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话音刚落,那边曹洪却突然接话问道:“主公,诸位,万一那个周瑜胆小,不敢接受主公您的册封,又该如何呢?”
曹洪问得这个问题,表面听起来,也些傻,但是,往深里面一想,实际上还是有些见地的。因为,说到底,在这个时空里,整个大汉王朝除了江东之人外,其他地方所有人对于周瑜此人的认识,都只是因为那份‘大汉王朝军师排行榜’的排名而已。
而实际上,周瑜目前除了出兵及时将孙贲救援出险地那一战之外,再无任何出彩的地方,再加上金珏本人、魏延、傅彤和金侯相继因为金珏的关系而横空出世,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使得孙策和周瑜身上的年龄优势也没有那么明显了。
故此,究竟是周瑜本人能力不足导致他现在的声望与‘大汉王朝军师排行榜’的排名严重不符,还是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周瑜本人的能力是很强,但是,却被孙策忌惮而一直将其故意压制的关系?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周瑜此人有能力,但是性格却像极了西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这同样是一个问题。
若是当初刘邦早死了的话,韩信还会一直忠诚于大汉吗?
“呵呵呵!子廉,你这次能够想到这一点,殊为不易啊!”曹操闻言,轻笑了三声,先是称赞了曹洪一句,紧接着,他摇了摇头,回答道:“子廉,你问得这个问题却忽略了奉孝刚才话中一个关键点。奉孝建议孤大张旗鼓地派使者册封周瑜担任扬州牧。
消息一旦宣扬出去,即便周瑜真得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派人杀了天使,可是,你想想看,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孙策依然还活着,孙策的心再大,暂时能够容忍周瑜,可是,他心中真得会不猜疑怀疑周瑜吗?当年,韩信、彭越都是怎么死在汉高祖手中的,孤相信,如果周瑜真的聪明的话,一定不会让孤和奉孝失望的。”
曹操这么一解释,曹洪立即就明白了。
是呀,天子下旨册封周瑜的消息一经传播,周瑜那里便立即成了势成骑虎的状态。
如果周瑜真的对孙氏忠心耿耿,即便孙策或者孙策指定的继承人在当时并没有追究于他,即便孙氏和周瑜能够在孙策死后联手击退刘备的进攻,
可是,之后呢?
天下没有一个君主能够忍耐一个臣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功高震主,莫不如是?
刘邦最初被人成为长者,可到最后,他还不是屠戮了不少开国的功臣吗?
这其中,韩信和彭越就是最为著名的例子。
于是乎,在这次的长安军事会议中,曹操便以郭嘉和荀攸的建议为基础,制订了两个计划,不应该说是三个计划。
第一个计划,派遣使者到青州,正式册封袁谭担任青州刺史,并在暗中告知袁谭,刘备即将出兵进攻江东,曹军愿意将泰山郡太守和鲁国国相让给袁谭的手下,以换取袁谭一方出兵。
担任使者的人就是贾逵,他这次是毛遂自荐。
第二个计划,派遣使者到琅琊郡。
在这里,就与郭嘉的建议有了一定的变化,毕竟,之前,曹操已经册封下邳陈氏一族的陈珪担任徐州刺史一职,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若是曹操现在因为陈氏一族事变失败的缘故,便将之抛弃的话,会让汉献帝的威信大跌,同时,也会让天下士人为陈氏一族的遭遇而感到齿冷。
故此,在这道圣旨当中,曹操先是册封臧霸担任豫州刺史,紧接着,他不但赦免了叛将徐翕、毛晖,还任命他们二人分别担任琅琊郡太守和东海郡太守一职,同时,还册封另外两个泰山贼吴敦、尹礼分别担任陈国太守和梁国太守。
这两个国也都属于豫州的郡国。
以上,自然都是曹操假借汉献帝的名义,下圣旨给周瑜、袁谭和臧霸的。
为了不打草惊蛇,这两道圣旨都是暗中交给袁谭和臧霸的,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别说是曹操,就连献上这条计策的郭嘉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因为,在这个时空里,此时刘备在徐州、豫州和扬州等地的实力和声望已经成长了非常多,足以震慑住当地很多在暗中依然瞧不起、甚至是反对他的世家。故此,即便他真得出兵进攻江东,袁谭也许真的会出兵从刘备手中夺取泰山郡和鲁国,但臧霸却未必有那个胆子出兵,从刘备手中夺取东海郡。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当贾逵先出使青州,在北海郡郡城内见到袁谭的时候,袁谭接到圣旨,并看完其中的内容之后,毫不犹豫地答允了下来,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若是他出兵从刘备手中夺取泰山郡和鲁国,曹操一番就要将济北国让渡给他。
从地图上看,三郡国都处在兖州的最东部,在一条经度线上,袁谭之所以向曹操要索要济北国,一是要试探一下曹操下这道圣旨给他的真实意图,与此同时,袁谭身边的谋士们向他建议,若是能够将济北国也拿到手中的话,袁谭将来派兵防御此三郡国,相较而言也更加更加好防御一些。
袁谭此人,同之前的北海相孔融一样,都是志大才疏之辈。
袁谭谭初至青州的时候,也只是出自袁绍的任命,并无朝廷的正式册封。
最初,袁谭所控制的地盘,自黄河而西,也只不过只有平原一郡之地而已。
后来,袁谭仗着他父亲袁绍的军势,用兵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
因为整个青州百姓一直没有一个强力的主人为他们出头,驱赶黄巾军和州内的盗贼,故此,袁谭一出现,百姓们便立刻欣戴之矣。
只是,没想到,袁谭攻破北海,赶走孔融,没过多久,便暴露了他真正的本性——无能加自大。
从一开始,袁谭身边被任用的人,几乎全都是一些没有什么能力却既善于阿谀奉承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