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两封书信的封面上分别写着荐书和保书的字样,孟逍遥有些疑惑:“这是?”
“这是我为你写的荐书,还有请几位乡老一块签下的保书。”,见孟逍遥还是不明白杨文瀚又解释道:“如此一来,你就能入我楚国正籍了!往后不论是四处行走还是留在这,都要方便许多。”
接着杨文瀚又给孟逍遥讲解了楚国的户籍制度。
楚国上下只要是楚国的人都要登记户籍以便于管理和收取赋税,就连奴、仆人都要登记户籍。
在楚国想要自由来往,没有户帖在身简直寸步难行,比起那些黑移民还要艰难,没办法入住正规客栈,得不到官府保护,无法通过有官兵把守查验的城门关口,基本只能在乡间野外待着,做什么都不方便,还要躲避官府巡查,一旦被抓只能沦为奴隶,失去自由之身。
因此在楚国基本只有两类人是没有户籍的,一类是各地宗族世家的隐户,主要是出于少交赋税的目的。还有一类就是那些土匪山贼这种不服王法的人。
前者一般,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待着,日日耕田劳作,又有当地宗族掩护也就没有这个需求。后者就不用多说了。
楚国的户籍主要分为:【民户】、【农户】、【匠户】、【贱户】几种,前三者属于正籍是要纳税服役的,是受法律保护的“民”,贱户属于贱籍,其本身不用服役纳税,但是不属于“民”的范畴,是要依附正户的主人存在的,没有自由身份,更没有人权,就算是被主人打死,也只需要罚款,而不会犯法。
农户和匠户,就是农民和有特定技术的工匠,一般是铁匠、木匠等。
而民户就是这两者以外的人,既没有土地也没有手艺,所以民户一般都是城市里的那些劳工和小商贩,基本都是穷人。
至于那些城中的富人们?他们早就转成农户了,毕竟农户在社会地位上更高一点,在科举等方面许多隐性福利。
而对于孟逍遥这样的外来人口,想在楚国正常通行,要么在边城关口用他国户籍换区通关路引,要么就要入籍才行。
而想要入籍除了卖身为奴之外,就必须要有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写一封荐书,此外还需要有当地三个以上的乡老作保才行,前者就是秀才或者更高的举人、进士,后者相当于各村村长或者族长族老等协助官府管理地方的人。
听着挺简单,无非是找几个人写封荐书和保书,大不了给点钱就是了,孟逍遥这么有钱还能找不到几个愿意的人?
其实不然,要是他真这么做了,那他只会有一个下场,就是被人举报,然后官府将他抓去,财产充公自己沦为奴隶,失去自由,而举报人也能得到一大笔奖金。
毕竟人家怎么分辨你说的是真是假?作保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如果举荐担保的人是敌国奸细或者犯了什么大罪,保人是有连带责任的,轻则坐牢发配,重则抄家砍头。还不如举报了你,照样能赚上一笔,还不用承担风险。
这样严格管理入籍,主要是为了防止敌国奸细渗入,还有那些罪犯无法借此改头换面洗脱罪名。
了解了户籍的重要性和其中详情后,孟逍遥这才发现自己以前想的还是太简单,没想到这么基本的问题,要不是今天杨文瀚提出,自己就这么离开书院,说不定就被官府抓起来当奴隶卖了,永无翻身之日,还谈什么幸福生活!
手中两封薄薄的信封也变得沉甸甸的。
犹豫了一下,孟逍遥郑重得将书信放了回去,对杨文瀚行了一礼,道:“承蒙先生收留,教以语言文字,逍遥已是万分感激无以为报,不敢再让先生担此干系!”
这份礼有些重,孟逍遥不好随意收下,户籍的事虽然难,但是一定有办法解决的,如果他连这个都解决不了,也太对不起手中的几件神器了。
杨文瀚淡然一笑道:“此言差矣,我留你在此,是因为我信任范少侠的为人。”
“给你荐书和保书,是因为这一年以来对你的观察,看你言行举止大方得体,虽然是行商在外,却没有商人的市侩之气,就算不是家学渊源的大家子弟,也断然不会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你在柴房每日粗茶淡饭、辛苦劳作,也未曾抱怨,时常还帮助他人,可见你本性纯良。”
“只是……”
孟逍遥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正要说话,杨文瀚又故作严肃,打断道:“难道你之前所言不实?还是说你来我楚国另有所图?”
“不是!不是……”孟逍遥连忙否认,他明白杨文瀚是故意这么问的,其实话说到这,他也想接下,只是人家如此信任自己,自己却没有跟他说实话,心里中总觉的有些不安,但是又不知道要怎么说,一时无语。
杨文瀚还以为他是不好意思,不等他说完,就道:“竟然不是,那我为你作保又有何风险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孟逍遥就不好再说什么了,虽然自己没有说实话,但是也没有什么骗人的想法,他也不打算去犯什么大罪,也不会给杨文瀚带来什么麻烦。
只是这次就欠下的人情就大了,毕竟他们之前素不相识,萍水相逢,只凭自己一面之词,就对他如此信任,不但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写下荐书,更是为他解决了保书保人,为此不知道要欠下多大的人情。
再联想到自己穿越后几次面临难处都能遇到贵人相助,猛男兄如此,现在杨文瀚也是如此,孟逍遥心中庆幸的同时也十分感动:“先生如此信任,为我担下这么大的干系,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日后定当涌泉相报!”
杨文瀚见他不再推辞,就“哈哈哈,我帮你也不求你日后什么回报,只要你往后回到家乡,有机会多回来看看便可。若是回不去,便留下来跟我读书考科举!”
孟逍遥点头应下,心想,回家是不太可能了,考科举也没有兴趣,唯有日后安稳了之后,找个好时机再来还这份恩情了。
随后杨文瀚又安排了马车,等他吃了午饭就亲自带着他去竹海县城办理了户籍。
杨文瀚虽然没有继续考科举,但是在当地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因此县衙的小吏也不敢刁难,很顺利的就给孟逍遥办下了民户的户籍,赶在天黑前就回到了书院。
打这起,他孟逍遥就是正儿八经的楚国人了,有了正式的身份,不论是经商从军还是读书做官都可以,也不用担心被人抓去当奴隶,当然了,他也同样的也有了缴纳赋税的义务。
晚上回到柴房小院,孟逍遥拿出自己的户帖,精美的硬壳封面的折册是杨文瀚送的,不易丢失损坏。
打开就能看到裱在中间的黄纸户册,上面有着他的各种信息,甚至有他相貌体态的描述,凭此可以确认户帖是否是本人的。
孟逍遥就像当年刚拿到自己的身份驾照一样,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看着看着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