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被崇祯说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缄口不言。
崇祯笑道:“老货,跟你明说了吧,太子立下如此大功,却不可封赏;别人能封为王公侯伯,他已经身为太子,还能封为什么?——可谓‘功高不赏’。更何况,他还手握数十万重兵!换朕在他那个位置上,未必还能忍耐得住。”
王承恩听得惊心动魄,不敢接话。
“其实,他手上的人马,就是交给朕,朕也养活不了!”
王承恩觉得,这话真是大实话,于是说:“皇爷何等圣明!”
“所以,他和戎机处的这些文字,朕都准了!从今往后,太子与戎机处掌握军国大政的规矩,就稳定下来吧!至于内阁,以后只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吧!未来制度如何演化,由太子定吧!”
朱慈烺的《太子陈情表》,与戎机处的《明定时局诏》一齐颁布,朝廷震动。
文臣议论纷纷,然而最后都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魏藻德、陈演、光时亨三人聚饮时,得知了这两份重要的文字,一时陷入了沉默。陈演沉吟好一会儿,喃喃地说:“他就甘心被儿子架空,当个傀儡吗?”
魏藻德冷笑道:“兵马钱谷,全在东宫手里,他不接受,又能如何?与东宫翻脸?”
光时亨脸色灰暗,叹道:“现在谁只要开口质疑太子摄政之事,就要被砍头抄家,如此钳制百官之口,这朝官其实做不得,光某想归隐故山了!”
“羽圣,不可意气用事。”魏藻德说:“大明中兴之势渐成,吾等虽然不是东宫一党,然而毕竟还是朝廷重臣,只要没有大过,他们也奈何不得,总不能无罪加诛吧?吾以为,韬光养晦,静观其变,乃是万全之计!”
陈演点头:“韬光养晦,静观其变吧!”
光时亨独自饮了一杯酒,说:“现在太子府是门庭若市,朝臣纷纷依附!市井之中,人人对其崇敬如神!什么世道?”
陈演慢条斯理地说:“君子因时而变,见机行事。我是没有了功名之心,尔等尚需进取。必要之时,也该顺应时势,上表颂圣;必要时,上门拜谒!”
魏藻德、光时亨顿时陷入沉思。
第二天早朝,大臣纷纷上表称颂“太子至孝纯仁,身负大功而不居”,对《明定国事诏》也是赞同:“勘定国是,定分止争,为天下垂则立范。”
朱慈烺表情淡然,举止端凝,一副少年老成、胸有成竹的模样。
魏藻德明确表态赞同,一反以前对太子府、戎机处冷淡敷衍的态度,令朝臣颇感意外;而光时亨对太子和戎机处大加颂扬,更是掀起一阵小声议论:“太子之势,何等强盛,无人敢不依附啊!”
有人甚至不恭地想:“这种场景,唯有当年魏忠贤擅权之时,满朝阉党,才是这般模样。”
太子则云淡风轻,似乎这一切理所当然。
早朝快要结束时,魏藻德忽然代表内阁提出一项建议:太子既然已经收服李闯,重创建奴,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中兴局面,应该考虑大婚了。
群臣还不敢附和,崇祯却十分赞同:“此时局势大缓,天下渐安,太子确实可以预筹大婚,以便传宗承嗣——此乃宗庙大事。”
朱慈烺深深望了魏藻德一眼,才应答崇祯的话:“献贼未定,辽东未平,此事容议。”
崇祯心中大不以为然,但是朱慈烺说得冠冕堂皇,而且似乎有其打算,不好多说,只是叮嘱一声:“务必放在心上。朕也要与你母后、张老娘娘商议。”
————————————
………………………………
全章2800字,放出1200字;
余下情节,还有近1600字!
起点拒签,不愿太监,不甘埋没
所以开了订阅号。
恭请各位读者朋友移驾个人订阅号。
可以在V信中搜索“汉苑秋风”或者“ZAN201999”,关注阅读,随心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