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下面的对歌,张良才知道自己一时糊涂,竟然调戏到自己女儿身上。他顿时懊悔不已,羞愧难当,脑袋“嗡”的一下子什么都不知道了,双手随之失去控制,身子一晃,从风筝上摔了下来,像一块陨石,“扑通”一声落到西子湖畔,再也没有醒来。
据传,那条系风筝的铁锁至今还在南通呢。传说毕竟是传说,并没有什么事实根据。但是,这个故事却表明了当地的人们对张良升官发财后冷落家人的不满。
南通风筝博物馆
南通风筝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民办风筝博物馆,座落在当年张謇创建的五小公园的中公园里(今为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南通风筝博物馆),面积达270平方米,于2005年5月18日正式开放。
全馆展区分四个展厅,第一展厅:厚重的风筝文化;第二展厅:巨大的风筝贡献;第三展厅:精彩的风筝世界;第四展厅:独特的南通板鹞。馆内展有不同时期形状各异的风筝作品和制作风筝的工具、器材、实物及图片等,展示出风筝艺人在扎、面、绷、糊、雕等方面精湛的技艺。馆内还陈列了本地区风筝爱好者参加国际风筝大赛的参赛作品、奖品、证书及有关资料,同时还陈列了与此相关的文化名人轶事、历代著名诗词、影视歌曲、邮品、理论专著及出版物等,充分凸显出南通风筝文化的地域性、传承性、创新性、大众性。在突出的南通风筝文化的同时,南通风筝博物馆还注重其科普功能。
【第五节其它著名流派】
一、广东风筝
处于中国大陆南端的广东,有着悠久的放飞风筝的历史。据说,以前广州市有很多风筝店,其中以“朱七记”最著名,专门出售成打的“马拉”风筝和粘有玻璃粉的线。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放上天的风筝不带尾巴,别人的风筝便可与你打斗,被割断线的风筝便飘然落下。
广东的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放飞风筝的天然场所,所制风筝也独具特色。“龙头蜈蚣”风筝在腰节上使用带有草根的茎做横担,横担的两端没有羽毛或纸穗,只用自然的草根当做阻尼,每个腰节下面有一纸舌,随风飘动。这种“龙头蜈蚣”风筝的设计制作采用“仿生学”原理,按“百足”类动物的生态,从头到身躯、指爪形具神完,巨者可达一百多米长。风筝放飞高空,能摇头摆尾,扭动翻腾,如蛟龙出水、神龙飞天,栩栩如生,还能附加特技表演,如“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等,有声有色,堪称一绝,近年来在全国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最有特色的风筝是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的“灵芝”风筝。这种风筝初看像一个腰子形拍子风筝,但飞行时又类似硬翅风筝,可形成一对稍向下弯的“膀兜”,呈弧形翼剖面,比一般的拍子风筝飞行性能好得多。它的中间有一长杆,下扎鹿口灵芝图案,造型别致精巧又独具特色,是传统风筝中的独特品种。灵芝风筝上还带有长弓,风吹弦鸣,声传天外。灵芝风筝还有很多变种,如“莲花荷叶”等。此外,阳江风筝最有特色的便是“花草鹞”。这种风筝的群众扎制基础最广,风筝的品种也最多,有花草虫鱼、鸟兽动物、人物图像等等。常见的有双桃、双凤、石榴、“百鸟归巢”、“孔雀开屏”等,阳江有次被称为“纸鹞城”。
阳江风筝,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技术精巧,栩栩如生,不但放飞效果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
二、台湾风筝
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放风筝在台湾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其由来已久。据资料记载,居住在今天宜兰的平埔族,也就是葛玛兰人,很早就有这样的活动。
农历九月以后,台湾天高气爽,季风渐强,正宜放风筝。闽南话中的“九月九,风吹满天啸”,就是形容重阳以后风筝满天飞的情形。台湾重阳放风筝的习俗起源相当早。放风筝也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早年台湾放风筝,大多是自己制作,式样任凭自己的巧思发挥,一般以放得高为主,种类也很多。秋天一到,人们在田野空地争相放飞风筝是相当快乐的事情。
台湾风筝受潍坊、天津风筝的影响较大,骨架以竹节长、重量轻、弹性好的桂竹为材料,面料通常为布、纸张或丝绸。其代表作品主要有:陀螺、龙、鹰、蝴蝶、金鱼、桃、海鹰、宫灯、飞虎、方鸣螺等等。由于在台湾生长的蝴蝶品种繁多,因此台湾风筝艺人的蝴蝶风筝更是姿态万千,变化丰富。
除了正常的风筝放飞外,还有可以在空中相互打斗的特技风筝“风吹相咬”。施放者使用各种技巧操控风筝,以截断对方的尾巴,或咬断风筝线。有的甚至在风筝线上绑上暗器,以便破坏对方。在“风吹相咬”时,大风筝较易打胜,但小风筝由于操控自如,更便于随时袭击。
台湾的特技风筝也叫技术风筝,它由两根线控制,一般需要多人配合,借助这两根线的操控让风筝做出各种各样的特技。它可以单独飞行,也可团体合作飞行。其中的一种基本玩法叫“8字形”,即通过操纵使风筝沿着“8”字绕行,包括“横向8字形”和“竖向8字形”。
在台湾,人们放风筝不仅是一项休闲活动,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晴空万里,风筝似彩蝶迎风飞舞,使人陶醉其中,感受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三、西藏风筝
很久以前,西藏高原就有风筝游艺活动的流传,别具一格。在高原放风筝是一项很普遍的娱乐活动,男女老少皆可参与,但主要以青少年居多。放飞的场所主要在房顶或广阔的原野。藏区的各个地方都有放风筝的习俗,但最集中的是在拉萨和日喀则的各城镇中。
据说,风筝可引来大风,有利于秋收打场脱粒工作,所以西藏放风筝是在每年的秋季中。如果放飞的时间过早,将会引起农民的非议。据说,那样会使秋季过早终结,庄稼和果树的叶子也会过早地凋落。这个季节天高气爽,碧空如洗,风力较足,有利于风筝的放飞。
西藏风筝多为菱形平面,形态单一,但图形丰富。风筝的中轴和横轴比较软,中线的紧松可使风筝不断旋转。也有的尾部加一尾坠来控制风筝的平衡。施放者通过放线、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上下升降、旋转、左右打滚。
西藏菱形平面风筝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张边长60厘水的正方形纸裁成菱形,用两根削好的竹条做轴。其中轴通过中心,垂直贴在菱面的两个对角上,成为风筝的头尾;横轴两端弯曲,像一把拉满弦的弓,安在两翅的顶角。两轴的粗细根据风筝的大小而有差别,粗轴适用于大风,细轴适用于小风。线轱辘由几根小圆木和两个等圆的木板做成,有六轴型、八轴型、十轴型等,可按照放飞者的年龄大小来选择。
西藏风筝具有争斗玩耍的功能。风筝在空中争斗的场面非常热闹,五颜六色的风筝把高原的蓝天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观看风筝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叫喊着指挥放风筝的人。风筝争斗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放飞线是否耐用,所以放飞者非常注重线的质量。放飞线一般选用从外地运来的质量较好的品牌,再用耐磨浆进行加工,使线涂上一层非常薄的保护膜。耐磨浆是用一定比例的玻璃粉、植物胶、面粉、糖料等加水,放到锅里煮制而成,待冷却到一定温度即可上线使用。
电影《风筝》简介
儿童故事片《风筝》是新中国与外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艺术制片公司于1958年共同摄制。摄制组由双方人员联合组成,编剧和导演为王家乙和罗歇·比果,摄影师为亨利·阿尔康和吴生汉,顾问及片中的风筝制作就是金福忠和金淑琴。
《风筝》讲述了一段以“中法友谊”为主题的浪漫故事:一只绘有孙悟空的风筝从北京随风飘到了巴黎。巴黎的小朋友比埃罗和妹妹尼高尔,以及小伙伴贝贝尔等拾到了这只美丽的风筝和附在风筝上的信。通过中国古玩店老板的翻译,比埃罗等人知道了写信和放风筝的人是宋小清——一位远在中国北京的小朋友,信中希望收到风筝的人能够给他回信并做他的朋友。比埃罗非常想和宋小清交朋友,但顽皮的贝贝尔由于与比埃罗发生争执,赌气抢走了藏在风筝坠子里的地址,使比埃罗无法回信。晚上,比埃罗在梦中得到孙悟空的帮助,和妹妹尼高尔来到了北京,见到了风筝的小主人宋小清。正当他们与中国小朋友一起在天坛放风筝的时候,比埃罗醒了。此时,恰好贝贝尔前来认错,并把地址还给了他。于是,几个小朋友写了回信,拴在风筝上,希望它能飘向北京,通过风筝去寻找真诚的友谊。
《风筝》于1958年获第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状和第1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乔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