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阿离就去顺济堂取药了。
顺济堂也是刚刚开门,古木做的门窗上有些许裂纹,象征着这座药堂的历史。门匾上的字也是镀金的,铿锵有力的写着顺济堂三个字。大门两侧一边是“大医精诚”另一边是“仁心仁术”。听说这还是当年皇上题写的,以前顺济堂的大夫医术高超却婉拒圣意,不肯侍奉御前,只想救天下百姓于苦难。圣上感其仁心,便写下这几个字。沈大夫一家世代从医,现在已经是顺济堂第六代了。顺济堂救人无数,医术医德均是无可厚非,这几个字也是当得起的。
阿离走进大堂里,清晨的凉意配着空气中的中药的味道,感觉像是甘露化进了身体中,让人清醒。
大堂里除了在扫地的伊先生,没有其他人。
伊先生和昨天没有任何区别,一身布衣,没有过多的表情,充分展示着自己的平淡无奇。阿离觉得自己也是好笑,只过了一晚上,他能指望这伊先生能有什么变化呢?难不成给他变个戏法?
阿离走上前去向伊先生拱手说道:“伊先生,多谢昨日相助。”
伊先生回礼答道:“阁下是来取药的吗?”
“劳烦先生了。”
伊先生走向帐台后,阿离跟了上去,伊先生问:“还未知阁下的姓名,不知是否方便告知?”
阿离这才想起来自己一直没有向先生介绍自己:“真是失礼了,昨日事发突然,未来得及介绍,在下姓荆,名渐离。”
伊先生手里翻着账本一样的东西,看着阿离,像是在品味什么。须臾间露出一丝微笑说道:“荆渐离?荆轲刺秦,渐离击筑。当真是气派的名字。”
阿离并不理解伊先生这话什么意思,不过倒也没错就是了。
伊先生开始在本子上写了一些东西,应该是在记账。修长的手指拈着毛笔,感觉一点劲儿都没有使,这笔却听话的在纸上动了起来,行云如流水。墨汁好似变成了精怪,自己变成了字躺在纸上。阿离看着竟晃了神。
“荆公子?”
阿离反应过来时,伊先生真正看着他。一双黑色眼珠像是无底深渊,让人背后一凉。
“啊,真是不好意思”阿离赶紧回过神来。
“荆公子虽正值壮年,也要适当注意休息”伊先生一边说一边称着药,不疾不徐的语气让人听了十分舒服,但阿离可不这么觉得······
广和楼的客人每天就那么几个,平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聊的久了难免会有些无聊。不过最近可有聊的了,北边在打仗,南边不太平。一个公子哥“悄悄”的和其他公子哥说,他们家有亲戚在朝廷,听说这次北边大旱,朝廷不仅派人去赈灾,还派了好多奇人异士去求雨。阿离觉得真是笑掉大牙,拿稀缺的物资去做法事求雨,不如派给百姓。不过他一介草民,自己能吃饱就不错了,这种事情也轮不到他操心。
连着几天阿离每天早上都要去取药。虽说伊先生十分古怪,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糟心的感觉,但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也熟络不少。阿离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话也多了起来。不过总是他问伊先生答,伊先生是不会多一句嘴的。伊先生虽然不问,却也不是敷衍,你若问我便答,你不问我也不多说。阿离之前觉得伊先生是个迂腐之人,不过这几天下来,阿离看到的是更多的是修养。
“明日就是八月十五了,先生是不打算回家了吗?”
“又是大旱又是打仗的,哪儿还有家啊”伊先生一边看着手里的药材一边答道,语气依旧是不疾不徐的,没有任何凄凉之情。想是流浪久了,心里的不甘也就淡了吧。
阿离这才想起来伊先生说过自己是来逃难的,觉得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满脸窘色,刚想着道个歉,伊先生先开口了:“对了,明天是八月十五,阁下不用来取药了,后天再来取吧。”
“啊?为什么?“
“八月十五,月盈之时,气血极,不可大补。上次见到令尊时,便是补胜需,当时正是月相趋于满盈的时候,气血汇聚,令尊的药材却未能适当消减,才导致瘀积。”
阿离听的糊里糊涂的,但他想大概意思就是阿爹补过头了。这两天阿爹气色好了不少,今天早上还说自己饿了想吃粥,可把夫人高兴坏了。本以为是顺济堂的灵丹妙药管用,没想到是补药吃太多了。
阿离告别了伊先生走在回广和楼的路上。想着这伊先生和自己还挺像的。
他不是掌柜的亲生骨肉。他本是河北道魏州下辖小镇的一个武术世家的独生子,十六岁那年,胡人入侵,也是逃难,也是家破人亡,也是无处可去。最后被掌柜夫妇收养才安顿下来。掌柜夫妇膝下无子,两人都是好人,未苛待过阿离,还想着让阿离去念书,可是阿离出身武术世家,没有启过蒙,只有一身武艺,就算之后再埋头苦读考功名是不太可能了,在广和楼当个小二到还可以。阿离随了掌柜的姓以示感激之情,但保留了自己的名。没有为什么,就是觉得总要留下自己的一些什么吧。
掌柜夫妇尽量不在阿离面前提以前的事情,总是怕他伤心。其实没有什么可怜不可怜的,想念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肯定的,觉得命运不公也是必然的,但不满愤懑又能怎样呢。在乱世中活下来已经是不容易,如果真的思念什么,那就好好的活着,替那些离开的人好好活着。如果觉得真的过不去,那一定是时间过的还不够久······
伊先生也是看尽了悲欢离合的人,恐怕也是这样想的吧。想到这儿,阿离反而对伊先生生出些许同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