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死亡区域,就是指火枪交叉攻击织成的火力网。
按当时的火枪质量来说,实战时根本无法体现热武器该有的优势。
主要原因还是得归结在子弹的填装速度与威力上。
即便张田林依照自己的认知,对火枪的各方面属性都进行了质的提升。燧发枪也确实要优于火绳枪一大截,但面对骑兵还是显得弊病百出。
首先是子弹射程不远,说简单点就是看得见却打不着。而等到敌人进入射程范围后,问题又来了,那战马奔跑速度太快,任凭你采用三线轮流战法,第二轮齐射时,别人就已经冲到跟前了。
接下来的局面可想而知,自然是骑兵单方面的屠杀。
其次,火枪的弹道不同与弓箭。它是直线型的,实战起来对敌方的前排能够造成较大伤害,至于后头的骑兵则没多大影响。
而西凉骑兵由于马种精良,多半以重骑兵为主——除了人身上披盔甲,马的前端也会套一层盔甲,防御力极强。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战马负重能力跟品种有关,其他地区羡慕不来。
面对这样的骑兵,靠传统战术是不行的。所以盛庸发明了两种战阵,用来应对眼前这种情况。
在一声号令之下,李玄霸亲自率领骑兵攻击,如以往一样,他选择的攻击方向还是盛庸军的侧翼。
为什么是侧翼呢,因为这么做,骑兵就不容易被包围。假如一鼓作气将敌人侧翼击溃,便可以层层推进,到时候对手必定自乱阵脚;万一冲击无效,没关系,还可以掉头再来。毕竟侧翼之外又没人拦着你掉头。
所以说,攻击侧翼是骑兵作战的老套路,是个有经验的将领都用这招。
可惜今天李玄霸一头扎进去之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撞出个明天’、‘撞出个未来’,反倒是觉得自己撞邪了!
在他全力攻击之下,敌军侧翼竟然岿然不动。反复冲击,也毫无效果。
在中军阵中、看着这一切的盛庸,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其微微透露着贱意的表情,仿佛是在说:玄霸兄,你这招老掉牙的把戏,过时了!
盛庸确实早有防备,他侧翼部队所采用的阵型,是当初罗马军队惯用的方阵。
方方正正如豆腐一块,但你要真觉得它是豆腐,一口下去估计满口的牙都得报废。原因很简单,方阵的外围两圈都是盾兵,举着一米半高的铁盾。骑兵来了,他们就把盾牌支在地上形成防御墙。
这还没完,盾牌兵后是长枪兵,把尖锐的枪头向四面八方展开,乍一看简直就是一只乌龟身上套着件刺猬皮。让人无从下手。
当然,你不下手并不意味着别人也打算放你一马。
接下来就该方阵中央的C位登场了。几乎全是弓弩手,见骑兵围上来了立马就是一通乱射。就概率学上来说,等人多到像潮水一样挤在一起时,只要大方向没搞错,不朝自家人射击,那么……总能给对手造成一定的伤害。
几波攻击下来,李玄霸总算意识到一个问题:盛庸军的侧翼不是软柿子,自己吃不下。
所以他及时调整了军队部署,决定改变突破口,以中央突破战术攻击盛庸中军,以求获得全线击溃之效。
或许这就是骄兵的共通点,明知道眼前的对手不一般了,但碍于颜面,绝不肯就此罢手从长计议。
这也是张田林为什么不自己上阵,非要派盛庸打头阵的原因。
先锋之挣可不能等闲视之,虽说规模远没有主力军之间的拼杀来得大,但胜负是很影响双方士气的。
就好比一个人拿三支箭射靶子,第一箭便射中十环,那么接下来只需要保持心态稳定发挥即可。但若是第一箭射到离靶子五步开外的茅房里去了,那接下来恐怕连手感都找不到咯。
至于要如何才能让作战经验丰富的李玄霸一败涂地?那就得依靠一种心理战术。
《百战录》中有《攻心篇》,张田林看完后是大为感慨,要是自己早些年看到这本书,当初接受义务制教育的时候就不至于挨那么多板子了。
有一种心理现象是这样的。当一个常年不交作业,整天以考试成绩垫底为己任的学生,某一天突然上交作业的时候,老师就会深情款款的在作业本上打颗五角星,即便很多答案是错的。
而当班上的三好学生,某一天感冒发烧,上交的作业错误太多,老师就会叫他去办公室,同样深情款款的进行教育:大抵能牵扯出‘小学不认真,绝对毁一生’的大道理来。
对比是很可怕的,同一份作业,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而李玄霸就是那个优等生,他可以败给获得了‘战神’称号的张田林,但绝没脸败给一个无名小卒。
侧翼攻击失利又怎么样?他重整了部队,转移到中军方向,准备发起一次致命的攻击。
但预料不到的是,当他威风凛凛的整肃队伍准备进攻时,他和他的部队已经站在了盛庸的麻袋口上。
很快,李玄霸率领他的骑兵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进攻。
这一回很给力,盛庸的中军几乎是一触即溃,纷纷向后逃散。
李玄霸大喜,发动全军突破防线,务必要将盛庸活捉。可是之前的‘顺利’没有持续多久,他就震惊的发现,越往里突进,敌军的人数就越多,而且他们并不像是逃散的士兵,手中都拿着火器和弓弩。正瞄准着自己的军队。
一个念头瞬间闪过李玄霸的脑袋,“上当了!”
这正是盛庸的计划,他料定对方攻击侧翼失败后会便会转攻中军,于是设下陷阱,遇攻击时安排中军先头部队后撤,待其进入包围圈后再重新组成方阵进行合围。
之前也曾讲过,骑兵的弱点主要在于掉头麻烦,战马不是汽车,配备了“R”档,一旦进入狭小的空间,遇到四周都是士兵的时候,就会出现难以掉头的局面。同时也就意味着骑兵的机动性,已在此刻丧失殆尽。
为了更好的展现现代化体育精神,盛庸按照张田林的说法,没把包围圈给封死,倒是留了一个非常明显、类似于喇叭的逃生口。
“请吧,请逃吧!”盛庸隔着几个方阵,站在高高的敞篷马车上,向慌乱中的李玄霸做出了这么一个耐人寻味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