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率三万关宁军远戍云南!这个消息在朝中掀起一阵波澜。
强大的关宁军,崇祯皇帝倚之为干城的吴家,忽然有了这样的命运转折!
朝廷的重大军事部署,无人敢置喙。但是私下里很多人感慨:一年时间,大明朝局的变化,就像天翻地覆一样。
朱慈烺在太子府,每日了解朝臣和市井的舆论动态,这日看罢最新汇报,对孙传庭说:“孤决定办一份报纸。就叫《京师日报》。”
其他戎机大臣正在一边审阅奏章文档,并不参与讨论。
孙传庭努力思考了一下,想理解太子的意图,随后开口问道:“殿下,这‘报纸’与邸报的区别在哪里?”
“邸报只是刊登朝臣奏章和朝廷敕令,内容过于单一而且难懂,与百姓距离太远。孤要办的报纸,不仅刊登这些内容,而且用白话的形式,刊登京城新鲜事,不仅有朝廷政令,也有士林动态、百姓民生、诗词曲赋、人间百态。组织招揽若干读书人,充当‘记者’,每日外出打探采风,写成文章,经过总编审核,立即用活字排版,印刷发行。”朱慈烺侃侃而谈。
孙传庭立即提笔记录,并且点头以示理解,同时等待朱慈烺进一步阐发。
朱慈烺饮了一口茶,继续说:“京城茶馆酒楼里,不少掌柜聘请读书人朗读并解释邸报,以吸引客人。说明百姓还是很需要一份权威的消息来源的,这个来源,应该在孤的手里。”
孙传庭问:“殿下,这个差事,由谁来做比较好?”
朱慈烺想了一会儿,说:“在孤心中,比较合适的人,是冯梦龙和李渔。可惜,冯梦龙太老了,而李渔年轻又远在浙江。孤觉得,现在可以让咱们府内一个雪藏的大才来负责,把架子搭起来,按照孤的设想,训练人手,组建队伍。其他人才,慢慢招揽。”
孙传庭听了“冯梦龙”“李渔”这两个名字,不禁一愣,因为这些年征战劳苦,不怎么看戏曲,对这些人不了解,只好随后写下名字;听到后面“府内雪藏的大才”,又是一愣,瞬即明白,笑道:
“殿下英明。周延儒被起用以来,除了跑了一趟山海关(详情见267、268章),还不曾大显身手,只是隐身戎机处书吏之中,却也平静勤谨。如今殿下为他安排这个差使,倒也是让他一展所长。”
朱慈烺微微一笑:“他做过首辅的人,在这样的位置上,还能坦然当差,事儿办得井井有条,真不容易。”
孙传庭听了,换了严肃的表情,拱手道:“启禀殿下,他虽然曾经位极人臣,但是毕竟犯下欺君大罪,差一点就被皇上赐死。幸而得到殿下大手垂援,乃是他的三生幸事,此身应该毫无保留全然为殿下所用,才称得上一个‘人’字。戎机处书吏,虽然只在值庐候令当差、抄写归档,却也是在太子近侧,荣宠至极,他理当珍惜用命才是。”
朱慈烺点点头,笑着说:“孤暂时让他先做这件事,其实他还有更好的去处,那就是孤正在筹办的行政学院。他历经世事,洞察官场,那些官吏的真伪情弊,他什么不知道?届时可以让他当个教授,编写教材,培训官吏,甚至可以制定并完善制度,以便澄清吏治,打造高效的行政体系。”
孙传庭随手记下主要内容,说:“微臣已经数次听过殿下谈论此事,细想起来,深有道理。今后朝廷所用之官,必须都了解太子新政,方可就任。否则必然对太子新政不利。”
朱慈烺沉吟起来,好一会儿才说:“今后主政一方的人,不能不懂钱谷、农桑、水利、市场等等知识,如今府县官员把庶务交给胥吏的做法,必须彻底扭转。一切官员胥吏,都要经过培训,方可就职!——暂时不细论,先叫周延儒进来,孤要去亲自交代开坊办报的差事。”
周延儒进入戎机处,向往常一样,恭谨施礼,从容不迫,面面俱到。
朱慈烺亲口向他交代了办报纸的差事,周延儒很愉快地接受了,并且重重叩首拜谢太子信任,眼角沁出了泪珠。朱慈烺温声抚慰说:“起来吧,这份差事对你来说,其实是大材小用了。但是孤只能慢慢用你,做到人尽其才。”
周延儒道谢起身,擦去眼角浊泪,说:“罪臣微末之才,殿下把如此重大的差事交给了罪臣,真是昊天罔极之恩!罪臣如何当得起‘大材小用’四个字?万望殿下收回。”
朱慈烺微笑道:“看来你明白了孤要干什么了。说说看,不要再自称‘罪臣’,‘臣’即可。”
孙传庭顿时提起精神,另一边一起处理文档的戎机大臣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周延儒的回答。
“谢殿下!”周延儒正正衣冠,躬身说:“微臣以为,殿下创办报纸的设想,真是天才之想。因为殿下摄政,扭转了大明颓势,保住了江山社稷,再造之功,书史以来,未之有也。而且,殿下爱民如子,鸿恩浩荡,普天之下,无不雨露同沾……”
几个戎机大臣默默听着,心中无不冷笑:“马屁功夫果然了得,但是太子可不像皇帝!”
只见周延儒继续侃侃而谈:“……但是,天下士子,平民百姓,未必知道殿下之仁心盛德,甚至有那居心叵测之人,散布谣言,惑人视听,殿下又何以自明?如今有了这样的报纸,以白话为主,刊行天下,就可以将太子仁义爱民之心,惠及万方之政,直达百姓眼前!如此天长日久,必能使天下归心!”
说到这里,众人都被惊住了。
“从今往后,政令再无壅蔽之弊。而殿下与百官,都能得知百姓心声;为政得失,亦可知晓。上下通达,国家必然臻于郅治。是以,《京师日报》可谓太子之喉舌、国家之耳目。”
经过周延儒这么一说,众位戎机大臣才意识到太子创立这份报纸,用意至深至重;而执掌这份报纸,也是特别重要的差事!
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蒋德璟开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