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早就传令让我进宫。我一开始称病拒绝了。”蔡邕说:“但是没过两天,他又差人送来文书,急令我必须立即入朝。送文书的人说,董卓得知我称病不去立即发火,说蔡邕有什么了不起?居然有人敢不听我的号令?我可以灭他三族!”
“真是个粗鄙之人,典型的流氓恶霸!”董祀一听气愤不已:“当初他刚进入洛阳时,也曾命令义父到他那里报到。也同样以诛杀全家威胁。义父带着我们连夜逃离,去了陈留。”
蔡邕立即显出害怕的神情,提醒道:“小声点哦,恐怕隔墙有耳!”
董祀又把声音放低问:“他对你还好吗?听说待遇不错?他没有为难你?”
蔡邕答:“还行吧。一开始任命我为祭酒。后来连着三天,又是什么侍御史,又是治书侍御史,又是尚书,我还没弄清楚上一个职务的职责,马上又换了一个,人都说这是三日之间周历三台。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他对你看来期望很大。”
“他自知是个粗鄙之人。想要长久做朝廷的实际掌权人,恐怕大家对他不服,因此就要找些有名望的文人雅士,替他装点门面,另外也想向这些人学点治国理政的方法。我以为,这就是他招我进入都城的原因。”
“没错。他一定是这么想的。”董祀点点头,之后他又问:“那你现在是什么职位?”
“最后一次任命的是中郎将。”蔡邕笑道:“随便他任命吧。反正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只好随他去了。他有事叫我时,我就去。没事我就在这里待着,读书习字弹琴。”
董祀说:“我来这里,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反感,就说是你侄子。”
“我一听你的名字就知道了。但我不明白你为何要进宫。在这里很危险,我怕你遇到麻烦。”蔡邕说。
董祀笑道:“蔡先生,我来的目的不是跟你说过吗?我要见机行事,救你出去。”
“救我出去?”蔡邕沉思片刻,说:“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
“咱们看情况吧。”董祀又说:“蔡先生,你得先为我安排一个职务,让我在这里成为有用之人。否则我就没理由待在宫里了。”
“行,我跟尚书令打个招呼,应该没问题。因为我在董卓眼里很重要,其他人都看得出来。”
叔侄二人正说着话,宫廷厨房下人送来了膳食。
于是,这一对“假叔侄”,真师生,在一起用膳。
皇宫里的膳食果然复杂,大大小小有十几只碗碟和陶罐呢。各种吃食味道确实丰富。董祀吃得津津有味。
“待我下午去与宫里说一下,给你安排个侍卫一类的官职,晚间就与我在一间屋里同寝好了。”蔡邕说。
“嗯,好的。”
午后,蔡邕去找大臣们议事,顺便商量董祀的职位问题。董祀则待在蔡邕的办公室里看书。
傍晚时分,蔡邕回来了。
“你的职位定了,叫做黄门侍郎。”蔡邕对董祀说:“黄门侍郎原本是为皇上跑腿打杂的。已经有好多个了。但这是个闲职,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所以就给你安排一个好了。”
“我要去跟皇上见面吗?”董祀好奇地问。
“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你这个职位人多,轮不上你。”蔡邕笑:“所以你就等于没事干。”
‘那好,我就在你这里混吧。’董祀顿感轻松了不少。
这皇宫里还挺好玩的。夜间睡在皇宫的雕花大床上,董祀想:在这里我白吃白喝,还不用做事。董卓老贼虽然很坏,但我的运气不错。
第二天一大早,蔡邕就被另一个黄门侍郎叫走了。说是董卓要跟他商议事情。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蔡邕回来了。
董祀问:“蔡先生,董卓老贼跟你商量什么事?”
“他想把自己的身份再提升一级。他说有人提议让朝廷尊崇他为尚父。就是相当于周公的地位。他问我是否可行?”
“你是如何回答的呢?”董祀觉得董卓也不傻,他想洗白自己“挟天子令诸侯”的霸道行径,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执政地位。。
蔡邕说:“我跟他讲,姜太公因辅助周文王灭商有功,故而被尊称为尚父。而你现在威望虽高,但功德比起姜太公还不行。等到平定了关东,拥陛下返回洛阳,然后再讨论此事吧。”
“他同意了?”
“同意了。对我给出的建议,他基本上都采纳了。”
“哦。”董祀想,董卓这家伙也不是油盐不进,还能听进去一些话呢。
蔡邕接着又说:“前不久发生了地震。他也曾来向我问计。”
“地震?”董祀很好奇。
“就是大地震动啊,地动山摇,毁坏房屋,地面陷裂。很可怕的。”蔡邕一边说着,一边做出手势,形容这一恐怖现象。
“哦。”董祀想,汉代就有地震啊。
“董卓问我,这是什么原因?我对他说:这是阴盛,侵犯了阳气。就是说,有臣下不遵守国家制度所以才会这样。春天祭祀的时候,你乘坐的车子过分豪华,顶上金华青盖,两厢雕龙画凤,触犯了天条。所以招来灾害。”
董祀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
“你笑什么?”
“笑你真能忽悠他。你说的这些话。董卓是不是真的听进去了?”
蔡邕蒙圈了:“忽悠是什么意思?”
“就是欺骗他的意思。”董祀想,自己怎么一不留神又把21世纪的话说出来了……
蔡邕没有笑,他说:“他听进去了。下一次出门时,他就把车子换了。换成普通皂盖且没有装饰的马车。”
董祀说:“都认为董卓横行霸道,可他对你还是很信任的,言听计从嘛。”
“我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蔡邕说:“反正我尽量规劝他不要做坏事,不要做违反常理,扰乱朝纲的事。”’
“对,你的规劝确实能让他减少一些罪恶,这对天下安定,民众安宁等于做了些好事。”
“哎,这汉家天下真是摇摇欲坠,不知何日就消亡了啊。”蔡邕这文人老学究又开始忧国忧民有天下,摇头叹气不止了。
董祀说:“我现在最操心的,就是你何时能从这个皇宫里出去,回到家乡安安静静地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