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我?这是什么意思?”星流诧异地问道。
帝鸿氏停顿了一会儿,当深沉的声音再度响起时,藏在星流腰间的眼珠竟自动落入了他的手中:
“如你所见,老夫已经不能称为一介‘生灵’了——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老夫就已经脱离了‘生灵’的形态!”
“脱离了……生灵的形态?”星流重复着帝鸿氏的这句话,一时间脑子没转过弯来。
“是的。在现世之前——也就是距今数亿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的世界还是由神兽统治着。人族在神兽、异兽和妖兽的夹缝之中生存繁衍,逐渐衍化出了五个分支。”
帝鸿氏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第一个分支,全是由人族女子组成的,她们纪律严明、骁勇善战,拥有极其高超的战斗天赋,她们的首领名为‘西王母’!”
“第二个分支,则是一群体型高大的巨人,他们出生在苦寒之地,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故而一直追逐着太阳而迁徙。这一支人族的首领名为‘夸父’!”
“第三个分支则是一群孤高的战士所组成,他们拥有极强的体魄和生命力,在异兽和妖兽的地盘中横行无忌,鼎盛之时,实力仅次于异兽的龙族!这一支的首领便是被尊为战神的‘刑天’!”
“而第四个人族的分支原本是被妖兽一族豢养的‘奴隶’‘食粮’,在一位杰出的首领率领之下,打破了妖兽一族的禁锢,反过来驯服了一些妖兽,并从妖兽那里学会了修炼之法。此后这支人族在这位首领的带领下驯猛兽、铸百兵,为人族开拓了大片的地盘!”话里行间,帝鸿氏对此人的功业推崇备至。
“这位人族的首领可是被尊为‘兵主’的‘蚩尤’?”星流问道。
“正是。”帝鸿氏轻轻叹了一声,继续说道,“这最后一支,便是由老夫率领的人族了……”
听到这里,星流点头道:“帝鸿氏前辈率领的人族,必然是这五支之中最为强大的!”
哪知帝鸿氏苦笑一声道:“错了,恰恰相反,老夫率领的这一支,正是人族之中最为弱小的——无论是体质、生命力还是意志、灵魂都是如此。这一支人族的唯一优点,乃是‘智慧’!因为弱小,所以我们学会了建造坚固的城池来防御外敌;因为弱小,所以我们尽量避免与其他强大种族的冲突,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拓展生存空间;因为弱小,我们谦虚地向其他人族、甚至是兽族学习知识,增强我们的力量;也是因为弱小,我们想脱离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寻找一方没有纷争的乐园!”
“脱离?”星流惊讶道,“如何脱离?”
“首先是字面意义上的‘脱离’,也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帝鸿氏解释道,“我们建造了飞翔的‘铁龙’、遨游的‘铁龟’,前往天空和海洋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但千年、万年探索下来,除了不断增加牺牲的探索者们,我们一无所获!于是,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第二种‘脱离’上。”
“第一种‘脱离’是物质层面上的逃离,那第二种‘脱离’就是精神层面上的?”星流试探地问道。
帝鸿氏传来了欣赏的语气:“不错,正如你所推测的,我们不断地锻炼着自己的灵魂,企图将灵魂升华出这个世界。然而在这一层面的探索中,我们的勇者们发现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那就是‘三大铁则’之中的‘阴阳平衡’!一旦触及这道‘屏障’,灵魂和肉身便会同时湮灭,不会在世间留下一丝一毫的残余!”
“所谓的‘三大铁则’,也就是灵魂不灭、能量不灭、阴阳平衡。灵魂和肉身竟然同时湮灭,也就是说‘三大铁则’之中,‘阴阳平衡’才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法则,而灵魂、能量的不灭,也只能在这条法则允许的范围内循环!”星流的反应奇快,一会儿便做出了自己的推测。
“是啊,对真理的探索都是建筑在无数的尝试和牺牲之上的!”帝鸿氏感叹道,“意识到这条路不通之后,我们便只能选择第三条‘脱离’之路!”
“这第三条‘脱离’之路,就是前辈所说的‘脱离生灵的形态’?”星流凝眉沉吟道。
“没错,只要‘三大铁则’还在,我们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脱离’!不错,既然无法做到真正的‘脱离’,我们就只能追求在铁则之下的‘不灭’!”帝鸿氏的语调渐趋高昂,显得有些激动。
“那要如何做到铁则之下的‘不灭’?”星流好奇地问道。
帝鸿氏没有立即回答星流的疑问,而是反问道:“你说凡人的寿命与铜、铁相比,哪个更长?”
“凡人的寿命不过区区几十年,纵然保养得再好,也不过百岁之数。”星流说道,“铜、铁就不同了,只需一些简单的处理手段,便可轻松超越百年。”
“那与玉石相比呢?”帝鸿氏追问道。
“自然是玉石寿命更长!铜铁保存得再好,历经岁月的洗礼,还是会腐蚀生锈;但玉石之类轻松便可穿越千年、万年!”星流回道。
“那你可知肉体凡胎与金、玉之间寿命长短的缘由?”帝鸿氏再问道。
“缘由?”星流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想起来分身在王都国学院中曾经看到过类似的学术研究,这篇学术研究虽然没有找到最终的成果,但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那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引发的‘变质’!”星流说出了学术研究上的假设,“肉体凡胎不断摄取食物以维持生命的形态,得到和输出能量的同时,身体也发生了‘变质’。当‘变质’积累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身体便再也承受不住,于是寿命就走到了尽头!”
“铜、铁一类的金属会在特定环境里——例如潮湿、高温——发生快速的能量‘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变质’便会产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铜、铁便成化为了锈物。”
“但玉石类就要比铜铁等金属更不容易‘变质’,因为在现有的环境中,它们几乎不产生能量的‘转移’!”说完自己的理解,星流停顿了一会儿,等待帝鸿氏的点评。
“嗯……能量转移引发的变质……”帝鸿氏咀嚼着星流的理解,“这套理论虽然有些肤浅,但也点出了一部分道理。”
“肤浅……”星流暗暗苦笑道,“这套理论,可是被王都国学院束之高阁的新奇理论,一般的学子、学者可是连皮毛都摸不着的……”
帝鸿氏停顿了一会儿,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正如你理解的,我们找到了比玉石还要稳定的物质,这种物质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质。我们将这种物质制造成了‘容器’,用以保存我们的‘思想’!这就是我们最终找到的‘不灭’的方法!”
“将‘思想’放置入‘容器’之中……”星流摸了一下下巴,立刻联想到了“万妖窟”中的妖兽残灵,“难道是把人的灵魂藏纳于‘血精石’一类的宝玉之中?”
“嗯,有点类似于此。”帝鸿氏说道,“但我们的方法、手段更为高明——人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脑’,它是产生意识、储存记忆、产生思维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所谓的‘不灭’便是要保存住大脑的这个功能,并将其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听到这里,星流顿时明白了:“原来前辈所谓的‘脱离生灵的形态’,是抛弃肉身、将思想保存下来——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不灭’的一种手段!”
“是的,如此一来纵然人族可以从肉体上被抹杀殆尽,但思想的光辉依然可以照耀这片大地、照亮这个世界!”帝鸿氏说道,语气中隐隐然带着一丝狂热。
“但……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星流疑惑道,“前辈又为什么选择了我?”
“呵呵呵……”帝鸿氏阴沉沉地笑着,笑声令星流感到脊背发凉,“因为我偷偷地观察过了,你的大脑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与我们人族当年倾尽全力建造的‘智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大脑?智脑?”星流摸着自己的脑门,诧异地喃喃着。
“不错,无尽的储存能力,无尽的运算能力,无尽的解析能力——这就是智脑!”帝鸿氏自豪地说道,“它傲立于所有生灵智慧的顶点,通过不断地学习、累积、提炼知识,实现自我更新、自我成长!”
“我的大脑……也可以这样?”星流越发地难以置信,但现实中,他异乎常人的知识累积速度和超强的学习能力,似乎又印证了帝鸿氏的话。
“不错,这是超乎了‘技术’的奇迹!”帝鸿氏兴奋道,“自‘女娲’以来到我们这一支人族灭亡为止,亿万人族之中,也见不到一个!不光如此,在此之前的兆亿生灵之中,也找不出一例!你仿佛就是上天降临在人世、独一无二的存在!正因如此,老夫才抛弃了原先准备好的‘救世’方案,而选择了你!”
“前辈也准备了‘救世’方案?”星流震惊道,“难道说早在远古时期,前辈就已经预见到了不久之后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