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考试,都是林正方陪着,提前两天到了县里,在考场附近的一家客栈租上一间客房,吃食也是这家店为考生专门推出的“套餐”,来回也是租的骡车,这些费用虽然不少,可是林家咬咬牙还能负担得起,真正昂贵的事每次考试的“保证金”和考前热身题。
考秀才需要已经考得秀才功名的廩膳生作保,这儿需要一笔约定俗成的感谢费,考前的题也是书院里特意组织大家参与的,好比如今高考的一模、二模,这些题源以及考后的点评,都是高价难求,再加上读书人之间还需要的一些聚会,这些费用才是穷人家求学路上的拦路虎。
林守礼第一次考秀才没有过,就把家里的底子掏完了,可林家肯定舍不得眼下就弃考,林正方是咬着牙卖了10亩地,支持他考了第二年,还是没中。接下来这一年,又卖了10亩地,仍然没中,可廖氏老蚌生珠,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林守平和林守安,家里的嚼用已经开始紧吧,地,不能再卖了,可考,也不能放弃怎么继续?
林家人正左右为难时,媒婆喜滋滋地上了门。
林守礼已经过了十八岁,婚事还没有着落,父子两人都是不同意找村姑,正好镇上的张家自己的儿子读书不成,就想女儿嫁给读书人,好在他们女儿确实是花了力气培养的,已经入仕的人家看不上张家,可需要钱的读书人,是张家人最好的选择。
张家人拿出他们的精明,千挑万选看中了潜力股林守礼,林守礼见张氏确实容貌秀美,性情温柔,关键是嫁妆丰厚,张家也明确表示支持他考下去,愿意在县里买房子,林守礼同意这门婚事,还提出方子不能由岳家买,现在赁着住就好。
张家人更是觉得这个女婿会做人。
林正方虽然心里不愿意,可架不住儿子乐意,还一心想考,一咬牙同意了这门婚事,至于大儿子在城里居住,用亲家的钱,只当眼不见心不烦。
但就在林守礼婚后的第二次考试,他就考上了秀才,林正方不知是自己多心,还是老大确实是无心之举,总感觉他感激岳父比自家更多。
当上秀才的林守礼虽然坐馆有收入,可他已经说了,他要继续考举人,张家也会继续支持,林老二与林老三读书都没有天赋,林正方觉得光大门楣的事情只有靠大儿子,所以开始把家里的产出一点一点往县里送。
已经十五岁可以说亲的林守义看到自家的好东西,都送给了大哥,不能的不满和偷奸耍滑慢慢呈现出来,到了十七岁还没有说上一门满意的亲----林老头以耕读人家自居,儿子也是识字的,要是娶个有见识的儿媳妇,孙子辈出些好苗子,林家就更能兴旺发达;可惜家风好的,看不上不踏实的林守义,看上林守义的居心不良,林家既拿不出高额彩礼又要避免,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是想和林秀才套上关系,林守义的婚事就真的耽搁下来。
偏偏他还不是潜力股,快十九了,别人都当爹了,林守义还没有说上亲,村里人没私下笑话他。
接着,林家就发生了震惊十里八村的事。
最老实本分的老三林守仁,把应该送给林老大的银子拿去买了一个如花似玉、娇滴滴的小娘子,林家老两口被气坏了,但最让人发愁的是,林守义的婚事怎么办?
林老头现在不敢在读书人家里寻摸姑娘,只好在乡下姑娘里看,可好姑娘也被人给先定了,人家也不愿意嫁进这样的人家,买媳妇的人家,怎么会是好人家?
最后还是廖氏认识的一个老姐妹牵线,把村子里一户人家的姑娘介绍过来,大家论一论关系,那家早死了好几年的童养媳,居然是廖氏的远房表姐。因为当年廖氏老家发生灾祸,全家出逃,廖氏被卖到大户人家也是为了换口饭吃,其他人都走散了。
廖氏的表姐死得有些早,家里穷,女儿从小就在地里做活,女红厨艺持家是一项也拿不出手,还没有嫁妆,娘家要的聘礼还不低,所以也算是过了16岁没有定亲的大姑娘了。
林家老两口一商量,这姑娘能干活,以后和娘家也没有牵扯,林守义的婚事也确实不好再挑选了,就这么同意了。
林守义对这门亲事虽然不是很抵触,但肯定也不热衷,好在杨氏任劳任怨特别听话,两人也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杨氏刚嫁过来时,屋里的活接跟着这个表姨母兼婆婆大人学了些,可那个买回来的孙氏更是戳廖氏的眼睛,廖氏几乎把屋里的活都派给了孙氏,结果杨氏到现在还是饭会烧糊,衣服洗不干净,被子缝起歪歪扭扭的寒碜样。
当年在娘家,还是干粗活的好手,可嫁过来怀上第一个娃后,林守义顾惜她的肚子,与老爷子杠了好久,慢慢的,后面几个娃一生出来,杨氏的懒劲也跟林守义差不多,要么不做,要么差劲得让人受不了。
下面的娃有样学样,林家二房的臭名声也不算什么秘密。
林锦茵确定自己传过来时,那真是想死的心都有,想想女主后面的开挂,那真是跟着她有肉吃,被她厌弃则可能领盒饭,唉,老老实实该造二房人做起。
林锦茵听到渣爹以挣钱就是养大房为借口,拒绝奋斗,就先找借口让老娘去哄两个弟弟睡觉,而她想和渣爹聊聊。
林守义有些惊奇:“闺女还想和爹聊天,行,聊什么?”
林锦茵笑笑:“谢谢爹关心我,还特意给我买肉啊”,只要第一声喊出了口,后面的话也顺畅多了,“爹也不容易,还想着给我带肉,爹没想过哥哥弟弟以后吗?”
林守义没成想这个只知道吃和要漂亮衣服的女儿,居然会问这样的问题,摸摸下巴:“以后,以后读书呗。你爷供他大孙子读书,难道就不管我们二房这几个小子?”
林锦茵摸不准林守义究竟想没想,但是二房的决策者是林守义,必须说动他,才能让二房真正改变起来,干脆就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二哥也是县里私塾读书,爹觉得二哥是读书人吗?爷爷还愿意供二哥读多久呢二哥已经十三岁了,转眼就要说亲,爹觉得你的长媳是个什么样的人?二哥成亲的拍聘礼就算公中出,我们二房自己怎么添?特别是,成亲的屋子用哪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