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根治了水患以后,刚刚退去洪水的土地又过于潮湿,大禹便让益分发给民众种子,并且亲自教导他们种植水稻。
此时,大禹在治水成功以后自然也在人族中有了极大的威望,甚至还隐约超过了当今的人族共主帝舜。加上此时的帝舜年纪已经非常大了,有些人甚至说大禹日后一定会接替帝舜成为下一任人族共主。
所以,在一时间,帝舜的心中对于大禹也是忌惮不已,正如当初已经治水成功的大禹的父亲鲧一般。所以,在水患再度爆以后,帝舜便借机杀了鲧。
虽然说大禹的老师是截教的大弟子多宝道人,和帝舜的师父金灵圣母师出同门。所以说,帝舜和大禹也可以算得上是同门师兄弟了。
但是,帝舜可并不想将人族共主之位传给大禹,因为他想像当初的人皇轩辕黄帝一般将人族共主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帝舜就在祭祀鬼神的大典上将治水成功的功劳归功于鬼神之助。
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又过去了里面,帝舜也终于功德圆满。在功德圆满证道人皇以后,帝舜便将自己人族共主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商均,自己也跟随着人族三祖以及历代人皇返回了人族祖地。
此时,人族结束了帝舜的时代,帝舜的儿子商均成为了新一任的人族共主。与此同时,为人族彻底根治水患的大功臣大禹也为了避嫌躲避到了阳城。
可是,虽然帝舜的儿子商均已经成为了人族共主,又是帝舜的儿子。但是,商均在人族的威望实在是太低了,全天下的诸侯都看在眼里,心中对帝舜传位于商均更是不满,所以自然也不会对商均服气,更不会听从商均的指示。
所以,时间这么一长,全天下的各路诸侯纷纷不再朝见现任人族共主商均,而是去朝见身处阳城的人族大贤大禹。
如此,在全天下各路诸侯的拥戴加上三番四次的明里暗里的较量之下,现任人族共主商均最终无奈退位让贤给人族大贤大禹,五十三岁的大禹终于正式即位人族共主,以安邑为都城,国号夏,姓姒氏,史称夏禹。
夏禹在继位以后分封了曾经历代人皇的后代,比如说分封帝尧的后代丹朱于唐,分封帝舜的后代商均于虞。并且改定历日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而就在此时,人族中原地区各部落已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夏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
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当时,古越部落族长防风氏总想自己独霸一方,并且还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从夏禹的命令。于是,夏禹便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
经过这一次的杀鸡儆猴,全天下各地的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强大和夏禹的神圣,再也不敢冒犯禹王,而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自此,夏禹的势力范围达到了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慑天下,人莫不尊。
另外,在受命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夏禹的足迹可以说是遍布天下,对各地的地形、风俗、物产等等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后来,夏禹又重新将人族的疆域规划为九个大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然后任命官员进行管理,并且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和数量。
说起来,截教对于大禹的教导和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不留余力,这些种种的种种大禹自然也都看在心里。
所以,在投桃报李之下,夏禹也是在人族内部大力宣传通天教主的截教。经历了帝舜和大禹两代人皇以后,截教在人族内部也是一度兴盛起来,并且直接大大的超越了人教、阐教以及西方教。
如此一来,截教对夏禹的支持力度也是更加大了起来。见此清醒,大禹终于安下心来,也将更多的心力转向人族百姓的生活上。
夏禹,人族中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伟人。大禹的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大禹也时常亲自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
而且,每次成功治理一个地方的水患以后,大禹都会主动团结当地的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重新安居乐业。
至此,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人族也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协作以及密布天下的各种水网工程。之后,在夏禹的英明领导下人族迅速从这场滔天洪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还迅的打破了阻碍前进的囚笼,人族又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辉煌时期。
时间转瞬即逝,夏禹在人族也执政了数十年。但是,夏禹却始终感觉自己功德未满,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一般。于是,便向他的老师多宝道人请教。
听完大禹的一番话以后,多宝道人也是推算了许久够才开口说道:“嗯,人族当立三皇五帝镇压人族气运当可让人族气运不衰,从而永保天地主角之位。而你正是人族五帝中的最后一位,需使人族气运圆满方可成功证道。”
从多宝道人这里得到了指导以后大禹便返回了都城中,更是苦思许久。但是,仍然没有一个让人族气运圆满的方法。
而就在此时,李源也是派出了自己的坐骑小火携带部分首山之铜前来指点和帮助大禹。在李源的指导之下,大禹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大禹下令各个大洲上供当地的青铜,将这些青铜和首山之铜相融合,终于成功铸造出了九口大鼎。随后,又取天下人族之血灌注其中,并且以人族九州之名为九鼎命名。分别是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