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最高兴的是小朋友们。一年之间只有几个节日和来亲戚才能吃上白面饼、摊鸡蛋、煎腊肉片。过年,小朋友们终于可以放开肚子吃几顿炖肉;就着肉片、粉条、炸豆腐炖的大锅菜吃白馒头、带枣的年糕,三十晚上、初一早晨还能吃一个肉丸儿的饺子。男孩子过年还有一件高兴事儿是放爆竹,女孩的高兴事儿则是和伙伴儿们比谁的新花衣好看。
辫子每年买八挂五十头爆竹。三十傍黑“请家亲”在祖坟放一挂,回来在家门口放一挂,三十晚上捞饺子放一挂,初一起五更放一挂,捞饺子再放一挂,初五早晨放一挂,初六晚上“送家亲”放一挂,剩下的一挂留给驹儿零放。驹儿从去年就缠着爹多买两挂,三山给大壮买了五挂零放的爆竹,慕白更是有十多挂零放的爆竹,自己有三挂零放的爆竹不算奢侈。再说,小伙伴儿中最少的也有两挂零放的爆竹,凭什么只有自己是一挂?可爹说:比这干啥?爆竹有什么好放的?听五十次响声五毛钱就没了,闹不好还会崩到手。还好,大长有两挂零放的爆竹自己不怎么放,每天拆下十几个给驹儿,大长只站在一旁听响声。
驹儿为自己零放的爆竹最少感到委屈,更觉得在伙伴儿中矮人一截。他不跟慕白比,知道自己没法儿跟人家比;也不跟大壮比,知道大壮爹“疼”儿子。可球儿、三乐、牛壮、大牛等都有三挂零放的爆竹。大家凑到一起口袋里都装着十几个爆竹,你放一个,他放一个,能放到初十。若不是大长每天将十几个爆竹塞到自己口袋里,初四五就没得放了,人家“噼啪、噼啪”放,自己只有看着的份儿,多栽面!为了让爹多买两挂爆竹,驹儿哭过、闹过,可他的“抗议”不奏效。
辫子一挂爆竹也不多给驹儿买自然有省钱的因素,一块钱可以打二斤煤油点半年,也可以称七八斤盐吃四五个月。辫子、红绳两口子不像三山那样“惯”孩子,在他俩看来,孩子“惯”什么毛病有什么毛病,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没用的钱一分不花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没大人在跟前,孩子放爆竹不安全。将一挂爆竹拆开装兜里,一群孩子凑到一起每人拿根燃着的香,你点一个扔过去,他点一个抛过来。棉袄棉裤被崩开花的事儿不稀奇,崩着手,甚至崩瞎一只眼睛的事儿每年都有发生。所以,任凭驹儿怎么闹,辫子只给他买一挂零放的爆竹,即便这一挂,辫子还要反复叮嘱驹儿将爆竹搁地上放。
辫子每年都是按计划买爆竹。依据岗儿村一带的年俗,需要放几挂爆竹就买几挂——
岗儿村一带有过年“请家亲”的习俗,“请家亲”又称“燎星”,是过年祭祖的一种方式。岗儿村一带没有设祖宗牌位的习俗,只在每年写对联时给一条红纸写上“某氏门中三代宗亲之位”,三十下午用黄裱纸折成起脊房侧面状图形,将红纸条贴在正中央,两根高粱穗杆儿插进黄裱纸图形两侧靠在墙上,便成为临时祖宗牌位。
红纸条上的“某”代表的是姓,这家的男主人姓什么就写什么。比如辫子姓马,红纸条上就写“马氏门中三代宗亲之位”,意思是牌位供奉着辫子爹、爷爷、老爷爷三代宗亲。
三十傍晚,辫子带上驹儿去祖坟,将过世的三代宗亲魂灵请回家同子孙们一起过团圆年,岗儿村一带人们称这一仪式为“请家亲”。魂灵只能在夜晚行走,所以,‘请家亲’一定要算好路程,从家走到祖坟正好太阳落山。请祖宗魂灵回家过年要有一定仪式,出门时带上谷子秸秆、一盏灯笼、一挂爆竹、一叠纸钱及火柴。到了祖坟先将纸钱点燃,辫子一遍一遍念叨:“爹娘、爷爷奶奶、老爷老奶奶回家过年。”接着手握点燃的谷子秸秆分别绕爹娘、爷爷奶奶、老爷老奶奶的坟头一圈。人类从火中走向文明,所以,中国古代的祭祀几乎都离不开火,“请家亲”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祖宗方式自然要有火。又由于“请家亲”是在太阳落山,繁星闪烁时进行,仪式中还有用燃烧的谷子秸秆绕祖坟转的项目,所以又叫“燎星”。随着“噼啪、噼啪”爆竹声响起,“请家亲”仪式进入高潮。
辫子将灯笼点上交给驹儿照亮,爷儿俩回家。一路走,辫子一路念叨:“爹娘、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回家过年。”红绳早在家门口堆上一抱芝麻秸秆,辫子回到家门口将芝麻秸秆点燃,然后放一挂爆竹,随后来到祖宗牌位前磕三个头。至此,“请家亲”仪式全部结束。
在祖坟用燃烧的谷子秸秆请祖宗魂灵回家,在门口燃芝麻秸秆迎接祖宗魂灵回家都有讲究。谷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粮食的总称为“谷物”。而芝麻是压榨香油的原料,芝麻秸秆是最干净、具有香气的燃料。所以,用这两种作物秸秆做燃料“请家亲”,代表着晚辈对祖宗的崇敬之情,一定要燃放整挂的爆竹也是这个含义。
祖宗魂灵请回家,红绳开始烧水准备煮饺子,驹儿将一挂爆竹挑在麻秸杆上等着,辫子下完饺子过来点燃爆竹。驹儿看着爆竹炸开的火花,听着“噼啪、噼啪”的声响,脸上绽放出比爆竹火花更灿烂的花朵。小妹躲在哥哥身后,探出头注视着爆竹的绚烂火花,两根食指塞进左右耳孔,那副既想欣赏景致,又怕声声脆响将耳膜穿透的滑稽相着实可爱!
红绳烧水的档口,辫子已经给祖宗,新请回的灶王爷,天地点上香烛,饺子煮好,要先给以上神灵上贡,这一切做完才可以捞饺子。吃完饺子,辫子去诸葛耀哪儿听书;二妮娘、大长娘来找红绳唠嗑儿、熬岁;驹儿带上小妹叫上二妮,一同去慕白家玩儿。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起五更的习俗,岗儿村一带也不例外。中国人自古崇尚勤劳,认为只有勤劳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而早晨又是这一天的开始,初一早起,象征着一年早起。一年早起辛勤劳作,就能丰衣足食。所以,大年初一人们都比赛早起,便有了起五更的习俗。怎样让街坊邻居知道自家起来了呢?放一挂爆竹告诉大家。所以,初一起床燃放一挂爆竹成为过年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