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68200000060

第60章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纵横谈(3)

第三,对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怎样写广播剧》一文提出:“理想的广播剧应着重心理表现,避免不必要的实际动作,要从头至尾是一贯的感情流露。”另一篇研究材料上说:“广播剧不一定如舞台剧本有什么高潮部分必须夸张、全力以赴,有许多广播剧像散文一样的冲淡、诗歌一般的含韵、梦一般的幽玄,导演者应把内在高潮培养烘托出来。广播剧导演比诗人、画家、雕刻家、工程师、舞台导演还要值得赞扬,因为声音的感人力量太大了。广播剧的演出,有如一阙世界名曲,使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个天才的指挥者———广播剧导演。”这些论述在今天来看,也是颇有见地的。

第四,对广播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研究。如剧本的写作特点,解说的写作方法,广播剧导演的特殊要求,广播剧演播艺术的特殊性,语言、音乐、音响的组织等方面的技巧问题都有所涉及。如演播方面,张望撰写的《演播音剧并不比舞台剧容易》指出,“播音剧岂不较舞台剧容易而简便多了,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播音剧以第二自我尤为重要,要认为播音时播音室已不是播音室了,而是入到含有戏剧气氛的境界里了”。关于剧本结构,钟卒的《广播剧的表现领域与分幕》说“广播剧的分幕,应该是电影的分镜头和跟镜头”,指出广播剧宁可从电影中借取表现手法,也要摆脱和舞台剧纠缠不清的关系;指出“为广播剧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必须是通达到一个与舞台剧截然不同的境界中去的。广播剧应该争取新的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不应该继续地和舞台剧抢天下。”这种提法,在当时来说是大胆而又明智的,是作者深思的结果。关于语言,如背景环境的说明,在《怎样写广播剧本》一文中提出,“措词可不要太主观,应当使听众有自己想象的余地”。

第五,介绍外国广播剧的情况。王枳的《闲谈播音剧》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篇介绍外国广播剧情况的文章,也是一篇很有艺术价值的研究文字。文章对美国广播剧作家瑙曼·柯温(Norman Corwin)做了介绍,说他用这种新式的艺术“为战争、为和平、为民主理想、为世界大同做过不少宣传”。为此,他获得了“天下一家”的大奖。柯温的播音剧《我们掌握着真理》,是一景一景地介绍美国宪法的制定修正、民主政治的实现。该剧动用了美国当时所有的大牌明星,听众达6000万人。作者明确指出“中国的旧剧就比较适宜于广播”,并说“话剧逐渐要从无线电中消灭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文章还说,美国舆论界“认为播音剧正在改变着美国戏剧界的远景。它的影响是将形成美国戏剧的新时代”。这无疑为中国广播界打开了第一扇天窗,使我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二、广播剧理论研究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广播剧理论研究开始活跃。北京广播学院编辑出版的《广播业务》杂志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活跃,直到“文革”掀起,《广播业务》停刊。

几年中在《广播业务》上共发表了十多篇有关广播剧的研究文章。这个时期的理论认识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对广播剧音响的美学作用认识加深。张庆仁的《杂谈声音因素》一文,提出了三个值得重视的意见:其一,广播剧要善于以声咏情。典型的声音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一声千金”的作用,能画龙点睛地使戏活起来,使某段戏的情绪更加深化。其二,提出无声的“静”,也是音响的一种变化。无声的停顿如果用到“点”上,其作用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三,提出人的大脑有时对声音存在主观选择性的生理特点,应当成为广播剧音响运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对广播剧的结构特点研究有所深入。如刘保毅的《广播剧〈红岩〉改编琐记》和邝远焉的《广播剧场景转换的艺术处理》,在这方面都有较好的阐述。刘保毅的文章分别从“人物的取舍”、“树立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和“场景衔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文章有理有据地指出,广播剧需要有主线人物,如果没有一个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整部剧的情节、人物就会松散,出现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现象。作者认为,把许云峰定为主线人物后,这部剧的结构就显得紧凑了。

场景的衔接是广播剧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因为情节结构是否紧凑、连贯、顺畅,还要通过衔接才能实现。衔接不仅起到连接场景的桥梁作用,而且是表现环境、时间,烘托场面气氛,推动剧情发展的手段,有突出主题和树立鲜明人物形象的作用。卫彬的文章《愿我们多有这样的节目———广播剧〈两幅油画〉听后记》,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第三,对广播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更符合美学要求。刘溪的《从马天武人物形象的塑造谈起》一文,缜密地分析了广播剧《三伏马天武》中两个年龄相近又同是男性军人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颇有学术价值。文章从人物出场前的适度铺垫给听众留下了第一印象,通过红军战士小刘的讲述,就能感到马天武这个素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一时的白军将领的骄横跋扈、刚烈豪爽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待人物一出场,他的话虽不多,包括他的感叹词都足以表现他的骄横跋扈。

作为一名战俘,他没有丝毫对生死的惧怕,对命运的担忧,而仍理直气壮,自负不凡,一脑门子的不服气。解说恰到好处的配合、渲染,以及演员的选择和潜台词的挖掘等,从多角度入手做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说理性。

第四,这一时期,日本的堀江史朗、内村直也等有关广播剧的理论阐述,由蔡子民编译介绍到我国。他们的核心论点是“广播剧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听众的心理构成视觉形象后再引起戏剧感觉,而是以声音本身直接打动听众的思想感情”。这一观点,对我国广播剧界的理论认识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这个时期还有于惠罗的《广播剧———看不见的戏》、祖文忠的《漫谈广播剧》、卫彬的《漫谈音乐在广播剧中的作用》等等,反映了当时广播剧理论研究的总体水平。

三、广播剧理论研究的兴旺发展期(1976年至今)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广播剧的黄金时期,是艺术上卓有成绩的时期,是事业上蓬勃发展的时期,是理论上走向深入研究的时期。当然,这又是一个艰难竞争的时期。因为从1979年以后,另一种大众传播的艺术形式———电视剧,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不再是空中的唯一主角了。时代的审美心理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向广播剧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新时期的广播剧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尤其广播剧被纳入“五个一工程”评奖后,科研成果相当丰富。本时期广播剧研究在理论上的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比以前更明确地认识到了广播剧不仅仅是一种“看不见的戏”,“用耳朵听的戏”,而且是吸收了戏剧的营养形成的一种“特定艺术样式”。王雪梅的《广播剧艺术论》一书,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广播剧的艺术特性、编剧和导表演规律。该书指出,广播剧虽属戏剧家族,但不同于一般的舞台剧和影视综合艺术。广播剧是“听觉艺术”,又称“想象的艺术”,一切要遵循的规律都应源于它自身的艺术特点。作者认为,艺术美学的共同规律表明,要掌握各种艺术的特点和规律,需“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表现的整体上去考察,才能收到比较完美的判断。”张凤铸、张育华的文章《关于广播剧本性的一点思考》,朱宝贺的《论广播剧艺术的本质》,王雪梅的《对广播剧艺术个性的思考》,在这个问题上也都有独到的见解。《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是王雪梅的专著,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掘。

第二,对广播剧接受美学的研究,以及对听众的心理、广播剧内容与听众欣赏心理的沟通研究加深了。胡源、许志平的文章《广播剧〈二泉映月〉艺术特色浅析》从听众的欣赏心理需求出发,探索了广播剧的艺术特质。田本相的《听广播剧漫笔》指出广播剧“首先是‘剧’”,“必须环绕着人、人的命运来写,把塑造人物放到创造的重心。听众关心的是人,逗起人的兴趣的也是人的个性和命运”。于君的《脱弃陈骸,目标灵彩———听广播剧〈陈妙常〉》和花建的《听觉空间和艺术占领———广播剧创作漫谈》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广播剧的接受美学问题。江苏台的《主旋律·典型化广播特色———广播剧〈砺兵石头城〉评析》验证了受众接受心理———即使是久远的革命故事,只要赋予它新的意识、典型的个性,就不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倦。

同类推荐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 社会环境与自我保护(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社会环境与自我保护(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校园暴力是个新闻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名词。这个名词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已经公开承认,校园再不是什么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而是和成人世界一样危险的地方。研究还发现,校园暴力,并不止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是一种群体心理的反应,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校园中成员的意识。校园暴力,也并不是校园里面自然生成的怪胎,而是社会上的暴力文化飘落在校园中所长出的恶果。
  • 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

    本稿件并非要釜底抽薪,去探讨人权和隐私等跟告密相关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讲述告密史上一些人和事来让人们欣赏一下,这些古代肮脏的幽灵到底给他们自己和历史带来了什么,他们那种为告密而不要脸,甚至是不要命的“勇敢行为”是怎么修炼成的。
  •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职场英语白骨精,助你完成由菜鸟到高手的完美蜕变,汇集最经典、最全面、最实用的商务英语会话表达,夯实你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无相法师

    无相法师

    他甚至有一些庆幸、走了很久的道路,曾经深藏永远不能说出的梦,悄悄宣泄在这些女人身上,他被女性的爱包容、像忍不住的春天,一点不费力的展开,他和她们若即若离,袈裟是他安全的距离,越是他不属于他们,他笼罩在神秘的色彩下,越是对他们发出巨在的诱惑力。
  • TFBOYS之一定会幸福

    TFBOYS之一定会幸福

    这是由三位女主和TFBOYS而展开的唯美爱恋。。。PS:此小说纯属虚构,作者不追星,写此小说纯属娱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糊鬼妃司徒悠

    迷糊鬼妃司徒悠

    讲的意见很神奇的事情,很好玩,一个小女孩的死亡后发生的故事
  • 重生之女配翻身攻略

    重生之女配翻身攻略

    顾潇作为一个正牌影大优秀毕业生,却是一直混迹在十八线的小透明,本来已经生活不易了,因为爱心泛滥被车撞死了。本来顾潇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却又在一个粉嫩的公主房里醒来,还绑定了一个女配复仇系统。既来之则安之,顾潇就此开始了不断领着金手指走向人生巅峰,时不时还抽空虐虐渣的幸福小生活。不过顾潇也有一个烦恼,眼前这个狗皮膏药剧情里明明没有啊,对此她只想说,作为你个总裁你的脸呢?某总裁对此表示,要脸有什么用,能追到媳妇吗?顾潇:……我还能说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狩猎樱色男子

    狩猎樱色男子

    那个长着欧式模特脸的俊帅男子,是牛郎,是流氓,是江湖混混,是街头痞子?缘来挡不住。门槛、规则、统通一边丢。附送超长前传,轰轰烈烈爱情电演。狗血滋味一次补足。当好姐妹遇到好兄弟。简洁爱情,快打上市。三段滋味不同的恋曲。都市白领女性,不一样的爱情遭遇。
  • 大杀官

    大杀官

    我从末世而来!新环境,新三观,新规则。本想在这个世界里享受没有丧尸和变异兽的惬意生活,然后再找几个妹子谈谈情,说说爱,享受享受在末世从未享受过的爱情滋味,可为何总有些不长眼的混蛋来惹我!好吧,既然之,就忘掉末世顺势而为好了,该低调就低调,该学习就学习,该踩就踩,该杀就杀。对我来说,现世里的职场、官场、情场,并不比在末世混到进化者巅峰容易,尤其是那些在末世稀缺如“国宝”的美女,“武力值”更是惊人,时不时就能将我的心挠的七零八落。一个末世历经血腥和残酷搏杀的进化王者,踏入职场官场这两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适应规则和被规则适应的过程中,又会有着多少不一样的精彩之处?【本书装逼踩人情节较多,主角很那啥很暴力,从头爽到尾,请喜欢此类爽文的朋友务必收藏,喜欢受虐书的朋友绕道而行!】【凡收藏、投票、打赏、赞一下本书的书友,不管干啥都能拔头筹,得彩头,嘿嘿,新人新书需多多鼓励支持,谢谢!】
  • 忽而今冬

    忽而今冬

    崔晓晓一夜之间不但改变了的姓氏,变成陆家小女儿陆晓晓,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家族和一个不可理喻的哥哥。在最灿烂的年华里面先后进驻两个美好男子的心,一个让自己百般无奈却无法割舍,一个许自己一世安稳却总也抓不住。长久的摇摆不定,一边是养育给予的恩情,一边是隐约淡淡的爱情,面对毫无征兆家族的沉沦,出乎意料自己的身世,陆晓晓该何去何从~
  • 殿下纯情:我的绝佳男友

    殿下纯情:我的绝佳男友

    我们回家的时候,滟清正坐在地上画画。她头发蓬散着,围裙上全是五颜六色的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