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苦笑着点了点头:“那就劳驾老兄了,咱们赶紧出发吧。”
书中仙也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在前面带路。在路上他们又遇见了一些妖魔,而这些妖魔见到书中仙后纷纷退避开来,可见这位书中仙的法力也是极高的。
因为锁妖塔里可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锁妖塔里一向是弱肉强食。你吃我,我吃你。而书中仙能生存至今,所到之处群妖避让,显然是实力很强。
最终,书中仙在打发了路旁最后一个沉思鬼后,一行三人终于来到了化妖池。
书中仙边走边和李源说道:“此塔是以金刚白玉石所建,塔内外满是高僧、法师的禁咒,故只能入,不能出。
说完,书中仙摇了摇头又叹道:“而就连锁妖塔底部,也以十一支巨剑排成阵势,封住了地气。又为了防止我们破坏阵法,造塔者便在巨剑所立之地注满化妖水,形成化妖水池。”
李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好奇的问道:“老兄所说的化妖水究竟是什么东西?”
书中仙听了以后沉默了片刻才说道:“只要妖类沾到一滴化妖水便会化去半身功力,更不要说整个身体潜下去。但是,只要我们别去动那剑阵的脑筋,化妖池里的水也不会威胁到我们。”
李源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而越往前走,路面越是开阔,壑然开朗。
在这条路的尽头是一间高大宽阔的巨大殿堂,平整的地面光鉴映人。中央正是一池明亮的清水,像是一个清晰无比的镜子一般。
而巨池内还耸立着好多根高大的巨柱,倒影落在水中也更增气势。在雕刻繁丽的石柱列之中,最中央的剑柱上,灵儿妹妹赫然便在那里。
李源赶紧跑到前边,这才发现灵儿妹妹正被一根金色的布满符文的金色锁链。
剑柱中央,被金链捆住的灵儿妹妹美目轻闭。神色略显憔悴,美丽的脸庞也不复往日,一头流水般的长发垂散而下。
“我xxxx,他大爷的。”
灵儿妹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看得李源就是一阵心疼。要不是知道自己多半干不过独孤剑圣,他的都恨不得把那糟老头暴打一顿给灵儿妹妹出个气。
当走进以后,李源这才吃了一惊。灵儿妹妹的脸庞还是他记忆中的那般模样,而她的下半身此时却是一条蛇尾。
人身蛇尾,正是女娲后裔的真身。
尽管早就有准备,但是当自己亲眼所见,李源才真的有些佩服许仙了。
李源伸出手轻抚灵儿妹妹的小脑袋,灵儿这才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李源后虚弱绝望的脸上突然露出惊喜的神色。然后突然她的眼神变得黯然,轻声唤道:“李源哥哥!”
看到灵儿妹妹这般憔悴,李源心里就像突然被针扎了一般的心疼。抚摸着灵儿妹妹的脸庞宠溺道:“灵儿别怕,哥哥来了,没人可以伤害你。”
“嗯嗯。”
灵儿妹妹身子有些发抖,然后突然说道:“李源哥哥,我这个样子,是不是很丑?”
说着,她摆动了一下下半身的蛇尾,俏脸上满是厌恶,似乎想要把这条蛇尾去掉,却又摆脱不得。
看着身子发抖的灵儿妹妹一脸委屈,李源更是心疼不已。嘴上却说道:“乖,别怕,你是女娲后裔,你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等你能够控制体内的力量,就能变回来了。”
灵儿妹妹突然惊喜的问道:“李源哥哥,你说的是真的么?”
李源摸了摸灵儿妹妹的小脑袋笑道:“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如此说着,李源的心里却暗骂不已。灵儿妹妹进入锁妖塔已经有些时日了,受这里的妖气侵袭,体内女娲血脉的力量已经开始觉醒。
而女娲血脉觉醒,灵儿妹妹的实力也变强了很多。剑圣那老头为了能把赵灵儿困在这里,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削弱了赵灵儿体内的力量,所以灵儿妹妹看上去才十分憔悴。
不过李源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把目光放在了灵儿妹妹身上的金色符文锁链上,看来就是这个东西了。
说着,李源赶紧说道:“老兄,赶紧过来一下。”
书中仙和姜婉儿来到了李源身边,李源赶紧介绍道:“这位老兄就是书中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号称参遍天地人三界无数经文,无所不知,不信你可以问他。”
灵儿妹妹赶紧看向书中仙,书中仙点头笑道:“小友说的不错。”
说着,书中仙又赞叹着道:“没想到竟是女娲后裔,老夫竟能见到女娲后裔,真是甚幸,甚幸。”
赵灵儿有些不解地问道:“什么是女娲后裔?我怎么会是女娲后裔呢?”
李源笑道:“你的母亲巫后便是女娲的血脉后裔,所以你也继承了女娲的血脉。”
说完,李源又看向书中仙道:“我只知道一点点,剩下的麻烦老兄给讲解一下吧。”
书中仙点了点头:“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开讲了。”
“相传,最初,天地处于一片混沌,盘古生于其间。盘古身体不断扩张,从而开天辟地,清气上升,浊气下沉。”
“后盘古身体崩解,化为盘古大陆,精、气、神化成三皇。正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和人皇女娲。”
“盘古体内灵力分解为水、火、雷、风、土五灵散于天地之间。”
书中仙顿了顿又道:“三皇以大地五灵聚五大灵珠使天不远离地,盘古之心连接天地,由清浊交汇,及伏羲倾大半灵力而于天界生神树,成为天界生命之源。伏羲以神树之果造神,亦有天地灵力自行汇聚而形成的神,神族居于天界。”
书中仙道:“刚才我所说的这个就是神界了。”
“而后神农以土石草木造兽又尝百草。女娲用血玉和杨柳枝条混合土水造人。人、兽两族都于盘古大陆的阳面上共居,而大陆阴面的鬼界则为各族生灵轮回中转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