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晚,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到达蔡凹,与粟裕、谭震林会合,举行淮海战役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于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作战已胜券在握,会议着重讨论了未来的渡江作战和部队整编问题,并决定由粟裕、张震负责起草渡江作战计划。会议于12月18日结束。12月19日,刘伯承、陈毅去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邓小平返回中原野战军司令部。
同日蒋介石电令杜聿明派人到南京面授机宜。杜派其参谋长舒适存携带他的“上中下三策”,当面请示蒋。蒋决定:“集中力量,在空军投掷甲种弹(即毒气弹)及轰炸掩护下,突破一方,实行突围”。
12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华东、中原两野战军休息十天。
同日签发华东野战军前委《关于淮海战役第二阶段部队情况简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于12月22日批示:“报告内容甚好”,并转发东北、华北、西北各野战军及兵团首长参阅。
同日24时,签发将杜聿明集团诱迫至预定地区聚歼的命令:“为迅速全歼杜匪邱李兵团残部,决就现地继续包围监视敌人,主力争取七天(自本日起)休整,作充分战斗准备,迫使敌人向西突围,预定诱敌至永城、会亭集、夏邑、太平集、韩道口、薛家湖、孟集之间地区聚歼之”。
12月19日决定调整围歼杜聿明集团部署,防止敌人突围。
同日杜聿明根据蒋介石指令制订突围和陆空协同计划。
同日夜,风雪大作。直至12月28日,连降十天大雪,蒋军空投被迫中断。被围蒋军饥寒交迫,纷纷向解放军投诚。
12月20日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华东局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建议军委颁发统一的臂章,建议在徐州赶制十万顶军帽发给尚穿着蒋军服装的“解放战士”以资识别。1949年1月12日,华东财办电告未能及时制送十万顶军帽原因。
12月21日丑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告粟裕、谭震林电,指示:“你们应令中野各纵迅速完成战后整备,待李延年第三次北进时担任南线防御,并准备于华野对杜聿明作战接近解决之际,放敌深入,围歼其一部”。“粟谭仍应坚持十天休整计划,即使杜聿明于此时期内突围,仍应以一部抗击之,待我完成休整计划并重新部署以后再举行攻击”。
12月22日辰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签发致华野各兵团各纵队电:“奉军委指示,我们应坚持休整十天(十六日至二十六日),争取整补外,在此期间内,如敌突围,坚决堵击歼灭之”。指出:“邱清泉、李弥似仍求向南突围,将在空军掩护下施放毒气突围,并挑选敢死队配合战车突破我防线”,为此要求各部队采取歼灭突围之敌的相应措施。
同日22时,中共中央军委电示粟裕并告邓小平、张际春:“五十四军撤回南京,刘汝明开合肥一带,李延年第三次向北增援之可能性已大减”。“你们可集中华野全军并多休整数日,养精蓄锐,然后一举歼灭杜聿明。只要杜部不大举突围,你们应休息至下月初,约于子微(1月5日)左右开始攻击较为适宜”。
同日22时,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并告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杨成武、李天焕、华北局:“望你们仿照刘邓陈粟在徐蚌作战中即俘即查、即补即战方针,立即将最大部分俘虏补入部队,并迅速加以溶化”。
同日陈赓、谢富治派参观团到华野。
12月23日22时,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并告邓小平、张际春电,提出对刘汝明的方针。
同日华野第四纵队值班参谋报告:敌军士兵和下级军官普遍不愿再打,敌官兵纷纷来降。我利用俘虏送去的饭争相抢食,把宣传品留下,饭桶送回。敌我前哨相距50米,我喊话敌清晰可闻。
12月25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以陕北权威人士名义发表的谈话,宣布蒋介石等43人为头等战争罪犯。
同日华野前委电示各兵团各纵队: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延长休整十天。各兵团应继续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调整部署,深入动员,总结政治攻势新经验,并继续巩固新兵,溶化俘虏。华野政治部于12月26日发出关于抓紧时机大力开展政治攻势的指示。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28日13时电示粟裕、谭震林并告邓小平、张际春:“你们子微(1月5日)是否开始攻击,要看十天内敌方情况发展而定”。“你们现在应用极大力量,加强政治攻势”。“在你们面前摆着三种可能性:(一)强攻解决敌人;(二)半瓦解半强攻地解决敌人;(三)敌人由瓦解发展到集体投降。请你们密切注视敌方动态,并随时告诉我们”。并告:“刘(伯承)陈(毅)二同志已到此间。”
12月27日签发华野前委亥感电。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1月9日复电:
“亥感电悉。我们认为你们这种加强纪律性的态度和办法是正确的,并已将此电转发全军参考”。
12月28日午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邓小平、张际春电,根据南线敌人动向,“判断蒋介石有放弃江淮、撤守江防最大可能”。
建议:如中野得到完满补充,消除疲劳,完成后勤准备后,可提前发起江淮战役,以保护浦蚌段铁路运输,使我军迫近江边休整,以更充分直接准备渡江作战。华野可先抽两个纵队协同中野作战,主力待全歼杜聿明集团后南下参战。邓小平于12月30日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并粟裕、谭震林电:“中野各部必须休整并争取补充时间。据我看江淮之间,或江汉之间,恐无大仗可打,即有亦在南京、武汉附近,故仍以准备充分再行出动,似较妥善”。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31日复电指出:“淮南敌系有计划撤退,我们追赶无益,中原各纵仍在现地整训,待华野歼灭杜部后,中野、华野统一调整位置,位于陇海沿线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渡江南进”。
12月29日华野各纵同时炮轰杜聿明集团军以上指挥机关和前沿阵地。
同日雨雪停止,国民党军空军恢复空投,不少空投物资落入华野部队阵地。
12月30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所写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12月31日发出向毛泽东主席并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的报告《淮海战役中部队情况简报》,作为经中央允许推迟的11月份综合报告。
同日亥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张际春、华东局并谭震林、王建安、韦国清、吉洛电:“为使敌人更加困难,动摇恐慌,迫敌提早投降和突围,全歼该敌,我们建议应乘此敌人饥寒交迫、体力极大减弱,及在我政治攻势影响之下,士气低落、战斗力削弱之际,发起一次攻击”,“以期进一步压缩敌人包围圈,使敌机场在我炮火瞰制下,完全失掉作用,不能降落,空投亦不易掷中,并继续开展政治攻势,迫敌向我投降”。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1月2日2时复电:“同意你们世亥所提作战意见,望即照此实施”。
1949年42岁
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提出在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保存国民党军队等条件下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1月5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所写评论《评战犯求和》,揭露蒋介石利用和平谈判保存反革命实力的阴谋。
同日要新华社记者庄重起草第四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审阅后以陈毅、粟裕名义发出。
1月2日与谭震林、陈士榘、张震在蔡凹联名下达华东野战军全歼杜聿明集团的命令,决定于1949年1月6日16时发起战斗,首先分割攻歼李弥兵团残部,压缩对敌之包围圈,尔后乘胜扩展战果,攻歼邱清泉兵团残部,以获得淮海战役全胜。
1月3日蒋介石电令杜聿明突围。杜聿明决定待空投足够粮弹后实施。
1月4日亥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邓小平、张际春、华东局电:“我们决于一月六日开始对邱、李部之围歼战”。
同日周恩来与陈毅商议起草中共中央军委复华野前委电,指出:当前你们应“仍将一切工作中心放在歼灭杜聿明的战斗上,不忙提及其他任务”。1月5日子时,粟裕签发华野前委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陈毅、饶漱石电:1949年六项任务并未下达,目前仍集中力量歼灭杜聿明集团。为促成敌人更加动摇,除继续政治攻势外,决于明(六)日发起军事攻击。
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余部发起总攻。经四昼夜激战,全歼国民党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和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以及孙元良兵团残部近20万人,生俘徐州“剿总”副司令官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化装潜逃,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于1月10日胜利结束。1月10日9时半,粟裕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中原前后方、华北局、华东局电,报告已全歼杜聿明所部。1月11日申时又电报告:杜聿明已被华野第四纵队俘虏。
1月14日再电报告:邱清泉已证实被我击毙。至此,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剿总”指挥部、5个兵团、22个军共555万人。其中华东野战军歼灭一个“剿总”指挥部、4个兵团、18个军共443万人。1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贺电,指出:“淮海战役既然消灭了南线国民党军的主力,这就奠定了你们渡江南进夺取国民党匪巢南京,并解放江南各省的巩固的基础”。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定:“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役以后,几个大的野战军必须休整至少两个月,完成渡江南进的诸项准备工作。然后,有步骤地稳健地向南方进军”。
1月9日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央军委电,报告总攻杜聿明集团的战斗经验。
1月10日发出子灰电。毛泽东于1月12日复电:“粟裕同志:子灰(1月10日)电悉。同意你推迟做一月份综合报告。”
1月11日在华野司令部驻地赵山头主持召开华野前委会议,讨论整训期间军事、政治、后勤工作计划。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解放军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规定,确定改编为四个兵团、一个特种兵纵队以及兵团干部配备初步方案。
同日邓小平在给毛泽东主席的报告中说,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在总攻的时候,中原各纵伤亡达二万余人,气已不足,结果使用了华野两个纵队才解决了战斗。战后各纵一致感觉中野不充实,以不能独歼黄维、增加华野过大负担为憾”。
1月12日午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华东局电,建议以第六、第七、第十三纵队配合江淮部队两个旅南下,肃清国民党军杨干才(第二十军军长)、刘汝明部,控制蚌埠至浦口段铁路。尔后以一个兵团在以蚌埠为中心地区休整,另在两淮、宿县徐州间、贾汪各以一个兵团休整。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13日13时复电:“同意文午(12日午时)电部署”。1月19日,华野第六、第七、第十三等纵队渡淮河南进,会同华野先遣纵队和江淮军区部队,从本日到25日,先后解放蚌埠、合肥、扬州等14座城市及江淮之间广大地区,大军直逼长江。
同日未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赵健民、副参谋长何光宇并报华北局、中共中央军委电:“此次冀鲁豫各部参加淮海战役,予野战军以有力配合,战绩卓著。现当面战役结束,部队进入整训,特解除你们作战任务,自择地方休整,并请代致参战全体同志慰意”。
同日签发华野前委关于部队整训期间工作原则的指示和休整计划纲要。华野政治部发出关于整训期间部队政治工作的指示。
1月1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指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并提出作为谈判基础的八项基本条件。
同日晚,在华野指挥机关驻地黄山窝主持召开华野前委会议,深夜1时结束。
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根据战争的发展,去年11月1日关于野战军冠以军区地名已不适合,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各改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1月上旬,周恩来在西柏坡分别与刘伯承、陈毅、薄一波、饶漱石等研究中原、华东两野战军的编组和干部配备问题,并决定由陈毅赶回前方传达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1月22日,陈毅到达徐州附近,并与粟裕会面。1月26日,华野前委扩大会议通过编制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所属部队整编为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等4个兵团、第二十至第三十五等15个军和两广纵队,以及直属野战军的特种兵纵队和教导师,共58.1万人。当时陈毅常住总前委,他在第三野战军的职务仍由粟裕代理。2月9日,粟裕、谭震林联名发出公布第三野战军兵团、军、师、团编制序列番号的命令。
1月17日签发华野司令部致各兵团各纵队电,决定召开山地、河川战术研究会议,研究山地、河川作战特点和战术技术问题,“并以强渡长江作战为重点”。
1月18日蒋介石下令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苏、浙、皖及赣东军事,会同华中“剿总”白崇禧,负责长江防御。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1月25日,蒋介石在浙江奉化溪口召集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开会,布置长江防务,决定京沪杭战区的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京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淞沪为核心,持久防御,待机反攻。
1月19日在徐州东北的贾汪主持召开华野前委扩大会议,并在1月20日的会议上作题为《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和华野一九四九年六大任务》的报告,指出:“此次贾汪会议的唯一目的,则是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月22日,陈毅到会,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月8日决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1月25日,会议一致通过《关于拥护中央一月八日政治局会议对于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1月26日,会议结束,陈毅去河南商丘总前委。
1月26日中共中央致华东局、华中工委并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电,指示:“各地对于从国民党区域来的一切情况不明的中外记者,必须拒绝谈任何问题。对于确系革命的或同情的记者是否接谈,亦须请示上级决定。任何下级人员,不得擅自表示态度”。
1月27日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发表文告,宣布愿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
1月28日中共中央电令华东野战军解除渡江先遣纵队单独渡江的任务,于合肥集结待命。3月初,渡江先遣纵队奉命开赴蚌埠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