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然始终保持着面带微笑的模样,可走在傍晚的小路上,形单影只在自己出生的城市里,却已经没有朋友在这里,终归显得萧索了些。
8年的离开,对于虚岁20、周岁19的周然来说,也是一半的人生了。
晃荡进校园后,周然正看着一对对返校重聚的情侣们你侬我侬,电话突然响起来。
她从兜里掏出自己那款2年前买的韩国产手机,这家伙有时铃声响有时不响,今天难得正常。
接起电话,是爷爷的来电。
“然然在哪里呢?”语调虽然一板一眼的,却透着浓浓的关心。周然心情突然又好了起来。
“在B大校园里转悠呢,人挺多,校园挺大,晚上挺凉快。”又是开朗的周然。
“那就好。”
爷孙俩闲话了几句,爷爷便转口突然正经道:“你还记得爷爷跟你提到过的三个任务吧?”
“……记得,避凶师有三个任务一个传承。我一生必须完成三个帮别人避凶的任务,临死前也必须将我的能力传给一个子孙。”这是避凶师一代代传承至今都必须遵循的事项,爷爷在这8年里反复交代,她牢记在心,也始终惦记着这三个任务。
只有完成了才会觉得略微放松吧。
从小,她就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可为了不断传承,她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周然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尽快将这三个任务完成,就如渴望放下包袱的旅人。
“爷爷有一个几十年不联系的朋友,是一位‘趋吉师’。”易学传承本囊括极广博,堪舆,占卜,观星、遁甲……随着时光推移,传承过程中,逐渐细分,周家便是一个主体分支,专职避凶一项,相对的另一个主体分支,则是趋吉。
两个分支早在几百年前还属同宗,后随着朝野变更,改革开放,慢慢从宗门传承变成了家门传承。
周家不知道避凶一派在世上可还有其他传承,周然的爷爷活到这个岁数却从未闻其他避凶师的只言片语消息,倒是早年有一位趋吉师朋友,而这位朋友现如今便生活在台湾,将自己的传承当做事业,风光无两,非常有名。
“前阵子他帮一位阔少爷卜算,测出这阔少两年内将有血光之灾,轻则残疾,重则丧命。”
趋吉师和避凶师虽然都可做到占卜和简单的趋吉避凶,但是到深入和专业的层面,差距却极大。
世间一切瞬息万变,易学之术博大精深。
趋吉师无法将占卜测算灾难,细致到每天的灾难和灾难的大致状况,所以周然爷爷的朋友并不敢接单保障那位阔少的安全。
偏偏这又是金额极大的一单生意,这位朋友便想到了周然的爷爷。
周然爷爷早就完成了3个任务,也将自己的本领教会了周然,现如今更想颐养天年,便干脆替周然接下了这个生意。
“正巧这位阔少爷也是B大的学生,大你一届。你保他两年安全,不残不死即可。”爷爷简单的将情况介绍给周然,听他的语气,这个任务似乎不难。好似周然在B大念念书,顺手就可以拿下了。
周然还来不及询问下这个阔少的一些情况,或者考虑下这个任务的难度,衡量下自己现在的水平能不能完成的了,爷爷已然直接问她:
“你在哪个宿舍?”
周然一脑袋问号,什么?
怎么突然就转到她住哪个宿舍这个话题上了?
是她错过了爷爷什么话,还是爷爷思维太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