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南京零距离》的理论意义
■朱寿桐
《南京零距离》已经成了一个既具有较高美誉度又具有较高收视率的“双效”型电视新闻栏目,它的影响不仅在南京地区家喻户晓,而且通过电视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正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的一个话题。在克隆成为时尚的今天,这样的电视栏目势必引起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仿效。然而,该栏目的人气在南京地区持续走高,并在诸多次效仿者的围追堵截下独领风骚,似乎在告诉人们它原本就体现为一个电视理念的高地,不至于被克隆热潮所淹没。
许多《南京零距离》的效仿者,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都把《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归结为对社会新闻的热衷和追捧,这实在是一个缺乏深度的认知上的误区。被誉为“平民电视”、“百姓新闻”的《南京零距离》之所以受到广大南京观众(甚至是节目所能覆盖到的所有区域的观众)的热爱,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最丰富的社会新闻,最实用的生活资讯,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拍到了最火爆的场面,最抢眼的事件,同样也不完全是它有一个绝对优秀、绝顶聪明的主持人,而是因为所有这一切中体现出了一种深切的社会关怀。观众的热爱就是对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关怀的积极回应。《南京零距离》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其中堪称关键的一条便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前途,在于体现深刻而真切的社会关怀。所谓社会关怀即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于广大民众为主体的社会生活投诸关注的热忱,并怀着以人为本、人道公正的原则和全局观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予以真实的反映和积极的参与。
表面上看,《南京零距离》涉猎的题材、内容,运用的手法、套路,许多仿效的新闻栏目都用上了。但实际上《南京零距离》无论是社会新闻、生活资讯的内容选择,还是现场直播、电话调查的技术运用,都是以为百姓服务、满足观众需求为其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融入了深厚的社会关怀。该栏目在强调正确的导向性、快速的时效性和较为深刻的思想性的同时,常常本着人性化的思路尽可能多地贴近广大南京民众的生活,带着满腔的热忱走进民众的日常空间,带着感同身受的同情注视着老百姓所关心、所遭遇或者所耿耿于怀的社会现象,站在观众和老百姓的立场上对这些社会现象所显现的是是非非作正面的赞赏和反面的抨击,以此形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念套路,形成了这个栏目难以被模仿的精神品性。
这种贯穿在每一个新闻事件、每一次理性剖析中的以人民为本位,以老百姓为主体的社会关怀,对于电视新闻理论界的进一步思考具有相当深刻的启发意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新闻突出的往往是政治关怀。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必须坚持讲政治,时刻注意用正确的成熟的政治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国家的政令法制,于是,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的电视新闻,理应对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作积极的落实与宣传。但是,在鼓励创新、强调开拓进取的年代,新闻的政治关怀可以有多种表现形态,并非只有“唯上”、“唯书”之一途,还应该对广大民众负责,以人民为本位,把与人民大众密切联系、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切实纳入到政治关怀之中。特别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代表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国政治观念中的一个核心,关注老百姓,关注社会,关注正常的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正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正是政治关怀的应有之义。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应再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不应一味地板着面孔采集新闻,做新闻,播新闻,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的传媒,应在观念上尽可能多地为老百姓服务,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贴近老百姓为主体的社会现实生活,从而调动起广大民众的关注热忱,这样的社会关怀其实就是政治关怀。
人民大众永远是现代传媒的主人,他们不仅是现代传媒的服务对象,也应是现代传媒的表现主体。明确了这样的观念,不仅有助于克服乃至改变我国传统电视新闻那种过于刻板、严肃、正襟危坐的固定风格,而且也能使大到国家大事、小至百姓遭际等各类电视新闻以更为迅捷的速度和更为新鲜的质地抵达观众。《南京零距离》的平民视角反映百姓生活的新闻策略,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核心理念,便是与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的鱼水联系,是倾注真情真心的社会关怀。这样的新闻策略与新闻选择,避免了当下许多电视新闻节目的刻板套路和空泛化倾向,而显示出自身的新闻特点,同时也深受其在所覆盖地区的广大观众的热切欢迎。该栏目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生活资讯、无论是灾害报道还是轶闻趣事,采、编、导、播人员都能始终操持反映民众心声、维护社会安定、吁求社会公平和正气的意识,都能通过真实的镜头、人性的叙述、精辟的点评,凸现社会关怀的理念;当由这样一个主导理念串联起这些看起来十分琐碎的材料的时候,繁杂的栏目内容就获得了难得的整体性、健康性乃至高品质。这种以老百姓为主体,以社会关怀为核心的电视新闻操作理念,保证了《南京零距离》的质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认同,同时,实践证明,也保证了它的政治原则性。《南京零距离》开播一年多时间内,涉及到许多重大社会生活题材,甚至涉及到不少当时非常敏感的内容,但该栏目每当处在这些关键时刻,都能够把握好报道的尺度,把握好评论的分寸,既及时快速地完成了新闻的传播,满足了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真相的收视需要,又自觉地把准了政治方向,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如对南京“9.14”投毒案的报道,在南京诸多电视媒体中最守新闻纪律,而报道最充分的恰恰是《南京零距离》。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相信也不会有什么诀窍,重要的是一切判断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社会安定的大局出发,将人本思想和人道原则同全局观念结合起来,这就是新闻的社会关怀所必然强调的内容。
建构这种较为全面的社会关怀理念,能够有效地使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对相当敏感的政治关怀树立起足够的自信。诚如前文所说,全面、准确的社会关怀是以人民为本,以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地贴近老百姓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关怀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理解成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内容,因此,这样的社会关怀所体现的也正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政治关怀的内涵。在这里,从《南京零距离》的成功中也应能体察出,社会关怀的“全面”、“准确”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加以掌握的原则。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阶层差异和利益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维护社会安定,弘扬社会理性精神,倡导社会公正,着眼社会大局的立场上,以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新闻报道,帮忙而不添乱。所以,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时刻秉持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但不能为这种观念牵着鼻子走。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提倡电视新闻的社会关怀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道关怀和相对浅显的人本关怀。
但是,这种社会关怀,特别是通过电视新闻栏目所实践的社会关怀,相对而言是比较难于把握的,因为只有这个社会关怀既要全面、准确地对政治负责,又要真挚、深切地对老百姓负责,才能努力营造出一种上下认同的局面。许多情形下,这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关怀的分寸感问题。就政治倾向性和思想立场方面而言,社会关怀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道关怀或人本关怀,要将人道关怀和人本关怀同社会安定、社会秩序、社会公正的全局观念结合起来,可在确立了这样的前提之后,电视新闻工作者又应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主体的新闻理念,满腔热忱地关注广大民众所关心的事件和问题,从道德感等基本的价值观上认同百姓。这是电视新闻社会关怀的最大亮点,也是《南京零距离》获得已有成功并将进一步获得成功的关键。该栏目在这方面自觉、真诚地迫近电视新闻与老百姓之间心理距离,且通过一系列电视技术手段的革新,初步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以老百姓为本位、与老百姓心贴心的电视新闻处理模式,包括独特的主持人形象及语言策略,现场感极强的观众参与体式,以及新闻切入视角和评论立场的百姓本位意识等等,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赞誉。
社会关怀的实现途径相当广泛,但有较大深度和较大信息量的新闻栏目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必要的和有效的途径。《南京零距离》之所以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热忱欢迎,正是因为它出色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社会关怀要求,并为实现这一关怀开辟了适当的途径。电视新闻理论界重视这一被称为“零距离”现象的话题,也是因为它通过勇毅而富有创意的实践,为电视新闻的社会关怀开辟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必要的和有效的途径。
在保证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前提下,电视新闻能够长期赢得观众的普遍赞誉,往往是其社会关怀贯彻得相当成功的标志。电视新闻的社会关怀,不仅仅是赢得观众、赚取高收视率的不二法门,也是体现新闻工作者政治关怀的一个恰当的角度,同时还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电视传媒的根本属性的体现。从政治性、观众性和人民性等三个角度来看,我们所说的社会关怀,也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新闻体制的一个关键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