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上午,林守义就回来了,满脸的兴奋:“我们这糕好,有人问我这白糕是不是大米做的,我也不隐瞒。哼,等他用大米做出酸溜溜的味道,才知道我林家的米糕仅此一家。”
说完,把自己身上的荷包解下来,递给廖氏:“娘,你数数,我今天上午的卖的钱。”
杨氏急得在后面直拽林老二衣襟,林守义根本不理她,廖氏只觉得这儿子立起来了,嘴巴还不利索的林正方也露出笑容,廖氏当着全家人的面,把所有的铜板数了两遍,和早上取走的米糕数量一样,一百二十块糕卖了一百二十文钱。
林守义继续道:“我今天观察了,今天不是赶集,人还不是很多,明天我多背些,去县里再试一试。”
转过头来:“闺女,你试了新口味没有?”
林锦茵原还有些不理睬他,可全家人都带着期望看着她,只好答话道:“今天下午就先试一试。”
林守义立即夸道:“我闺女最聪明,最能干。”夸人的话是既不重样,也不吝啬,直把林锦茵夸得是天上玄女下凡来,不,是仙女也不及,见女儿被夸乐了,林守义才收了话头。
到午饭前,林守平才回来,他因为是在村里卖,大家接受度不高,按照林锦茵建议的法子,切开一块请大家免费试吃,好在十里八村有个熟脸,家里条件好的,尝了后觉得确实酸酸甜甜,适合老人小孩,就买了回去。但每个村都试吃了一块,结果他早上取了八十块,只收了七十二文钱。
林锦茵看到林守平有些受打击的样子,建议到:“不是我们糕不好,是因为村里人没有多的余钱。我们还是应该到府城里去卖。”
可家里人却认为应该是先去县里,去府城毕竟要坐牛车,还是等再县城打开销路,再往府城卖。
家里人的谨慎,林锦茵自然理解,不好再多说什么。
午饭时,三房的饭食端回房里吃的,林锦茵注意到孙氏没有告诉大家,林锦芷恢复神智了,是有什么不对吗?
下午的时候,林锦茵抓了几把黄豆,先用铁锅炒香了,舂碎了,再倒进石磨上碾细,筛一次,再碾,再筛,如此重复了几次,把碾成细末的黄豆面混进米浆里,这次蒸出来的米糕,比之前的米糕更多了香甜。
接着,林锦茵又把昨晚就泡上的红豆磨成了细粉,烧水煮溶了,又放几块红糖搅拌融化,待成了糊糊,凉了凉,取过一张洗干净的芭蕉叶,卷成一个倒着的圆锥形漏斗,把这糊糊倒进上面的大口子,下面圆锥口子出来的红色黏稠液体,就在白白的米糕上画出一个个表情各异的脸。
林家人张着嘴,像看林锦茵变魔法似的,在诱人的米糕上,变出或喜或愁,或忧或怒的表情脸,林守义高兴道:“我闺女随我,聪明!就算那些人知道是用米糕做的,可做不出我家的香甜味,更别说这样的脸,就凭着我家这独一份,我们林家,就能过起来!”
廖氏手哆嗦了几下,指着一块笑脸:“二丫头,那碟子装上这笑脸,送到屋子里给你爷爷尝尝,我们家,有盼头!”
林正永虽然醒来后,一直听老婆子讲家里的安排,可总看不到三儿子道跟前来,想到他那木讷的性子,就猜到他出了事,心里一直纠结着。就是说老二、老四出去卖什么米糕,都让他以为是老婆子骗自己安心,可眼前端进来的这块糕,那笑眯眯,弯成月牙的眼睛,高高翘起的嘴角真让人开心,老婆子掰了一小块,塞进他嘴里,也不用嚼,慢慢含着就化开了,一嘴的香甜味,甜得他的眼泪都忍不住留下来了。
廖氏着了急:“老头子,你可别太高兴了!咱们儿子、孙女、孙子都是能干的,能顶事,咱们家肯定能过这个坎!”
林正永现在不能清清楚楚说话,只能咦咦哇哇发声,毕竟是几十年夫妻,廖氏猜到老头子想说什么,给他说:“老三是受了些伤,可是大夫说了,可以恢复。你也要放宽心养病。”
接着家里人又给这两款米糕取名字和定价格,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加黄豆面的叫“香糕”,一块两文;另一种就叫表情糕,一块五文。
打发老五去他二叔家接了蒸笼回来,老二和老四垒一个临时灶,明天一早,两边一起开始蒸糕。
原来还想着安排老五继续砍猪草,林锦茵却算了一笔经济账,考虑到他们家只能一人背一箱子,所以林老五哪怕是卖最便宜的卖糕,所得也有纯利几十文,一个月就是上千文,不到三个月,收益就超过了养猪。
当然,因为考虑到冬天、夏天、下暴雨等各种天气因素,不能说卖一年糕就胜过养四头猪,但肯定比养猪还厉害,家里现在还得大家攒钱买地,所以砍猪草的活,立即就落到杨氏身上。
林锦茵表示,她要去县城看看,才能知道下一个口味怎么做。这个理由太有力了,就连一向贪玩的林三郎和林四郎都支持姐姐进城,保证兄弟俩动手砍猪草,廖氏只好把家里的活重新安排。
几兄弟晚上先磨好米浆再睡觉,早上廖氏带着杨氏蒸糕,林锦茵和孙氏就负责画表情,林老二领着两个兄弟各背一筐,林锦茵也自觉要求背了一小筐,去县城里卖糕。
虽然从家里出来时,月亮还没有落下,可暮春的太阳一跳出来,就热情洋溢,几人商量好,分开吆喝,林锦茵主攻那些带着孩子的主妇,人家看她虽然是个黑乎乎的乡下丫头,可笑得甜,还推荐惹人怜的“表情糕”,大人小孩各自选了一块,很快就全部卖完了。
林锦茵在县里观察了一阵,又听大家议论,对自家米糕的定位,有了更好的定位。
在约定的地方等着几个长辈,提醒老爹给三叔买了“十副”药,一行人就回去了。
林锦很快提出了她的新决定,明天去府城买米糕,价格翻一倍。
林守义对女儿的提议是百分百赞成,家里就数他跑府城多,他把府城与县城有钱人花钱的情况大致说了说,说得一家人真是干劲十足,好像自己离买地又进了一步。
一家人商量后,待第二天天明时,一家人收拾出发时,孙氏低着头喊了林锦茵,低声道:“茵丫头,你大姐姐如今好了,她也想去府城,你看……”
林锦茵立即明白,女主是寻到灵芝了吧!那肯定得去府城啊,不然怎么变现啊?
立刻答道:“三婶,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大姐姐的。我爹说了,我们今早在村头坐张大爷家牛车,你叫大姐姐快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