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依旧明亮,照向逝和,杨晓承,月望三人,明亮的瓷砖地板上映出三人无数的影子。这些影子相互叠在一起,重合的地方较为暗些,但仍被另一束灯光照得不那么阴暗。随着三人的行走,影子也在移动,直至灯光照不到,然后消失,接着另一束灯光出现,另一个影子显现,就这样交替,兴衰。
路上,三人并未做过多的交谈,这让逝和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逝和知道,月望一定是有着自己的一盘打算的。而杨晓承却仿佛是真的想凑个热闹一般,他一直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路过的店铺。有时他眼前一亮,拉着逝和和月望走进一家店铺,逛上一圈,看着一些新奇的东西,还不断的想找话题来聊天。
也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逝和一直翻看着游戏规则,似乎里面藏着他需要的宝藏一般。
“如果可以,好想给每个人都买一个礼物啊,可惜游戏规则上只让送一个,并且我也没那么多钱,给每个人都送上个好礼物。”这时,三人同在一家店铺,杨晓承看着商品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禁说道。
只让买一个吗?逝和想,我没见游戏规则上写着只能送一个啊。
带着这样的疑问,逝和再次拿出刚放回口袋不久的游戏规则。再次仔细看过一遍后,逝和确定,上面只写了礼物,而没写几个礼物。
奇怪啊,这上面怎么没写明啊?我得找机会去问一下玉叶。逝和想。
走着走着,三人来到一家书店门前。一阵诱人的书香牵引着三人走进书店。
从古至今,书籍一直有着属于它的独特魅力。即使在这一个网络电子书兴起的时代,实体书依旧在绽放着它不同于电子书的特点,吸引着广大的读者阅读实体书。
三人都曾有过喜爱读电子书的时期。但追根溯源,他们阅读实体书的时间依旧要远远大于阅读电子书的时间。这也许是因为老师,家长推荐他们读实体书,又也许是因为读实体书带给他们的感触更深一些。每个人的原因都不尽相同。
逝和跟着杨晓承走到小说分类处,停了下来。月望则到散文处拿起了一本散文集,细细品读了起来。
“逝和,你还记得我在你生日时送给了你一本小说吗?但我没想到,在我送给你之前,那本小说你已经看过了。这次,我送给你一本你没看过的,好吗?”杨晓承问逝和。
想起生日时收到的生日礼物,逝和是收到了三件生日礼物。一件是杨晓承送的小说,虽然已经看过了,但是逝和还是非常仔细地再看了一遍。还有一件是玉叶送的相框,里面的相片其实是一副拼图,图片还是玉叶让逝和自己选的,虽说图片让逝和现在感觉不太适合他,还有种充满少女心的感觉,但即使是这样,逝和依旧是很喜欢这个玉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最后一件则是鹿桔送的玻璃笔,因为怕不小心弄坏了,所以逝和一直收藏在抽屉里,没有怎么拿出来写过字。
“你不想送给其他人吗?”逝和问杨晓承。
杨晓承眼里闪过一丝犹豫,这犹豫还未来得及消失,就被逝和捕获到了。
“不了,我觉得送给你挺不错的。”最后,杨晓承说。
逝和心里闪出一丝感动。
“这次我还送你一个作者的书,你选一本吧。”
“我不太擅长做选择,你帮我选吧。我也送你一本,你选一本吧。”逝和指出几本书,说:“这几本我已经看过了,你在其它书里选吧,我先出去一下。”
逝和跑出书店。他想找到与玉叶,问她是不是只能买一件礼物。他见杨晓承还是想送给其他人的,但却忍下来说,要送给他,他可不希望杨晓承因为他而留下一点遗憾。
逝和飞快地在某某广场内穿梭着,四处搜索着玉叶的身影。
“一定要遇到啊!”逝和在心中呐喊着。
不知冲过了多少店铺,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人,也不知道现在到底到哪一层了。人依旧是那么的多,忽然有了种大海捞针的感觉。
逝和累了,他停了下来,心中有股莫名的酸楚涌现上来。一路上的过道与店铺,他大致都看了一遍。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看见熟人就会立即认出来。可他没看见玉叶,只是在书店附近看到了鹿桔而已。
逝和带着失落抄近道返回书店,无功而返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
逝和幻想着他返回时能看见玉夜。可路程已走了大半,仍未见到玉叶。
“这么大的某某广场,想找到一个人哪有这么容易呀。就算双方之间保持的联系,也有可能错过啊。更何况说,我没有联系,也没有目的地的盲目地找了。”逝和安慰自己道。
前方,书店的招牌已能看清楚了。逝和看着招牌上的字越来越大,直到近在眼前。书店的门口已经在他的面前了。逝和再次抱起希望往四周扫视了一眼,依旧没有看见玉叶的身影。
“还有两个小时,不知道能不能看见她,希望能早点吧。”逝和走进书店,很快便找到了杨晓承,他正在原地等他呢。
只见杨晓晨手中有两本一模一样的书,他正翻看着上面的那一本。
“选好了?”逝和问杨晓承。
杨晓承抬起头来,将下面的书递给逝和,说:“你看!我选了一模一样的哦。”
逝和看着手上的书,问:“这样真的好吗?你现在告诉我礼物是什么。”
“这很好啊,你要是能赢,我也会很开心的。”
逝和抬起头,看着杨晓承的笑容,暗暗说道:“我一定会找到玉叶的。”
杨晓承与逝和付完款后,用不透明的袋子装好了书,各自提上袋子,叫上月望。
月望并没有买书,他空手出来。很明显,他想买其他的,这只是在等逝和和杨晓承时的一种打发时间的娱乐而已。
三人一起,走向下一家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