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45900000001

第1章 戏剧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The Basic Facts and Genre of Theatre

文殷姝双双

何为戏剧?对于一名普通的观众来说,这个问题恐怕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是,只要是看过一两次戏的人,他们往往可以凭借感性的经验来描述那难忘的观看经历:在一个黑暗的空间中,我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它是那样真实而近切,真得可以看得见那挂在额头的汗水和含在眼眶中的泪滴,近得可以听得到他们的呼吸甚至心跳。

戏剧三要素:演员、角色、观众

在教科书中,对于“戏剧”是这样定义的:“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在这个短短的定义中,包含着戏剧艺术所必备的元素:演员角色观众。当然,在当代剧场中,戏剧艺术的重要元素已经远不止这些导演、舞台监督、舞台美术设计师、灯光服化设计师、制作人、剧院经理等各司其职,保障了戏剧工业化生产的运作流程,但从本质上来说,演员角色观众依然是戏剧艺术最基本也最必不可少的要素。

演员,自不必多说,他们占据着舞台的中心,是聚光灯下最耀眼的星。他们既是表演艺术的创作者,又是创作的工具与材料,同时也是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因此,表演有着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特性“三位一体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演员”,仿佛就意味着“分裂”、“纠结”、“感性”、“情绪化”,或索性就把演员与“神经病”画上等号。其实,这些用来形容演员的说法都不为过,因为演员必须具有高度敏感的知觉,迅速反应与瞬间表现的能力,身体协调与控制的能力,才能够自由无碍的进行表演创作。舞台的表演对于演员的要求尤为严格,因为与影视表演相比,舞台表演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它的过程不能被叫停,更不能“再来一遍”。只有演出前的刻苦排练,才是保障舞台表演成功的关键,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谚语,形容的便是舞台表演的艰辛。

角色,简单的说,就是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它来自于剧作家提供的剧本,同时也包含了导演与演员的二度创作与解读。但是,在诸多当代的戏剧实验中,“角色”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外延,代表了演员的扮演所指涉的内容,即“演员所扮演的XX”。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儿童剧中,有些“角色”被拟人化了,大树,太阳、风雨雷电等都被搬上了舞台;在当代戏剧中,角色互换、一人扮演多个角色、象征性的角色、人与木偶同台表演等等构成了超越传统戏剧观念的“角色”,甚至在某些后现代戏剧中,角色本身也变得不重要了,演员演的什么,全凭观众去理解,你觉得他们在演什么,那就是什么,关键的并不是他们在扮演谁,而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说话”。

观众,就是参与观看的人。在传统的剧场中,观众与演员之间是保持一定距离的,这“距离”不仅仅是由剧场的物质条件限定的,比如剧场被乐池和走道分割成为观众席和舞台;更重要的是因演出形态而形成的“心理距离”。

观演关系的变迁

19世纪后,在实证主义哲学冲击下的戏剧舞台,写实主义传统蔚然成风,戏剧艺术也极力做起了“复现”生活的“功课”。特别是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后,面对残酷与危机四伏的现实,戏剧家们开始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至少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老戏剧来个“大换血”,原来那些画满了透视性图画的布景景片扔进了故纸堆。法国自由剧院的导演、也是现代导演的先驱者安图昂,带领着他的业余演员剧团的小伙伴,驾着马车把自己家里的家具悉数拉到了舞台上,在狭小得只能容得下不到300人的小剧场中率先搞起了自然主义的“戏剧实验”,将左拉、梅特林克、易卜生等人的作品搬上舞台,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大家突然发现,在这样的“黑匣子”里面,观众坐在黑暗中,仿佛“偷窥者”一般,看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而演员们呢?他们则假装在台口与观众席之间存在着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普遍称为“第四堵墙”),在这“第四堵墙”的保护下,他们就像生活在家里一样真实地生活在舞台之上。观众则坐在黑暗里,就像穿过自家的墙壁看到了隔壁邻居家的生活一般,陷入“幻觉”,缄默不语。

图:典型的镜框舞台与“第四面墙”

但是,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大家逐渐在伤痛中觉醒,发现人与人之间的麻木与阻隔是带来战争、分裂、流血、牺牲的根源。他们意识到,被“第四堵墙”阻隔的“观演关系”是多么荒谬。在现实主义最为风靡的俄罗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总导演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中,以梅耶赫德、瓦赫坦戈夫等青年学生为首,他们举着梯子调皮地满剧场疯跑,寻找那个无形的“第四堵墙”,并试图用身体动作来尝试着将一架真正的梯子搭在无形的“第四堵墙”上结果可想而知,随着梯子一次又一次倒下,演员一次一次被摔在地上,观众席里发出了一阵阵爆笑。而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也发现,其实人与人之间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距离”,世俗生活的一切边界都是可以随着积极的“行动”而消解殆尽的唯有携起手来,才能扭转战争的车轮、掌握命运的轮盘。

戏剧的多样化分类

于是,在20世纪初到今天的一百年中,戏剧艺术的形态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从演员角色观众的三个要素出发,以导演为总指挥,开始了各种向度的深入开掘。戏剧的“多样化”成为现代之后的戏剧的典型特征。以表现元素的不同分为:以声音元素为主的歌剧;以肢体元素为主的芭蕾、舞剧、杂技;以语言元素为主的话剧,朗诵等等。以体裁的不同,则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历史剧、黑色喜剧、闹剧、音乐剧等等。

上述方式,可以在普遍意义上对传统戏剧和现当代戏剧进行分类,而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起源脉络对戏剧分类:由发源于中东地区的原始戏剧开始,分别向西蔓延的西方戏剧与向东传播并与民族传统文化共融之后形成的中国戏曲、日本能剧与歌舞伎、印度梵剧舞剧、卡塔卡利等东方戏剧。或按照戏剧艺术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古希腊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新古典主义戏剧、启蒙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代戏剧(包括现实主义与风格化戏剧)、后现代戏剧……直到纷繁多样、各种戏剧形式并立的今日戏剧。

戏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很难在短文中言尽,之所以从“演员角色观众”入手,就是要强调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戏剧艺术的本质是“做”的艺术,是“表演”的艺术,是“身体”的艺术,是“现场”的艺术,是“即时”的艺术,是永远无法被记载的艺术,是稍纵即逝的艺术,而绝不是“剧本”的艺术,“文学”的艺术。简言之,如果要领略戏剧艺术的真谛,还是要亲身走入剧场之中,去看,去听,去感受。

罗兰·巴特曾经在他的自述中提到了“情欲与戏剧”。他说,戏剧艺术的美丽之处,在于它是“被注视的、被照亮的情欲场所”。而戏剧艺术作为以形象为主体的艺术(电影、绘画、雕塑等)中的一员,它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将鲜活的身体作为供奉,赤裸裸地摆在观众的面前它是那样地真诚,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就可以冲到舞台上去拥抱那热情的身体。电影艺术则完全不同,在二维的屏幕中,演员可以穿着比基尼,露着大长腿,但是它们却永远用一种冷峻的面目示人,并将一纸禁令贴在了演员的脑门上:“Don`t touch!不许触碰!”更讽刺的是,从电影艺术的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有人吵嚷着戏剧末日的到来,但时至今日,戏剧却以远远高于电影十余倍的票价,在世界各地的剧院中每天如期上演。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追着大片儿的年轻人,也会定期换上衬衫和礼服走进剧场。戏剧非但没有走向“僵死”,反而以“高雅”的面目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

“戏剧艺术的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500年以前,或者5300年以前的作品的手稿,”(摘自罗布特·科恩的《戏剧》),仅有史可查的就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的魅力迄今为止没有减退,它的样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它从原始的巫术仪式中脱胎而来,又在后现代的先锋戏剧实验中走向了“仪式化”的复归,它的发展已然仿佛经历了整整一个轮回。所以,如果你对这样的古老艺术有着敬畏与好奇,那请你去剧场看戏吧。

同类推荐
  • 世界雕塑艺术(下)

    世界雕塑艺术(下)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 世界艺术哲学(下)

    世界艺术哲学(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书法名家(上)

    书法名家(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26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从学科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是“文艺理论”与“美学理论”的综合,或者说,它既涉及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又涉及美学理论的根本问题。文艺理论,通常可以具体表述为诗学、美术学、音乐学等;美学理论,通常具体表述为美学或审美哲学。从价值形态或文化归属上说,文艺美学则可以分成:基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本土文艺美学,基于异文化传统或“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别文艺美学,以及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等。文艺美学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也因此呈现出来。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壁画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壁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聚星辰

    武聚星辰

    五大星辰,互为犄角,明争暗斗,纠缠不休。来自底层的少年,在各大势力之间巧妙周旋,凭借过人的天赋、机缘与毅力,从容化解重重危机,终揭开上古之密,挽狂澜于既倒!群星璀璨,浩荡乾坤,且看少年如何逆流而上,武聚星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赌赢女神的我弑神了

    赌赢女神的我弑神了

    逐渐被黑暗吞噬的月光下,走在墓地中的少年双目无神。“恭喜达成新一岁成就,获得一点幸运。”冰冷的文字在刚刚十四岁的少年脑中被脑补成机械合成音,然后他就和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以及面对一场堵上所有的赌局。然而赌赢这个赌局之后少年在弑神者的旅途上前行中却从世界得知了世界之外,一向追求刺激新奇的他自然不会放过可能的未来.......————————{第一混合主世界有弑神者、公主恋人、你的名字,柯南、碧蓝之海等}(进行中)→{第二混合世界野良神、地狱少女其他待定}(待定未开启)
  • 快穿大佬又发彪了

    快穿大佬又发彪了

    “嘭”的一声巨响,从天界传来。小神仙们呆呆的望着眼前,表情软萌,但动作凶残的大佬,不禁瑟瑟发抖。“倾倾,莫闹。”温柔夹杂宠溺的声音传来,伴随着一阵暖风。大佬立马乖乖停止动作,乖乖站好。“真乖”男人俊美的脸上展现出繁花似的笑容。小神仙们不禁感慨,大佬他们又秀恩爱了╮( ̄▽ ̄)╭
  • 生活暴击

    生活暴击

    写此书完全出于对写作的喜爱,写的不好也请不要喷有句话叫“你喜欢与否,与我先关”,若你是真的有一点喜欢那么谢谢你的喜爱,本书无大纲纯属无厘头,内容由本人的心情而定,写作对我而言是一种内心的发泄,所以不喜勿喷谢谢
  • 案恋之换我走向你

    案恋之换我走向你

    特案组在今天正式成立,每个人都是他们专业领域的一把手,五个人在之前从事的专业领域都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在破案时收获了友情爱情,见证慢慢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不恐怖,比较搞笑的一本小说新人写书多多关照
  •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每个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没有贪婪可能会有自私,没有嫉妒却会有虚荣,没有懒惰同时也没有耐性,这些弱点,就像是捣蛋的魔鬼,总是变换了各种模样,羁绊人们的思路,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阻碍人们前进。而成功的唯一法宝就是战胜弱点,战胜自我。如此才能做出意想不到的改变,获得巨大的成功。
  • 亿万细胞修行

    亿万细胞修行

    破而后立!气海在一次历练中被妖兽损毁的林风一身修为尽废,却机缘巧合之下,全身四五十亿万细胞都开始自动修行,一人之力,抵得上六合八荒天下众修。海纳百川,进境如洪川,势如破竹,于当世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