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打破办公僵局,先做开放的自己 (2)
4.同步变化原则.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越来越喜欢他们;越来越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越来越讨厌他们。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这就是社会交往同步变化原则,也被称为人际吸引水平增减原则。
想改变自己真正做到与办公室人员和谐相处,有一些通用原则是不得不遵守的,如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诚地赞美他人等。熟练驾驭这些原则,一你一定可以做到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扭转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块疤”的心态
一名新来的同事也没招你没惹你,但你就是看他不顺眼,一旦他有什么过错,你就会毫不留情地指责他;而你的朋友最近因为儿子的事情烦恼不堪,找你请你爸爸帮忙让他儿子进某所重点中学,鉴于多年的友谊,你很快就答应了,并在很短的时间就帮他办成了……类似的事例很多。为什么你对同事和朋友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呢?
办公室是社会的缩影,由各种不同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的组成。有的人热情开朗,有的人沉静稳重,有的人性子急躁,有的人心胸狭窄。……面对这么多不同性格的人,我们应该怎样使他们乐于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呢?
要想改变他人的行为,首先应该悦纳他人。悦纳他人,就要满怀热忱地和他们相处,容忍并且诚心地尊重别人与己不同的性格、兴趣和生活方式,还要主动地了解别人的性格特征,熟悉别人的生活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悦纳他人还应该做到“乐道人之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同事、朋友,要多看他们的长处,多学他们的优点,不能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就是“满身疤”。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一点一滴都记在心头、挂在嘴上,挑别人的毛病也绝无遗漏,说起来如数家珍。而对自己的毛病、别人的长处,则一概缄口不语。这种人往往为人们所不齿,被称为“不团结因子”。
有人同事关系紧张常常是因为不喜欢同事的个性而产生一些恩怨纠纷,在工作上不能很好地合作,甚至互相为难。反之,对于跟自己合得来的人,则不惜牺牲原则,给予种种方便。如果采取的是这种方法,当然会招致不良的后果。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抛弃个人的成见,即使对某位同事有不好的看法,不喜欢与他(她)私下相处,也应该在工作上保持合作,绝不故意为难。最好还要在工作上多关心他(她),帮助他(她)解决困难,同心协力做好工作。另外,对私人交情好的同事和朋友,也不能放弃原则,姑息迁就他们的缺点与错误。这既是对朋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倘若我们能够这样做,日久天长,就必定可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并确立自己的威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人乐于听从自己的意见。
乐道人之善,一方面要注意不能因为自己比别人做的工作多一点或能力强一点,就沾沾自喜,瞧不起别人;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对他人的工作成绩多加褒扬。这样,不仅显示出了自己虚怀若谷的风度,有益于团结,而且对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也会大有好处。当然,对别人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如果不顾事实或夸大事实,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
你不必笨到找借口掩饰自己的错误
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如果在遇到矛盾时你肯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不仅仅可以满足对方强烈的自尊心,而且也会使你成为受他人欢迎的人。
方言在一所高校工作,某天一位和他相识的教授说了他一些坏话,这些话被传到他耳朵里,为了不把事情闹大,他只好忍气吞声,但他却有意识地疏远了这位教授。后来有一天他却接到这位教授的来信。那时教授已离开了学校,调到某新闻部门从事编辑工作。教授来信说,以前错估了他,希望得到原谅,从此他们便成了好朋友。
可见,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是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其实,你又不等于你的错误。承认你的错误,更显示你的人格魅力。但要记住一点,认错时一定要出于至诚,不要虚情假意。至诚不等于奴颜婢膝,也不必低三下四,而是要堂堂正正,承认错误是希望纠正错误,这本身是值得尊敬的事情。假如你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扪心自问,你是否说过伤人的话,做过损害别人的事。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会使你心胸坦荡,这是使你踏向更成熟的自我形象、增进你受他人欢迎程度的第一步。
早在两千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就从自己与别人的比较中,明确地指出:“谴责自己的过错比谴责别人的过错好!”最笨的人才会找借口掩饰自己的错误。
朋友,请记住: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请把这技巧运用在家中、朋友、同事、上级、部下,对方一定会很高兴。如果你问:“有关这事,你的高见如何?”“如果是你,这事你怎么办?”对方因为你如此尊敬他,立刻和你成为朋友。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常用这种技巧见到那些“最不愿见人的大人物”。他们这样打电话:“某某先生,我早听说你是这方面的权威,我想写一篇有关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大家都说如果想知道事实,就要请教你。”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让别人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王杰因为办公室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去找心理医生朋友诉苦:办公室里每个人互不来往,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似乎相互都有戒心,很难知心交谈,气氛沉闷。她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心理医生朋友告诉她:从现在开始,试着夸奖他人,真心赞赏他人的长处,如:“你今天气色很好!”“你的眼睛真亮!”“这件裙子对你再适合不过了!”等等。
为什么可以利用赞美别人达到调和气氛的目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赞许动机,它是指交往的目的是得到对方的鼓励和称赞,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人的赞许动机有强弱之分。美国心理学家克劳斯和马斯洛创造了一种测试人的赞许动机的方法:他们让被试用25分钟时间去做一件奇怪的事情,即把12个卷轴机一个一个地、机械地放进小盒子,然后再把小盒子倒空,重新再放。试验结果表明,赞许动机强的人,常常为了取得他人或集体的欢乐、赞赏而努力工作或顺从他人。
赞许动机对人的社会交往活动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赞许动机实质上是一种取得同伴、组织及社会承认、尊重、赞扬的需要,是一种激励机制。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赞美同事作为一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也不是随口说几句好听的恭维话就能奏效的。事实上,赞美他人也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出口乱赞”,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在你打算赞美他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做到诚心诚意,即使不是,也不要表现出来。尽管赞美具有改变人际关系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只是赞美的副产品,如果把它当做唯一目的,就可能产生虚假的赞美。比如别人穿了一件新衣服,你觉得很美,就应该称赞这件衣服漂亮,这种赞美是诚心诚意的。如果你并不认为这件衣服漂亮,却为了讨好对方,故意说它美不可言,这就叫虚伪客套。至于逢迎献媚式的赞美,那就更不应该了。
其次要主要不要夸大其词,让人感觉很假。假如你有个同事取得了某项成果,你说:“真不容易。”他听了会感到高兴,因为你肯定他做出了别人没有作出的贡献。但你若说这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揭开了某某领域的新篇章”,那就会使被赞扬的人感到不舒服,甚至还会引起误解,认为你是借此来讽刺他。事实上,你也许丝毫没有冷嘲热讽的意思。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就是因为你的赞美过分了。恰如其分的赞美就应当是实事求是的,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无限夸大。
还有,不能有揶揄的成分。平时,总是甲同事来得最早,打扫办公室,给大家倒水等工作,有一天乙同事来得比甲早,主动把甲过去干的事做了。甲来了就说:“你今天来得真早,难得难得!”结果乙听了后很不高兴。
这句话的毛病就在于,前一句话似乎在赞美别人,后一句话却又似乎在揶揄别人。如果两人关系不是太密切,这样的赞美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了。如果换句话说:“你今天来得真早,吃饭了吗?”这就既赞美了别人,又含有关心之意,使人听了感到很舒服。
最后,要“明暗”并举。所谓明,是指当面赞美;所谓暗,是指背后赞美。当面赞美是必需的,但背后赞美更不能少。因为不为人知的赞美,往往是出于真心且不含有任何条件的。当它传到被赞美者耳中时,对方所获得的心理好感,比当面赞美无疑要多得多。只有当面赞美,没有背后赞美,这样的赞美其动机恐怕有些不纯。如果当面赞美别人,背后又说别人坏话,这就表示人品有问题了。
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快,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
爱听赞美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能够真诚地赞美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