的走到了里头,颇有几分眼高于顶的模样。
偏生许三郎虽没有功名,但到底是念书的,身上的气息和村里庄稼汉有几分的差距,所以姜氏是很喜欢这个儿子的。
“娘,我来了。”许三郎走了进去,后面跟着的是他的一双儿女。
“来来来,过来,娘给你挑了几块刺少的,都过来吃吧。”姜氏爱怜道。
鱼不小,看着是有三斤模样,但因为是草鱼,所以刺比较多,只有鱼肚的那一块地方,才是有几根刺的,鱼肉会显得格外的肥美。
只是,鱼肚就这么几块,姜氏全部夹到了许三郎跟前的碗里。
林氏不满道:“奶奶,川子和爹在外赚钱也是辛苦的。”
“咋?你不乐意?”姜氏反问道:“等三郎考取了功名之后,你们被眼巴巴的贴上来。”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若是能当上官,那就不一样了。
就算是七品芝麻官,在乡下人的眼里,也是厉害得很。
姜氏此话一出,林氏便不好说话了,汪氏和陆氏的表情都不好。
因为没有分家,家中赚回来的钱都是交到了姜氏手里,所以呢,交上去之后,都是给了三房来用。
小姜氏是许三郎的媳妇,也是姜氏娘家的侄女,嫁过来之后,仗着婆母就是姑姑,是以,很跋扈,活儿都不怎么干的,一旦是到了饭点,来得那叫一个快。
小姜氏仗着夫君是家中受宠的,总是偷懒,三房几乎是没有经济来源的。
小姜氏会刺绣,按理说认真刺绣的话,一年也有三两银子。
可是,小姜氏偏不,刺绣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所以,一年能赚到二两银子就是不错的了。
许老汉只知道种地,年纪大了,去做短工明显也是不现实了,地里能赚到多少银子?
许老三每年念书的时候需要交的杂七杂八的,至少要六两银子,这都是大房和二房赚来的。
要说许老三能考取功名,那也太慢了吧?
十一岁算命,开始去念书,十五岁的时候下场,考了十年,如今二十五岁了,还不是秀才。
如此下去,谁能一直供得起。
大房和二房早有不满了,偏生姜氏偏心是偏心到了骨子里,说再多也是无用。
何况,做人留一线,大房还是忌惮的,万一许三郎真的考上了呢。
这顿饭对大房和二房来说,吃得很没有滋味。
饭后,许阳在洗碗,胞弟许宣跟了过来,帮忙打水。
“姐姐,你好了吗?不成的话,我来洗碗吧。”许宣殷勤道。
如今不过是九岁的小孩子,不过遗传了许家的高大基因,如今长得倒是不矮了,只是脸上的稚气,依然清晰可见。
“好了。”许阳微暖,道:“你今儿个去了哪儿?”
醒来时没有看到许宣。
“我去了外祖家。”许宣低声道。
“和小舅习字?”许阳想了想,问道。
小舅是个秀才,虽然考不上举人,但是好歹是认字的。
外祖父家距离村里不远,就是在云姚村,走路的话,一炷香就到了。
若是家中都是泥腿子,许宣也不会想着要去念书,只是许三郎能去念书,他便是生出了几分的期盼,想着自己也能去。
被小舅熏陶,也知道自己是个爱念书的,所以每次早晨去割猪草回来之后,下午就去云姚村跟着念书。
这些都是悄悄的,就连陆氏都不知道,许宣也是相信了唯一的亲姐,这才告诉的。
陆家那边怨念陆氏嫁过来之后,不硬气,担心外孙不能得偿所愿去念书,所以呢,一直隐瞒着陆氏,不让陆氏知道。
纸张太贵,买不起,陆家就整了个沙盘,给许宣练字。
“是的,姐姐,我如今已经学会了一千个字,小舅都夸我有天赋。”从六岁到九岁,许宣很认真。
“那你想不想念书?”许阳问道。
如此背地里悄悄的,总归是有点见不得光的。
“想。”许宣点头,但是眼神黯淡,说道:“可是,我不知道能不能。”
“为何不能?”许阳说道:“你想,就跟娘说。”
“跟娘说?”许宣问道:“可是姐姐,若是如此的话,娘不就知道了吗?”
“让娘知道才好。”许阳点头道:“去吧,我快洗完了。”
许阳将洗好的碗筷搁在了篮子里,许宣很疑惑,低着头沉思。
三房那边,已经开始洗漱了,三房大儿子许江和小女儿许河已经已经熄了灯,大房那边,门还是开着的,但是不曾点灯。
“三娃。”陆氏看到许宣,叫了一声。
“娘。”许宣立马跑了过去,说道。
“你最近都去哪儿了,每次都是晚上才回家,和你说不要总是在村里玩太久,你总不听话,你这孩子。”陆氏心累道。
许宣点头道:“知道了,娘。”
说完,把陆氏拉近了屋里。
许阳笑了笑,打算去打点热水回去洗一洗,正好看到林氏出来了,林氏看到许阳,点了点头,道:“还有热水吗?没有我就烧一点。”
“有,大堂哥咋了?”许阳看林氏表情不对,于是问道。
“还能是咋了,磨破了皮,真是过分,磨破皮辛苦赚回来的钱,都落不到自己的头上,连吃个鱼都只能吃鱼头。”林氏抱怨道。
嫁过来也有了半年,林氏最喜欢二房的这个堂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