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创作构想
■刘文
2006年7月16日,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纪录长江的行动……
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摄制组以饱满的创作激情、深厚的民族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高昂的时代精神,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江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多姿多采的人文景观,以完整、立体、多层次的影像体系,展现母亲河的巨大活力,以强烈震撼的视听冲击力凸现出一条充满魅力的长江。数字成为这次记录长江的行动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摄制组用整整两年的时间,行走在万里长江之上,飞越长江沿岸十二个省市,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55000分钟时代长江的最新影像。
《再说长江》以母亲河长江为载体,融合了长江沿岸历史、人文、现实、自然等各个方面内容,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记录长江的行动。
作为一个电视人,能率领团队创作《再说长江》这样一部有着巨大的社会命题和浩大的人文主题的电视工程,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再说长江》给创作团队搭建了一个竭尽自己全力报效长江的平台,同时也给创作团队的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遇。对于每一个电视人而言,一生中有机会参与一部大型电视片的摄制,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03年8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经中央电视台编委会批准作为重点项目立项。2004年8月1日,《再说长江》在长江源头开拍。本人作为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总制片人和总编导,在记录长江的日子里,面临着来自节目创作和节目运营的双重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纪录片能否成功的标志,不是一个大型电视片的最终完成,而是在电视创作上能否实现跨越和突破,这对于我们这一代电视人有着极其特殊和深刻的意义。以下我将围绕《再说长江》两年多来的摄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来做一个大致的总结,相信这对相关的大型电视片的摄制同样有着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再说长江》的创作目标
从青藏高原格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到长江入海口,行走6380公里的长江生生不息,一路汇集几十条大河,从西到东横贯中国,成为孕育伟大民族的生命之河……
长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
对于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而言,面对一条自然的大江、文化的大江、经济的大江,创作题材和拍摄对象呈现出多样、多元的特性,《再说长江》全片的创作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每一集的分集主题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原则。
1.“以变与不变”凸现时代巨变
20年,长江发生了巨变;20年,中国发生了巨变。作为《再说长江》的总策划、总监制,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着重强调,《再说长江》中的“变”,是时代的巨变、社会生活的巨变、人的思想观念的巨变;《再说长江》中的“不变”,是以长江为载体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自强进取,成就了时代巨变的民族精神不变。一个“变”字,让电视人拎起摄像机再次走向了长江,它是《话说长江》的承接和延续,同时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到了思考,也从文化的范畴开阔到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从而揭示出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长江。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的20多年,是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巨变时代。而新时代的长江,充分体现出了20年来中国在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文化等多元发展中的巨大变化。因此,体现20年来的中国巨变就成为《再说长江》创作的一个贯穿全篇的主题。
长江,在20多年发展中,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域。长江巨变的标志是:上游的重庆成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中游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主体竣工;下游的长江三角洲高速发展和浦东开发;长江源头地区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横贯长江的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面启动……这些世纪工程见证了长江的巨变,也是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中所没有的崭新的内容。
在《再说长江》中反映变化,就是要以人、以事、以物来看变化,以现在与过去的对比来讲变化。尤其注重的是挖掘与思考长江巨变的缘由,从历史的纵深感和人文的传承性来看这个巨变的深刻意义。
应当说,《再说长江》由于拥有20年前《话说长江》留下的丰富的影像资源,所以就有了一个进行视觉形象对比的优势。这个对比直观地、有说服力地凸现出了长江的变化。对于《话说长江》中还没有出现的新的人、事、物,给予了重点的充分表达;对于《话说长江》中已经表现的内容,通过对比看到了今日发生的变化;对于《话说长江》中典型的、象征性的细节,有了延续性的表达,而形成一脉相承;对于《话说长江》中出现的重要的人文景观、典型人物,在新的采访和纪录中,又形成了呼应与对比。这是《话说长江》之后,我们为什么要《再说长江》的缘由。
2.“以人为主体”反映时代巨变
张长明副台长曾多次强调,《再说长江》要“以人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以真实为灵魂”,这成为《再说长江》在创作上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如果说,20年来长江变了,那么,20年后以电视方式“再说”的长江也要有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实质上是创作观念的变化。《话说长江》中更多的是注重了历史和人文景观,在那个巨变刚刚开始的年代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而在《再说长江》中,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人。也就是说,长江的变化首先是长江两岸人的变化。
因此,《再说长江》首先确立的是以人为记录主体的创作理念。通过长江沿岸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情感的变化,透视出大江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而对于人的表现,首先是对于人的真实的故事、情节、情感的表现,通过小故事反映大背景、大主题。
在《再说长江》中出现了人物和故事,但最打动人心的则是人的情感。情感的力量是作品产生魅力引起共鸣的基础。纪录片中对那些出场人与千百万观众相通的情感的表述、记录与抒发,无疑是这部作品留在人们心中的一个深刻的印记。
在对于人、对于事、对于情的表达中,最根本的是真实。真实是《再说长江》的起点与终点。长江上的真人、真事、真情是这部作品的灵魂。唯此才能再现出一条真实的长江。运用纪实的方式深入到江的深处、人的深处,记录到“真实”的人与事,运用多元的叙述方式铺陈出江与人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真实”背景和信息,一个“真实”便使这部作品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
3.“以国际视角”表达时代巨变
由于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多语种版要在中央电视台中文、英文、西法语国际频道对全世界播出,并且该片还要面对被多家海外电视机构的购买和改编。所以,《再说长江》还承担着对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巨变的使命。因此,《再说长江》力求从全人类的视角来重新看待、重新发现长江这一条中国人的母亲河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情感诉求,用全球华侨、华人甚至各国人民都能感受、理解和认同的视角来展现中国的巨变,力求尽可能多地选取为海内外所关注的选题,让人们接受,给人们感染,引起人们共鸣。
二、《再说长江》的创作原则
1.“再说与话说”的同质影像对比
对于中国人来说,20年前是一个转折,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的开始。从那时起,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乡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观念都呈现出了新的色彩、新的气象、新的方式、新的活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脸。
“变”是这部系列片的主题和灵魂。那么,究竟如何来体现这个“变”字呢?很显然对过去的影像资料的运用,尤其是对《话说长江》的影像资料的运用是尤为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是我们全片的结构方法或叙事手段。所以,要赋予其鲜明的个性和固定的色彩。在它与现实有勾连的地方,一定要用影像的变化来震撼观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1982年重庆朝天门,2005年重庆朝天门;1982年上海浦江两岸,2005年上海浦江两岸;1982年武汉长江大桥,2005年武汉长江大桥;1982年重庆少年李曦,2005年重庆青年李曦……”,景观、人物、城市、江河,《再说长江》在片中运用大量的20年前后长江沿岸典型的自然地域和城市地标的影像进行对比,镜头的重复、镜头运动的重复、拍摄方式的重复、拍摄角度的重复,直观地凸现出了20年长江两岸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它的影像的视觉表现力是不言而喻的,极具可视性和说服力,显现出影像巨大的震撼效果。对比意识和在对比中展现时代变迁成为创作的基本原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