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已到,随着李密一道令牌落地,弘化马氏的人头纷纷落地,鲜血染红了邢台,四周的百姓们却拍手称快。
这次处斩马家李密再次收获了不少民心。
公元618年七月十一,王世充的大军已经围攻晋阳城两月有余,虽然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城池依然牢牢地掌握在李渊的手里。
王世充帅帐。
王世充一脸阴霾坐在龙椅上,经过两个月的大战,军心士气已经变得低落,他明白这晋阳城已经没法继续攻打了。
一想到这里他就心有不甘,原本想着一鼓作气消灭李渊,可是现在却出了占据了不少地盘外,最重要的晋阳城还在李渊的手里。
在这并州一带李渊的影响力巨大,只要李渊不死,晋阳未下,自己这次大军出动就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他知道自己大军只要一撤退,占领的那些地盘迟早会被李渊再次夺回去。
双方之间已经势同水火,无论是自己还是李渊都恨不得把对方消灭,如果让李渊缓过劲来,那自己可就要面临李渊的报复了。
只是此时人心思归,自己也不能再坚持下去了,不然引起哗变就不好了。
不过撤退也是一件让王世充头疼的事情,那李密的十万大军驻扎在上党郡和长平郡之间意图不明,虽然没有攻击自己,但是却也挡住了自己撤退的路线。
李密现在可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王世充实在是不愿意和他开战。
为了试探李密的态度,王世充曾经派人去唐军的军营和他们相约一起进兵晋阳城,但是却被唐军将领拒绝了。
此时要退兵王世充也得先派人却会唐军谈谈,让他们让出一条道路来,只是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同意。
城中的李渊也看得出来王世充这是要退兵了,这让他长长的松了口气,只是一想到此时晋阳城的情况他的好心情就荡然无存了。
为了守住晋阳城,城中几乎全民皆兵,事后只是发放抚恤费就是一笔庞大的数目,男丁战死近两万人,多少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他们的遗孀也得由李家来照顾。
唐军军营。
陈朗被王世充派来和唐军商谈借道之事。
陈朗作为李密的高级间谍,他的身份秦琼和单雄信两人都不知道,所以双方商谈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两位将军,我家陛下派我前来是希望两位将军能够让开一条道路来,让我军撤退,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秦琼一脸为难之色道:“此事我二人也爱莫能助,没有陛下的命令我们也不能擅自调动军队,要不等我们向陛下请示后再来答复你?”
秦琼两人得到的命令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给王世充让道,逼的他只能向东进入河北地界,然后在从李世民的地盘杀回洛阳。
李密替王世充考虑过,走河北这条路付出的代价可没有和自己开战付出的代价大,所以他也不担心王世充一气之下和自己开战。
而且就算是开战自己也不怕,大不了再和李密联合夹攻王世充,反正无论如何做自己都不吃亏。
僵持了几天还是没结果后,王世充果然决定进入河北,从河北返回洛阳。
正如李密所想的那样,在王世充的心中宁愿再和李世民打一场,也不愿意和李密这个暂时的盟友撕破脸皮。
陈朗对王世充说道:“陛下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个引诱李渊出动大军追击的机会,我们撤退时作出一副慌张的样子来,让李渊误以为我军是出现了什么重大变故,所以才紧急撤军的。”
王世充点头道:“我军撤退之事就完全交给先生来办。”
对陈朗王世充是没有任何提防的,因为陈朗虽然在自己心中地位很高,但是他没有任何实权,离开自己他什么都不是,所以用起来自然是再放心不过了。
只是他忽略了一点,像陈朗这样的人愿意让他帮助出谋划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比如他的侄子王仁则就是其中之一。
在撤退之前,陈朗先派人和驻扎在河南和河北交接地带的大郑军队联系,让他们给李世民施加压力吸引李世民的注意力。
在那里坐镇的是太子王玄应,他自然是会尽心尽力接应自己的父皇返回洛阳了。
李世民即使是能够看得出来这条计谋,他也必须派出大军应对王玄应,不然吸引李世民注意力的目的达不到就会变成真正的进攻。
李世民虽然很自信,但是他也没有想过凭借自己河北一地的力量将王世充消灭,他现在要的也是尽量避免恶战,为自己赢得发展壮大的时间。
河北之地虽然各方面的条件还不错,但是先后经过窦建德大军的消亡,后面又有李世民和罗艺在河北大战,所以河北人口锐减,不足原来的二分之一,李世民能够勉强拥有10万大军就是极限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世民在幽州和各族进行贸易,不仅是交易各种物资,就连人口也要从各族的手中买来。
草原上的这些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彼此之间都有不少战俘,对于他们来说浪费粮食的战俘,对于李世民来说确实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为了保证这项贸易能够一直持续下去,李世民通过不断地贩卖武器给各族,变相地支持他们之间相互攻伐。
原本奚族,契丹等族是在东突厥的管制下的,但是现在东突厥自顾不暇对他们的控制几乎荡然无存,所以他们之间内部的冲突就变得尖锐了起来。
不够招收外族之人加入自己的军队,在数量方面是要严格控制的,不然一旦数量多了在战场上就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李世民可不想像那前秦的苻坚一样,因为重用外族军队在关键的时刻产生毁灭性的灾难。
面对陈朗的诱敌之计,李渊并没有轻举妄动,这让王世充深感失望。
公元618年七月二十,王世充大军进入了信都郡,在信都郡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从容撤退到了武阳郡。
武阳郡一带正是李世民大军和王玄应两军对峙之地。
双方大军互相注视着,以罕见的和平姿态各自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