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强调一下定性调研的核心:调研不是为了调研而调研,调研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调研完了还没有想法,那么这次调研绝对是失败的。调研是在给我们创造一个思考的环境,在调研中思考、在思考中调研是最重要的方法。
好的策划方案、好的创意是用脚走出来的。此话不假!其本质是用脚驮着你的脑子到处走,去思考,这点一定是最重要的。
5
消费者洞察的六个简单方法
亲身生活体验
海尔集团关于产品研发有一句话:“消费者的难题就是企业的研发课题。”最好的营销手法就是洞察客户的难题,然后用产品去满足他们,因为优秀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一个优秀的洞察者,首先是生活中的一个有心人。永远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去真实体验生活,是最好的市场研究:
——如果我买这个东西,我选择这类产品,我想要什么?我关心什么?
——我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
——我还希望得到哪些更好的价值体验?
——怎样才能让生活更省事、更方便?
……
其实营销创意并不复杂,它往往就来自对生活的认真体验。
有的时候,当我们没有生活体验时,就可以去找一些有深刻生活体验的消费者做调查。通过深入体验者的内心,洞察我们的营销突破机会。
懒惰是人类创新的根本动力:
因为懒得洗衣服,洗衣机被发明出来了;
因为懒得走路,马车、汽车、飞机被发明出来了;
因为懒得去送东西,邮寄服务被发明出来了;
因为懒得起身,遥控器被发明出来了;
因为懒得换洗尿布,纸尿裤被发明出来了;
……
用心进入生活,发现还有哪些可以更便利,就一定会有新发明。
处女初体验
什么是处女初体验?当你刚接触到一个新项目、新产品时,不要着急去搞调研、做访谈,而是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一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以最原始的状态去体验。这点很重要,这是最鲜活的调研,它让你与这个项目、这个产品零距离接触。
务必珍惜宝贵的第一次消费体验,第一次接触这个产品、品牌的直观感受,即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内心真实感受。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接触产品的时候也都是处女初体验,我们如果要懂消费者,必须首先像他们一样去体验,了解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行为、心理和疑惑。
任何文字信息和调研分析,比起真实的体验都是小巫见大巫。而且人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会有新鲜感、有好奇心。
所以,将自己置换成首次购物的消费者,才有机会洞察到消费者的隐性需求。
充分占有资料
在消费者调研中,“资料”既指二手资料,也包含实地获得的一手资料,而一手资料往往更重要。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说过:“我从不相信市场调查公司,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宗庆后作决策很专断,只相信自己对市场的直觉。但是据了解,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终端,在与消费者、导购员沟通,而且他每次作决策之前,都会深入一线与经销商、消费者、导购员聊天,充分获得市场的一手资料。所以,宗庆后的直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实地调研、沟通以及一手资料获得的基础之上的。
营销中的创意,只不过是找到了一直想找的东西,它一直都在那里,而前提是必须充分占有一切相关资料,才有机会获得。
盯着产品看
海尔集团特别重视产品卖点的提炼,这项工作由高层领导亲自负责。他们找卖点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大家集中起来盯着产品。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市场一线,泡在市场里的他们或多或少对消费者的需求有所了解。再通过盯着产品看这种强烈的头脑风暴方式,一直看、天天看,看上几天,很多好创意就出来了。
无独有偶,美国的广告大师李奥·贝纳在做广告创意时,也采用这种方式。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其背后的原理是:人类惊人的想象力如果被聚焦到一个具体事物上,这个事物一定会被赋予丰富的戏剧性。这样,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往往就会自然呈现出来。
多问“为什么”
“为什么”是最有智慧的三个字,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公认为整个希腊最有智慧的人,当被问到他是如何做到时,他的回答是:“我之所以知道得比别人多,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这里的无知就是说苏格拉底永远向“为什么”这个问题发起挑战。
面对一个项目、一个产品,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多问‘为什么’”的方式去洞察消费者的隐性需求。
多问“为什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问别人,比如说企业相关人、消费者;另一种是多问自己。
“为什么你买产品A而不选择产品B?”
“为什么你喜欢那样的吃法?”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追问不休!什么时候把别人或者自己给问烦了,说明快要找到答案了!
有效的思维方式
有些隐性需求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出来的,它遵从一定的规律,它们有些是被忽略的常识,有些是事物的本质。
比较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是本质思维和结构化思维。其中本质思维尤其重要,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每个产品都对应一个本质,而这个本质就是消费者购买这个产品的最大理由。
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最重要的理论当属“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这个理论是讲每个产品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戏剧性,这个戏剧性就蕴藏在两个问题中:第一,最早的那个生产商(或者研发人)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第二,消费者到底为什么要买它?而这两个问题往往反映的就是产品的本质,就是产品承载的消费需求,就是消费者购买这个产品的最大理由。
结构化思维是进行需求深入挖掘的一种工具,在我们找到一个显性需求之后,借助结构化思维这个工具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细分,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就可能被分析出来。比如说,消费者买一件产品可能关注了很多因素,在每个因素下面又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需求。深入下去,我们就会有惊奇的发现。
6
创意思维的四大心法
洞察消费者隐性需求的背后是创意思维。武林高手的厉害之处在于心法,而不在于招式、方法。上面谈的都是方法,下面谈一谈创意思维的心法。
孩童的眼睛
儿童往往能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因为孩子的心灵没有受到信念系统的限制,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一样,他能看到简单、本质的事实。
大人的心智充满了限制,在看事物的时候,就容易陷入“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尴尬境地。
同样一座山,大人看到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小孩子看到那就是一座山而已。事实上,山就只是一座山而已,这才是本质。
但是,要做到用“孩童的眼睛”看事物不容易,需要我们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归零。而归零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我们会不经意地受到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谈到洞察事物本质时,他的观点就是“从无到有是一种创造,化已知为未知也是一种创造”。
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化已知为未知,就相当于回到事物的源头上,而一般事物的本质都藏在事物的源头上。由此,就可以涌出来很多的创意。
持续地琢磨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别人灵机一动的洞察力,但是灵机一动的背后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消费者需求。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琢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直到哪一天认真、系统地去考虑的时候,答案就马上出现在眼前。
什么事都经不起琢磨。
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的脑子保持一定程度的简单模式,不要让繁杂事物把你的思路搞乱。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能出好创意?我的回答是:没有人比我更知道天亮的过程,我会在每天最安静的时候运转我的大脑。如果我的脑子里有6个引擎的话,我会最大可能保证它们都在运转;如果有一些不得不处理的具体事务,我会拿出1个或2个引擎去处理这些事务,让剩下的引擎继续保持运转状态。
其实,每个人都有天才的创造力,只是人往往忙于日常各种琐碎的事情,失去了成为天才的机会。
天才的特点是:每天面对各种琐碎事情都不动脑子。所以,很多天才人物在很多日常事情上常常表现出他的“弱智”,比如经常语言木讷、眼睛发直、心不在焉、举止笨拙,经常做出一些可笑的事情而自己却不曾发现,爱迪生拿着手表当鸡蛋去煮就是这种境界。请注意,这不是愚笨,而是一种思维上的忘我境界。他生活在另外一个独立的、安静的思维世界里。
当初我开始研究品牌营销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拿几本经典的书把自己关上一年,书都背下来了之后,还能干什么?就只好去“瞎琢磨”,琢磨着、琢磨着,就真成了专业好手。
很多朋友都诧异于我为什么能从谈着的一个话题一下子跳到了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另一个话题,这是因为我聊天的时候也在琢磨。
吃饭的时候也想;
睡梦中都在想,很多创意是做梦想出来的;
厕所是最好的创意地方;
甚至洗澡的时候往往也能产生好创意;
……
关键是,你要时刻保持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
市场洞察、创新创意需要持续地思考和琢磨,当注意力被持续地锁定在一个焦点问题上时,一定会有惊喜的新发现!
安静地思考
安静地思考对于做创意、洞察消费者隐性需求来说至关重要。
安静的价值在于能让人发现事物的细微品质。任何事情,最后都是做细节。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言:“神藏在细节之中。”
从乔布斯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知道,乔布斯在做产品创意时,一定要让自己安静下来。正是因为他躲开了世俗的喧嚣,避开了众多的应酬,心力回归到问题的本质,所以才能有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这就像中国国学大师梁漱溟所讲:“静以通天下所感。”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西方哲学家说:“我们的思维应该像瑞士湖泊那样宁静,从而我们的心灵可以洞穿那清澈的湖底。”
如果内心无法宁静,就可以给自己制造一个物理的宁静环境。黑夜为什么黑,就是为了给想要寻找灵感的人制造幽静的环境。灵感都是比较微弱的一些光线,只有在足够黑暗的环境中才能看到它。
美国最负盛名的金融业巨子之中,有一名在作重大决策之前有闭上眼睛两三分钟的习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答说:“闭上眼睛,我能取用更高智能的活水源头。”
请大家也学会这一点:安静,安静!
因为,高手都是在安静中创造的。
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
灵感这个东西捉摸不定,想要捕捉灵感,就只能在有个什么想法的时候,不管它是不是灵感,只要认为是不错的想法,随时把它写下来。即使梦中的想法,也要马上起床记下来(事实证明很多好创意都是在梦里产生的)。在手机上记下来,在本子上记下来,最后零零散散记了一堆东西,我们称之为碎片信息。等到做创意、做思考的时候,就盯着那堆素材找就行,就能找出好东西来,就像将碎片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感性思考可以产生亮点,理性思考可以将你的亮点拼成一幅完整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