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形态各异,琳琅满目—景泰蓝的花色品种
景泰蓝制品的造型、纹样、色彩等一般统称为产品的花色品种。景泰蓝经过历代手工艺人的创造,吸收了古代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家具以及金银细工等器物的造型,同时借鉴了丝绸、织毯、织锦以及国画的纹饰构图、色彩搭配,结合景泰蓝特有的工艺技术和材料特点,使景泰蓝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花色品种,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一、器皿类
景泰蓝将瓶、罐、盘、杯、盆、碗等器形的产品都归入器皿类,这是景泰蓝占有最大比例的类别。
1.瓶类
瓶一般指口小、腹大、通体修长的容器。景泰蓝瓶一般为陈设观赏品,因时代不同,形式也有所不同。有的形制是从陶瓷直接吸收过来的,有的形制是业内人士创造的。具体的景泰蓝瓶的花色品种有观音瓶、海棠瓶、葫芦瓶、仿瓷瓶、灯笼瓶、双耳瓶、孔雀瓶、象耳瓶、牡丹瓶等,可谓品种繁多。
比如葫芦瓶,是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瓶式,因为瓶体似葫芦,故名“葫芦瓶”。葫芦瓶一般小口,短颈,瓶体由两截粘合而成。葫芦瓶的名称与“福禄”谐音,而且器形像“吉”字,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
又如双耳瓶,是瓶式之一,因颈部两侧贴附双耳而得名。由于耳的形式不一,名称各异,哥窑、官窑多称“贯耳瓶”,龙泉窑则称“凤耳瓶”、“鱼耳瓶”,清代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出现了象耳、螭虎耳、龙耳等象形双耳瓶。
官窑
官窑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官窑泛指历代由朝廷督办、专门烧制御用瓷的瓷窑;狭义的官窑则是指具体的瓷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文献记载,北宋后期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置过官窑,但至今未找到窑址。南宋官窑在浙江杭州,经过现代考古发掘,发现了窑炉、窑具及瓷器碎片,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盘、碗、碟、洗、炉及仿商周秦汉铜器及玉器的造型。
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体较薄,施釉较厚,并且创造出青釉的高档品种粉青、月白、米黄等。这些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被称为“紫口铁足”。
南宋官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裂纹,叫做“开片”。它原本是一种釉面缺陷。瓷胎比瓷釉的膨胀系数大,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开片。宋代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缺陷,人为地把它变成一种釉面装饰,让自然延伸、交错的冰裂纹与温润的青釉和谐搭配,相得益彰,给单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
清乾隆掐丝珐琅双耳瓶一对,高36厘米,直口,束颈,垂腹,高圈足外撇,足底起台。颈部两道粗弦纹,如同两道金箍,上有一对如意耳,耳内套铜环。口唇、弦纹及圈足底部鎏金。主体部分以湖蓝色为地,口沿下和肩部装饰有蕉叶纹,颈部饰以五彩缠枝花纹。腹部开光,中间有大朵西番莲,外层布满缠枝花叶纹,与颈部纹饰连成一体。掐丝珐琅工艺一向以纹饰繁缛和色彩绚丽著称,这对双耳瓶造型厚重沉稳,如意云形耳则设计得十分灵巧,纹饰繁而有序,细密处颇见功力,让人美不胜收。口部单行刻款“大清乾隆年制”,为典型的乾隆朝皇家供器。
2.罐类
罐是一种烹煮或盛物的器皿,有桶子罐、排子罐、观音罐、西瓜罐、豆香罐、灯笼罐等。
比如西瓜罐,是清乾隆时期至民国时期的一种罐式,南方地区称之为“西瓜罐”或“西瓜坛”,北方地区称之为“一颗珠罐”。器形为敛口,圆腹,形似西瓜,又如宝珠,因形得名。罐盖多为平盖,盖钮早期形似宝珠,晚期则呈烛焰状。
又如清乾隆掐丝珐琅酥油茶罐,高66厘米,口径42厘米。使用茶罐者通常将拌制好的酥油茶倒入陶质的茶壶内,随喝随热。这是一款皇宫内御用的酥油茶罐,具有实用与装饰的双重作用。器身表面以缠枝花为主,其间装饰开光。盖面8片开光内绘饰风景图;器身有12片开光内绘不同的仕女、母子及花蝶图等;圈足四片开光内饰山水,并在全器镀金镶边上嵌珊瑚、青金石和绿松石,灼烁耀眼。浮雕卷叶组合松石、珊瑚装饰而成的高耸盖钮,坐落在镶松石珊瑚的莲瓣座上,华丽气派。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饮料。在我国西藏,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融为一体,呈乳状即成。
藏族人家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当客人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茶碗放到客人面前。接着主人提起酥油茶壶,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刚倒下的酥油茶,客人一般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这样边喝边添。
当客人喝完一碗酥油茶后,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3.盘类
盘是一种口径大、器身浅而平坦的盛器。它们样式丰富,有敞口、撇口、洗口、折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莲瓣式、菊瓣式、荷花式等。景泰蓝的盘类则有圆盘、荷叶边盘、圆边大圆盘、三足盘、指甲盘等。
比如三足盘,是唐代流行的盘式之一,因盘下承接三足而得名。明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三足盘,直径17.1厘米,铜胎匀称,取色明丽,内饰两条游龙,盘心饰有镀金龙纹和“景泰年制”款,金色圆盘心与蓝地双龙交相辉映,怡情悦目,高贵典雅。
4.壶类
景泰蓝壶主要有孔雀壶、凤壶、执壶、温壶、金胎壶、茶壶等。
比如执壶,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当中,就已出现这种执壶的造型。壶身主体多采用瓶的形状,倘若把盖子、柄(把手)、流(壶嘴)都省略去,它便是一只美丽的花瓶。执壶一般瓶口小、颈长、肩削、腹重、足底短小而蜷缩,瓶的重心在下半部,造型沉稳。壶嘴的设计对于线的运用非常流利,在造型上是使一条向上斜挑起来的弧线,从壶身的一端向空间延伸开去,略呈抛物线形状。壶嘴的顶端和壶身保持较大的距离,构成大约30°的锐角。同时顶端微细,增加了自然飘洒的感觉,避免了突兀钝重的缺点。壶身另一面的把手像一条彩结一样,滑腻而婉转地附在壶身上。
清乾隆金胎画珐琅执壶,通高39厘米,宽25.5厘米。执壶以黄金为胎,葫芦式。铜镀金龙首流,如意形曲柄,执壶下置铜镀金錾莲花纹底座。壶通体以蓝色珐琅为地,饰掐丝珐琅缠枝莲花纹,并作多处开光,内施画珐琅,分别彩绘仕女以及花蝶、山水图等。壶身多处镶嵌珊瑚和珍珠。此执壶的制作同时运用了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工艺,掐丝线条规整,图案绘饰精美。加之以黄金做胎并镶嵌珍珠和珊瑚,使该器尽显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
5.碗类
碗是一种敞口而深的饮食用器。景泰蓝碗多为供陈设的观赏品,有敞口碗、平口碗、荷叶碗、花边碗、圆边碗、盖碗等。
比如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盖碗一对,直径14.5厘米,为铜胎,圆形折沿,镀金圆钮半球形盖,盖及腹饰缠枝莲纹,平底,鎏金混厚,用料甚足,应为清宫庭用器。
6.盒类
盒是一种由底和盖组成的盛器,用来盛放药品、食物以及化妆品等。景泰蓝盒按照用途分,有香盒、粉盒、药盒、油盒、镜盒、食品盒、文具盒等。按照形制分,有圆形、长方形、八角形、石榴形、瓜形、梅花式、菊瓣式、鸳鸯式等。
比如明中期掐丝珐琅云鹤纹圆盒,直径10.7厘米,铜胎,盒直壁,盖平面,平底,全器施蓝色珐琅作地,盖上以各色云彩及两只翱翔于云间的仙鹤为纹饰。盒壁饰以灵芝草纹,盒内镀金亮丽,整器胎体厚实,釉色纯正。掐丝细致,工整流畅,是一件具有典型明中期珐琅特征的作品。
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具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在下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方便实用。
因此,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鲁迅先生单单赞赏盖碗。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7.花盆
花盆是种植花草的用具。景泰蓝花盆又称“做套盆”,是在陶瓷质地的花盆外面套饰用的盆具,有长方形花盆、四方形花盆、圆形提梁花篮式盆、葵花形花盆、海棠式花盆等。
清景泰款掐丝珐琅花盆,铜胎,云头纹式的盆口下箍饰竹节式环,侈口,垂腹,镂空竹叶式的圈足。器表浅蓝地,器内露胎,口沿饰红、白、黄、蓝等色朵花,盆腹云纹锦中装饰牡丹、菊、蝶及湖石等,下方饰内含朵花的白地如意云头纹,与盆口式样相互呼应。
二、家具类
家具,顾名思义就是家用的器具,一般以木材为主要材质。景泰蓝家具,实际上指的是传统高档家具的结合物或装饰附件,它可以增强家具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主要的景泰蓝家具有宝座、屏风、绣墩、踏脚板、梳妆箱等。
1.宝座
宝座是封建王朝宫廷大殿上供皇帝使用的椅子。宝座的形式多种多样,多陈设在各宫殿的正殿明间,有时也放在配殿,一般放在中间或显著的位置。这类大椅很少成对,都是单独陈设。宝座多由名贵硬木制成,施以云龙等繁复的雕刻纹样,有些雕工十分繁琐,并髹有金漆,极为富丽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