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2300000015

第15章

5月2日酉时,与张鼎丞、谭震林联名复陈毅5月2日午时电并报中共中央,认为内战爆发后,华中沿江地区的国民党军必将沿运河及如皋、海安两线向北进攻,华中我军主力向淮北调动,不独时间上来不及,且将便于国民党军北进而囊括我沿江鱼米之区,对今后战争经济将产生严重影响。建议华中主力部队第六、第七、第八纵队仍留苏中,控制沿江地带;以其余部队配合、策应山东、淮北和第五师、冀鲁豫作战。

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指出:“各地党委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目前我党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

5月5日国民党政府自重庆迁到南京。此时,在美国帮助下,蒋介石已把80%的正规军160万人调集到内战前线。

同日与张鼎丞、谭震林联名发电报给陈毅并中共中央,报告:“我们已集中六、七、八纵队于苏中地区,并拟于五师战斗大爆发时,不待苏中顽军之动作,而先行发动攻势,以便夺取泰州,扫除靖江、泰兴,并相机进占扬州与南通,而便今后转移主力,向西北以配合山东夹击徐州。但是否可在五师大战爆发时,先行发动进攻,请即电示”。中共中央5月6日复电指示:“如果国方进攻五师,全国内战再爆发,你们先下手的计划是可行的。但必须得到中央命令之后才能行动。”

5月8日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华中形势非常紧张,国民党屠杀人民的枪炮已架在面前。倘再忍让,徒使反共分子的气焰更加嚣张。为了实现我党巩固和平、建设新中国的一贯主张,只有坚决实行自卫。

同日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完成精简整编,共精简老弱病残人员1017名。

经过精简整编,主力部队扩充为2个师、3个纵队,每个团扩充到2000到3000人,野战军由4万多人发展为6万多人。同时,扩大和加强地方武装,组织了民兵参战团,建立了支前司令部和后勤保障系统。

5月12日国民党军向华中解放区之淮南地区发起进攻,至5月13日,侵占了以定远县城为中心的主要城镇。5月18日,与张鼎丞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我军13日退出定远县城。中共中央电示:“顽占我萧县、夏邑、定远,应速向执行组提出抗议”。

5月13日对延安《解放日报》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敌人已经完成进攻部署,内战阴云笼罩华中。

5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致张鼎丞、粟裕、谭震林等电,询问各地练兵情况及今后计划。

5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时局及对策的指示,指出:“国民党除在东北大打外,积极准备全国内战,但因美国政策除一般扶蒋及助蒋在东北作战外,对全国内战尚不赞成,蒋对我军实力、国际舆论及国内人心有所顾虑,故尚不敢立即发动全国内战,但其准备是异常积极的”。“我党方针是力争东北停战及制止全国内战,至少也要推延全国内战时间”。

5月19日中共中央致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并告陈毅、周恩来电,指示:

南线不能动,但以三个纵队位于南线是必要的。

5月20日午时,与张鼎丞、谭震林联名发出致叶剑英、罗瑞卿、陈毅、黎玉并报中共中央电,报告国民党军侵占我淮南路西地区,再三请徐州执行组制止均无效果。因“请北平执行部迅作有效制止”,“否则,我们可否在苏中地区发动攻势以报复之”。

5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通知,指出:“我在目前对时局的基本方针,是避免挑衅,拖延时间,积极准备。”5月28日,陈毅复刘少奇电,认为“辰马(5月21日)电指示很正确”。

同日中共中央致陈毅、舒同和张鼎丞、粟裕、谭震林电,指示:“为不给顽方以发动大战之借口,各地除对顽方进攻之地区例如定远、夏邑、萧县等处予以还击收复失地外,仍应保持平静,不要有所动作。”

同日陈毅、舒同致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并报中共中央电:山东不能抽调主力参加夺取海州。

5月22日华中军区致山野电,报告:淮南路西四分区情况险恶。

同日张鼎丞、粟裕、谭震林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我军攻克夏邑城。

5月23日陈毅致中共中央电提出:“内战爆发时,山东拟采取北攻南守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攻取敌守备兵力薄弱之济南。华中重点放在沿江一线,钳制徐州和破击津浦路南段并援助中原”。中共中央于6月1日复电,同意北攻南守的战略方针,指出:“应先夺取泰安、大汶口、张店、周村、德州诸点,然后再进攻济南。”

5月28日中共中央致华中军区、山东军区电,指示:“对国民党军的进攻,在有利有理有节的条件下,给以有力的反击,反击得愈有力愈好,迫使执行部派小组来调处。如执行部来调处,即以彼停我亦停,彼退我亦退处之。淮南路西、山东枣庄都可以这样办。”

同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发出《贯彻党中央关于土地政策新决定的指示》。

在5月下旬召开的华中分局和地委书记联席会议上,粟裕坚决主张立即在华中全区开展土地改革,认为土改与战备相辅相成,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备,并要求广大指战员旗帜鲜明地支持农民群众的翻身斗争。

5月29日中共中央致各军区首长及政治部主任电,指示:“望根据中央五四土地问题指示,通令全军协同地方党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土地问题。”

5月31日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曾山联名发出致陈毅和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华中战略态势和战略部署,提出华中战略区初期作战的战略构想。电报说:“估计顽主力将以苏中为主要攻击方向,可能以一百军、二十五军、九十九军、二十一军四个军,以泰州、靖江为基点向北进犯,夺我海安、东台、兴化、高邮之线,四十九军则为钳制队,以夺取如皋为目的。要击破顽之企图,必须达到歼灭他四个至六个师的目的,才能改变现在形势。要能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二至三个战役,非一个战役所能完成。以现有之六、七、八三个纵队之力量,只能打一个战役,要连续打下去,必须增加新的力量。因此,建议,需四、五旅调回华中,作为第二梯队”。“倘苏中两个战役胜利后,即以六、八纵队,四、五两旅,配合九纵队、九旅包围徐州,占领徐蚌段。在可能时,则配合山东夺取徐州或济南及海州、灌云等城,以改变华中与山东的斗争形势。这个布置,我们要求山东在整个战役上应让华中先在苏中取得一二个战役的胜利后,再转移兵力”。

6月2日张鼎丞、粟裕、谭震林、曾山致各纵队各师并报中共中央、新四军军部电,决定恢复苏中、苏北、淮北军区,并以第七纵队兼苏中军区,第九纵队兼淮北军区,第十纵队兼苏北军区。

6月3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发出关于民兵工作的指示,指出民兵工作的方针是“寓兵于民,全民皆兵”。

6月6日中共中央致华中分局并告陈毅电,指示:“目前我们的方针是力争和平,但你们的工作必须是一切都准备打。”

同日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联名发出报中共中央、新四军军部并告淮北、淮南两军区电,分析华中敌我战略态势,提出华中南线作战部署。判断长江北岸国民党主力部队四个军“有以泰州为出发点攻占我兴化、东台、高邮之极大可能”。“如果兴化、东台一失,苏中九百万人口之富裕区无法坚持,只有变为游击区,盐阜、两淮变为战场,使华中地区受极大威胁”。“为转变这一不利形势,我军决心集中一、六两师及七纵队(共十六个团)对扬州、泰州线之宜陵、白塔加以攻占,吸引顽二十五军、一百军(共五个师及两个纵队)出来决战。

在此一地求得打两个至三个大仗,达到歼灭顽二个至三个师后,相机夺取泰州,以巩固南线”。中共中央6月11日复电指示:“(一)国民党攻我淮南路东,现又攻我路西及南通区,我向国民党某区取主动攻势,在政治上是没有问题的。

(二)军事上究竟应否攻宜陵、白塔,由你们根据实情决定之。(三)我必须用一切方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九百万人口的南线各区。”陈毅6月12日复华中分局并报中共中央电,表示:“中央巳真(6月11日)电悉。请分局据此方针执行”。同时提出:“华中宜注意沿江汤恩伯、李品仙两个主要进攻方向”,为此“已令五旅归建,可在淮南组织二万人以上的野战军,保卫路东”。指出:“如淮南无适当部署,即令苏中突击有效,亦得不偿失”。

6月7日中共中央致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并告陈毅、舒同电,指示:津浦路南段暂勿破。

同日率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由淮安出发,当天夜间到达苏中东台前线。

6月10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发出做好自卫战争准备工作的指示,指出:

“华中大战爆发即在目前,我之对策为集中主力于主要方面,求得在运动战中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三至五个师,以后再转移其他方面,或相机出击扩展战果。地方主力在一个分区或一个县范围内独立作战,也应如此。务求集中主力打敌一点,不应分兵把口,反被敌人各个击破。”

6月15日华野致山野电,报告苏中作战方针。6月16日又电,报告作战部署尚未确定。

6月16日率领华中野战军前指到达海安县王家园子,召开华野各师各纵队首长会议,讨论如何执行中共中央和陈毅军长6月11日和6月12日的指示。

会议权衡在苏中或在淮南作战的利弊得失,认为在苏中作战比在淮南作战更为有利。在兵力使用上,应当集中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为此,建议将五旅调至高邮附近,首先集中兵力于苏中方向。待苏中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适时将主力西移淮南。

6月18日将调整后的作战部署电报陈毅军长,建议调第五旅于高邮附近。

“俟五旅到达高邮,增强高邮、邵伯防务后,即集中一、六两师及七纵攻占白蒲(白蒲系停战后被顽侵占,虽向执行组提出交涉,至今数月毫无结果),与歼灭可能由南通来援之四十九军”。同日,华中军区报山野电,判断“敌突击方向首先在运河沿岸”。请求第四旅南调。同日,陈毅复电,认为我们对“顽之进攻情况素不明了”,敌人“目前先进攻天长可能性大”。指示:五旅应去淮南,四旅无法南调。在作战部署上,主张“让敌先动,放开两手,让敌深入,然后择一路歼灭之,再逐次横扫。作战方案不可预先肯定”。同日,复陈毅电,认为“我们目前又不便以主力转向淮南,如单以五旅去淮南,似亦难解决问题,而有兵力分散之弊”。因此提出“五旅仍增防高邮”。“俟苏中战局告一段落,再将一、六师、五旅全部及七纵或十纵一部,转入淮南,以解决淮南问题”。6月19日,陈毅复电指示:“一般同意你所提主力集中使用原则,但在部署上应注意顽之进攻情况。顽方欲夺取整个苏北、淮南、淮北则是梦寐以求的企图,我方必须保持苏北、淮北亦是肯定的任务。你可将王陶两纵及第五旅、十纵掌握在手,让敌人先进,再选择其最好突击之一路,不要按预定图式去使用和部署兵力,而要掌握主力在手里后,机动的去使用兵力。”

6月19日中共中央致陈毅、舒同并告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电,指出:

“蒋决定大打,除围攻五师外,胶东、苏中两地必定进攻,望根据此种情况进行准备”。指示:“华中须准备于蒋军大举进攻苏中时,坚决粉碎之”。

同日中共中央致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贺龙、李井泉、聂荣臻、刘澜涛并告陈毅、舒同电,指出:“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6月21日在海安召开的华中野战军营以上干部大会上作形势和任务报告,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全国战局和内战前途,今后自卫战争的方针和任务,指出:“今后打打停停的局面可能极大”。“我们的设想是尽可能争取和平发展,少流血。如不可能,那就长痛不如短痛了”。

6月22日中共中央致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陈毅、舒同电,就全局破裂后太行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征求意见,指出:“七月初即将大打,我须速定战略方针”,要求两区部队实行外线出击,“太行区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山东区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粟谭主力对付江北之敌,配合你们作战”。“上述作战胜利(不一定要取得开封、徐州)后,如形势有利,可考虑以太行、山东两区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电报指出:

“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6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又发出补充指示,指示“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占领蚌浦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

6月23日发出致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军区电,报告苏中自卫战役准备就绪,“拟于二十五日以一部攻占白蒲(停战后被占领),而以主力歼灭其由南通来援之敌”。

6月24日对《新华日报》华中版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国民党反动派在沿江一带调集了六七个军,而在苏中地区则集中了十个师约八九万人的兵力,“其即将全面大举进攻苏中已无可疑义,且旦夕之间就会见诸行动”。“我们必须以坚决的自卫来扑灭反动派内战的凶焰”。这篇谈话发表在6月28日的《新华日报》华中版上。

同日蒋介石公开宣布:“四十八小时以后将有惊人之举!”6月26日,即调集30万军队围攻中原军区部队,全面内战爆发。

6月25日中共中央致华中局并告陈毅、舒同电,指出:“苏中地区在蒋优势兵力进攻下,有暂时失陷可能。你们宜作事先准备,以免临事仓促,受过大损失。”

同日中共中央华东局致中共中央电:“我们完全同意中央的意见,唯华中方面尚无准备,望中央将方针及部署直接告之。”

6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致华中分局并告陈毅、舒同电,指示:“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十五个团)位于三分区,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之敌,恢复三、四分区失地,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午灰(7月10日)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待命攻击”。“你们一切听陈舒指挥”。

6月27日张鼎丞、邓子恢致粟裕、谭震林并报陈毅、中共中央电,表示同意中共中央26日计划,拟以第七、第八、第十纵队在苏中高邮、东台、如皋线牵制敌军,以第六纵队、第九纵队、第五旅和淮南5个团共16个团担任淮南作战任务。“是否妥当,望粟、谭考虑决定”。

同日中共中央华东局、陈毅致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电,指示:

“苏中地区可留一个纵队担任坚持和钳制,你们应集中陶、王两纵,五旅及谢纵在六合、天长之间整训”,准备担负淮南、津浦路蚌浦段作战任务。

同日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致陈毅并中共中央电,建议华中部队留苏中作战,叶飞、赖传珠纵队及第四、第九旅南下。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 清朝那些人

    清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左宗棠在甘肃

    左宗棠在甘肃

    1866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1867年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曾在兰州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等新式企业,该书主要研究了左宗棠在1869~1880年期间甘肃的经济政策、文化建设、社会措施、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甘肃的社会历史状况。
  •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为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1955年完成的作品,刻画了美国历史上八位勇敢的参议员的形象,讲述了他们在面对党内同事和选民压力时,依然勇敢坚守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的事迹。
热门推荐
  • 无灵之主

    无灵之主

    亿万年的时间,天地早已大变。风云再汇聚,重谱新纪元!
  • 光明的沦落

    光明的沦落

    原本事业正处于辉煌的胡博,却因一次手术事故,病人家属大闹医院,导致他事业下滑,他不愿自己的事业从巅峰滑落,于是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功成名就,他策划了一场计谋。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在刘铭的调查下,真相也慢慢浮出了水面。两人之间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 朱砂难

    朱砂难

    爱一个人很难,有人难分难解;有人难逢难遇。爱一个人是劫,有人劫后余生;有人万劫不复。下辈子,希望他们可以早点遇见彼此。
  • 变身之我是魔法师

    变身之我是魔法师

    一个主角异界回归,重修魔法的故事。变身文,不喜误入。暂定变嫁,可能单身,不百合,如果变身就是为了百合,那还变什么身呢?
  • 南桥幽梦

    南桥幽梦

    心理医生江南从嫦娥仙子那里学得穿越术和幻化术。在旅游途中拾得一片紫枫叶,无意中巧妙地把紫枫叶幻化成了许仙。许仙未能找到白娘子,心里郁闷,江南决定帮助许仙找到白娘子。谁知,将许仙幻化成了白娘子。白娘子爱上了江南。江南无奈,只好逃避。逃避中,意外地遇到了梁山伯,江南把白娘子移情给梁山伯,祝英台很苦恼,决定报复江南,在报复的过程中却爱上了江南。江南将祝英台成功地穿给了孟浪,苏小小知道后,痛苦成疾,幻化成了紫枫叶,天天投梦给江南,让江南尝到了移情别恋的难受滋味。
  • 生入活

    生入活

    这是一个大山里孩子,看不到出路像芸芸众生泯灭在平凡的洪流中
  • 晴朗星空

    晴朗星空

    天地广遨,鱼鸟遨游;花开花谢,日升日落;星空遥望,自然和谐。人类出世,打破安宁;日升惊鸟,日落满山。自然崩析,领土纷争;国家林立,星空黯淡……天地掌管得了人心,却猜测不了人心。万恶生根,英勇遭害。天地狰狞,降落封神之印。印期以至,万恶虎视。英勇之气,天地轮回。秦勉天降,必震星空……
  • 王牌杀手在仙都

    王牌杀手在仙都

    主角罗炎左手戴着知天知地知万历的老爷爷,心中藏着包罗万象的炫酷系统,自身还是带着超级秘籍穿越到异界的王牌杀手。三重成神保障,吃不了亏,上不了当。一千章后,当主角脚踏群魔,剑指众仙之日,他只想说三个字:还!有!谁!
  •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本书以深度剖析、专题研究等方式,梳理和回顾2013年以来中国政坛动态,为读者提供透视中国政治动向、社会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特别是围绕各级政府、决策者比较关心的典型问题,对当下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进行深入透视和解析,并辅之以鲜活的典型案例,为各界把握中央新精神、了解各地新动态提供资政借鉴。
  • 全能异界

    全能异界

    看男主苏林,如何遮天换日,扭转乾坤。成为异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