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2300000014

第14章 中篇 活在当下,守住心门 (1)

第三章 活在当下,守住心门 (1)

君子求诸己,达无我之境

“为己者就是我已忘形,为我怜悯他人而帮他,行了便完了。为人则行了还未完,因为为人则所行是手段。”

平常我们说一个人自私是因他眼里只有自己,无私则应该是为他人着想,但是梁漱溟先生却反其意而用之:为己与为人的区别也就是一个不自私与自私的区别。为己者就是我已忘形,为我怜悯他人而帮他,行了便完了。为人则行了还未完,因为为人则所行是手段。

这段话初看来不免令人满腹疑惑。其实如果和孔子对生活的态度联系起来,马上就风清月明、了然于胸了。梁漱溟先生说:为己即为当下之心情,求己即求其在我,一言以蔽之,乃是顺其当下所感的去做,无所谓为我,也无所谓为他,此时绝对的,所谓整个的生命是也。这也是梁先生对孔子“君子求诸己”的解释。孔子对生活都是按照自己的心去做的,只求尽心而已,梁先生自己所崇尚的“尚情无我”也是这个意思。在“为己”者眼中,并无他人与自己之别,只是凭借自己的兴致而行,这才是真正的无私。

而“为他人”则不然,梁漱溟先生说得很明白:我们往往听人劝友人而说“完全是为你,与我不相干”。此实错误,且非事实。你有心帮助他人,只是因为心中的善念在引导。如果眼睁睁看着他们有难而自己袖手旁观,心中就会过意不去,因此施人援手。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心中所安,旁人看来是“为人”,实则是“为己”,这才是梁漱溟先生所言的“无私”当然也不能由此推断出他人就不必心怀感激的结论,因为人的心都是仁的,你有心帮是出于你的心,他心存感激是出于他的心,都是为了求心安。

为己和为人着眼点不同,最后的所求自然也不同。为己即是为心,自己的心里因为帮助别人而感到充实和快乐,事情就算结束了,你不会再去期待更多的东西。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自己已经得到了那份香气,何必还执着于其他呢?为人则不然,他既然以他人为焦点,便以他人获得解脱而居功,会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些表示。这样的为人,岂不反而成为了自私?

娄师德和狄仁杰均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但两个人的能力却有差别。狄仁杰出类拔萃意气风发,而娄师德却显得有些平庸。尽管娄师德是个谦谦君子,从来不会和任何人发生矛盾,但盛气凌人的狄仁杰就是看不惯娄师德和自己平起平坐,因此,平时挤兑起娄师德来,狄仁杰都是不遗余力。

但是,娄师德是个信奉唾面自干的人,任凭狄仁杰怎么欺负,他似乎都不放在心上,而且似乎也没什么怨言。最后,武则天看到这种情况,便想找机会和狄仁杰谈一谈。

有一天,散朝的时候,武则天留下狄仁杰,聊了几句,武则天单刀直入地问狄仁杰:“我这么重用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狄仁杰答得也很干脆:“我是一个从来不知道依靠别人的人,而皇上您最后居然重用了我,我想一定是因为我的文章出色外加品行端方。”

武则天一笑:“狄先生啊,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当年,我对你其实一点了解也没有,提拔你,全仗有人在我面前推荐你啊。”

狄仁杰吃惊了:“真的啊?我怎么想不起来会是谁推荐了我呢?”

“给你三次机会,你猜一下吧?但我想,就是给你十次机会你也猜不出来!”

狄仁杰是个聪明人,见皇上这么说,就顺口答道:“那就请皇上您直接告诉我好了。”

“告诉你吧,你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别人,而是娄师德,就是他在我面前三番五次地推荐你!”

武则天似乎看出来了狄仁杰的惊诧和难以置信,她随即让侍从取来档案柜,笑着对狄仁杰说:“你自己去打开看一下里面的东西吧。”

档案柜打开了,十几封写给皇上的推荐信一一呈现在狄仁杰面前,这些推荐信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推荐狄仁杰担任重要职务。十几封推荐信的作者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娄师德。这一下轮到了狄仁杰无地自容了,原来自己能有今天,靠的全是娄师德当年的大力推荐。自此之后,他对于娄师德自然是倍加敬重。

其实对于娄师德本人而言,并不对狄仁杰的态度有任何介怀,否则他早会想办法让狄仁杰明白他的地位从何得来了,也不会对他的不屑心平气和安之若素。在他看来,自己这样做只是出于自己的心,他人的感激只不过是副产品而已。这样的人生才更为洒脱,不为他物所牵绊。

我们平时看到的“为己”“为人”不过是表象而已,梁先生却从其本源上为我们做了明白的解释。为我的境界其实就是施恩不图报。在他人看来你是在施恩,为他人付出了精力等,唯有自己心中明了——不过是尽心罢了,哪里算是施恩呢?既然不是施恩,又何必求报?

弦外听儒音

狄仁杰: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他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在其位谋其政,无功即有罪

“孔子所谓‘思不出其位’,就是告诉人不看远处,只看当下。”

若将人生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立足点还是现在,因为生命就是现在。过去曾是现在,而未来还未到来,是一个冥想中的生命,其实算不得是真实生命的一部分。孔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其实也是要求立足于现在的意思,因其讲的是当下自己的心情,过了当下就无需去追究了。

梁漱溟先生说:孔子所谓“思不出其位”,就是告诉人不看远处,只看当下。有人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节,似乎与看当下一条相矛盾,实则此一时看当下,因处于现在而思虑关于现在有何危险,其心固未离当下也。

这个当下既是时间,也是空间,要求专注于现在所做的事情。我们平常的毛病,就是心易到别处去,休闲时想作功课。作功课时想玩耍,都不对。其实你做功课时就做功课,玩时就玩才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生阶段所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这是从时间上来看;如果从空间上来看,身处不同的位置也应该明白自己在此地而非在彼地的责任。尸位素餐之人不仅其自身的人生意义无处可寻,还妨碍了别人的生活。

作为心忧天下的政治家,孔子还把思不出其位做了具体化——思不出其政。看中国历朝皇帝,属明朝的最为奇特,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孙子朱允炆及明成祖朱棣之外,都不太务正业,不是喜欢做木匠,就是躲在深宫之中炼丹修仙。面对这样的君主,孔子纵然有极好的修养,纵然谨守“君君臣臣”之道,恐怕也得顿足痛哭。他当然无法去顾及千年后的明朝了,但是对自己的弟子教诲却很严格。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的国君)主管祭祀蒙山,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氏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估计自己的力量才去就职,如果不能,就应该辞去职位’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护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哪里还用得着那些搀扶盲人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社会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你们两个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宫墙里面。”

《论语》里面多是孔子与弟子对话的只言片语,《季氏将伐颛臾》是为数不多的长篇之一,孔子在这里详尽地论述了他“在其位当谋其政”的政治主张,而且对弟子相当严厉:求,无乃尔是过于?!气存丹田,铿锵有力。前文曾说过劳心劳力均是各司其职,如果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何必用他?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官员死了之后去见阎王,自称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于心。不料,阎王却大声训斥道:“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员辩解:“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王又言:“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朝堂之中不乏貌似清廉的泥鳅式官员,纪晓岚也对痛恨不已。直到今日,亦有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行政不作为。若清廉按此定义,不如将木偶供于朝堂,反正它是铁定不会谋私的。阎王“无功即有罪”的申斥斩钉截铁,大快人心。

从朝堂推及现实生活,不难也发现这样一些蝙蝠式的人物,在兽前装禽,禽前装兽。孔子必定是讨厌这种狡猾的人的,因他没有老老实实地去做自己份内的事情。梁漱溟先生也是,他最喜欢小孩子和老实人,因为他们“心中无他”,只有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忙碌并乐在其中。

弦外听儒音

《阅微草堂笔记》:清朝短篇小说,纪晓岚著。类似于《聊斋志异》,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以笔记的形式加以记载。鲁迅先生称之“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评价很高。

一花一世界,瞬间蕴生命

“本来宇宙也只有生命,只有生活,实没有两个相对待的东西,只有心情。”

同类推荐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正一原始佛学是佛学的母体,其因果论和“迁流”观,蕴涵着辩证思维的内容,对后世佛学影响极大。因果论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众生的行为与其果报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二是宇宙万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在原始佛学看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依一定的。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伊朗伊斯兰教史

    伊朗伊斯兰教史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 禅海蠡测

    禅海蠡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亲笔撰作的一部禅宗研究著作。作者通过纵向的叙述和横向的比较,对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做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识。
热门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蓝月帝国

    蓝月帝国

    高强因抢银行后事发,被武警追捕,失足坠落山崖,被雷电劈中,穿越异界成为亡了国的王子!后在地宫中得到了张无忌遗留的武功秘籍!带着村里的小伙伴一边复国,一边闯荡这神密的大陆!
  • 学校建设系统

    学校建设系统

    主角——韩锋,从小便有当校长,老师的愿望,年记轻轻的他把家里的所有钱都用在了创造学校的上面,结果,拥有了学校养成系统,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他会教出新一代的人才吗?让我们走到小说里来看看吧!
  • 只寻你

    只寻你

    归离是天地主宰,某天,天道告诉他,他命中注定的人终于出现,便出现了一系列事情与阴谋
  • 了线

    了线

    他們不是同一类型的人,她阴差阳错的走进是非之地,他是個有故事的人,"了线"都是有故事的人,青春叛逆,他們走的是一条不归路,金橙致,一個失败家底影响下的产物......
  • 葬罪者

    葬罪者

    一间密室,一座城,八个人的生死游戏。正反两派的交锋,交错纵横的人生,是什么滋长了罪恶的萌芽?无言的恶魔,被囚禁在人的心中。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也有了暗。是神的错言,还是神的默许?
  • 论语的提醒

    论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论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论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 真三国异世无双

    真三国异世无双

    就这么说吧,本书是带着《真三国无双5》《无双大蛇Z》系统的伪游戏穿越小说。还有,老娘(?)不会写简介有木有!!!气死我了....根据涛哥、包哥、平哥地看法,此书值得收藏和阅读...好吧,就说到这里,最后一句话:喵了个咪,这是简介?不,这是我的威胁!不看没有小JJ!本书qq群:248761368
  • 山间无溪,竹曲有你

    山间无溪,竹曲有你

    她,吴嘻嘻,现代一个平凡的姑娘。只因一次好心的施舍从而开启了一段不平的旅程。历史上英勇的武皇帝宇文邕,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的兰陵王高长恭......生活依旧进行着,可是自己到底是谁?这张脸和自己分毫不差,但身体上的胎记又是怎么回事?好不容易确定了自己的心意,神秘的未婚夫又出来搅局,她的旅程注定不平凡。
  • 三界流浪者

    三界流浪者

    天兵甲:禀报玉帝,外面有个流浪汉找你,说什么你答应给他的西王母写真集(颤颤巍巍)玉帝:我……小声点,这是别乱说流浪汉:喂!玉帝老儿,劳资要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