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坐落于美丽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和古典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
第一节莫高窟的凿建
以雄奇的建筑、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大约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前临宕泉河。莫高窟南北长1680米,高50米,上下共五层排列。洞窟的分布,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状犹如密密紧紧的蜂房、鸽舍,壮观非常。
一、第一窟的开凿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这里的“千”,并不是指有一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而是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在这不计其数的洞窟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意味的莫过于莫高窟第一窟的开凿了,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生动的故事呢!
根据唐代《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名字叫做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的山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正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疲惫不堪的乐尊好好地休息了一阵子,同时举目四处观望。突然间,他被眼前的神奇景象惊呆了!但见三危山的山顶上金光万道,耀眼夺目。金光中,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闪烁,又好像有无数的“香音神”在金光中飞舞,衣袂飘飘,美丽异常。一心修行向佛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像打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就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不再四方云游,而就在这里拜佛修行。乐尊随后请来了能工巧匠,在鸣沙山的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又有法良禅师等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遂改称为“莫高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佛门弟子,还是达宫贵人,无论是商贾百姓,还是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塑像描画,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经久不衰。
二、凿建的历史沿革
公元366年,属于中国历史上十六国的前秦时期。莫高窟从乐尊开凿的第一窟开始,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历代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和兴建,形成了巨大浩繁的规模,成为内容最为丰赡的佛教艺术圣地。
在南北朝的北魏、西魏和北周时期,由于统治者崇信佛教,佛教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石窟建造得到了王公贵族们的大力支持,所以莫高窟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敦煌商贾云集,地方经济一度非常发达,西域和中原的交流更加的频繁,莫高窟的佛教造像活动随之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在武则天时期,由于武则天佞佛,大力支持佛教,不仅在长安大造佛寺,广造佛像,而且在莫高窟更是大兴工程,花费无数,凿建场面蔚为壮观,洞窟的数量最多达到千余个。虽然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并统治,但造像活动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在北宋、西夏和元代期间,莫高窟走过了鼎盛繁荣而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的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荒芜,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被世人所遗忘。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莫高窟才重新被人关注。
三、莫高窟现状
中国有四大著名石窟,即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超越其他石窟而位居第一位,通过以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原因如下:
第一,莫高窟开凿的年代较早,从公元366年的第一窟算起,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第二,莫高窟规模宏大,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到元代等十个朝代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其他都是僧侣们修行、居住和死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有492个存在壁画或塑像的完好洞窟,排列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莫高窟又有精美的壁画4.5万平方米,若把壁画顺次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可谓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莫高窟又有泥质彩塑2415尊,其中最大的一个高达33米,雄奇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无怪乎有人称莫高窟既是一个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莫高窟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为一体的立体艺术宝库。古代的艺术家们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优良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的佛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
在漫长的历史兴替与岁月流逝中,莫高窟历经了兴建的繁荣,历经了膜拜的尊重,也历经了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但正所谓“瑕不掩瑜”,从古至今,莫高窟就是一座非常伟大的艺术宫殿,就是一部非常形象的百科全书!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唐代莫高窟的什么塑像最有特色吗?
唐代莫高窟的塑像最有特色的就是“菩萨造像”。从初唐到盛唐,造型由秀丽而至丰腴,躯干体型以女性为指归。袒胸露臂,眉目俊秀,嘴唇娇小而嘴角略翘,笑意微妙,尤其是双目细长而灵动,神采灿然。服饰色彩以真实衣饰为标准,衣着质地厚薄与肌肤结构相表里,充分展现了富丽堂皇而又健康端庄的娴雅气度。
在当时,即有“菩萨如宫娃(即宫女)”、“释梵天女皆是齐公家伎写真”的说法。这是因为唐人追求写实,菩萨都是以现实中的人为原型的。“宫娃”不仅能成为菩萨的模特儿,就算是塑工、画工认定某人的形象后,也都可以作为“菩萨”造型的依据;就连“画圣”吴道子也成了菩萨面像的创作模特儿,据《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千福寺:绕塔板上传法二十四弟子,画时菩萨现吴生貌。”
第二节莫高窟的建筑艺术
莫高窟石窟的开凿者们,把对佛祖释迦牟尼的无限敬仰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首先转化在了洞窟建筑的设计上。莫高窟的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而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一、早期借鉴外来窟形
在十六国、北朝时期(304~581年),莫高窟洞窟的形制主要是禅窟和中心塔柱窟。这两种形式带有鲜明的外来印记,譬如由前所述可知,禅窟由印度的“毗诃罗”窟发展而来,中心柱窟则是源于印度的“支提”窟。禅窟是供僧人们坐禅修行的洞窟,如第285窟主室为方形,正面中央立有塑像,供修行者观品之用;左右两侧各开两个或四个仅能容身的斗室,修行者在内坐禅修行。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柱窟、塔庙窟,窟内中央设立连接窟顶与地面的方形塔柱。在塔柱的四面立有塑像,以供修行者绕塔观像与礼佛之用。如第257窟,平面呈方形,后半部有上接窟顶的中心塔柱。中心塔柱四面开龛,龛内均供有佛像。
二、融入中国建筑特色
早期的洞窟形制虽然模仿外来的窟形,但并不是外来洞窟的简单复制,而是实用和美观兼顾,石窟开凿者们已悄然把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引进到洞窟中来了。如中心塔柱之前的平的窟顶,被改造成中间突起屋脊、两面斜坡的“人”字披顶,具有起伏错落的“建筑美”的效果;并建有枋、椽、斗拱等的木质构件,带有浓郁的中国建筑特色。
外来的印度文化一开始就被中国文化在吸收的同时加以改造,越到后来就越民族化。如果说,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洞窟形制,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禅修的需要,那么,隋唐时期(581~907年)的窟形,则完全成了世俗礼佛的场地。
殿堂窟是修行者礼佛的场所,其形式受到中国传统殿堂建筑的深刻影响,主室为平面方形,正壁开龛塑像,其余三壁大都绘有多彩的壁画,窟顶为覆斗形或人字披形。步入殿堂,脚踩莲花,头顶穹庐,四周是佛国胜景,置身其中,就会抛开一切凡俗杂念,犹如醍醐灌顶,身心俱能澄澈,似乎真正踏上了净土的世界。
三、独具中国特色的窟檐
洞窟的开凿者们不仅把洞窟内部变成中国式的殿堂,而且还在洞窟之外,铺展了坚固的木质栈道,将各窟之间连通,又给洞窟加上了中国式的窟檐,檐牙相接,绵延不断。据现存于莫高窟第148窟的《唐陇右李府君修功德碑记》中记载,当时在长达一公里的露天崖面上,“凿为灵龛,上下云矗;构以飞阁,南北霞连;圣灯照时,一川星悬;前流长河,波映重阁”,非常雄奇壮观。但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与破坏,窟外大量的建筑已经损坏殆尽,至今仅存晚唐残窟檐一座和宋初窟檐四座,是非常难得的古代建筑遗物。
第96窟“北大像”外的九层楼,是特殊形态的窟檐,正处于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经存在,当时为五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曾进行了重建,并改为四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九层造型,“九层楼”已经成为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另外,莫高窟第16窟外清末民初所建的三层楼窟檐以及大泉河两岸分布的十余座五代、两宋、西夏、元代的单层佛塔、墓塔,至今仍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敦煌莫高窟所获得的“殊荣”吗?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991年,莫高窟被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的评价如下: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如下: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第三节莫高窟的塑像艺术
莫高窟的塑像数量众多,久享盛名,其宏伟壮丽,可谓举世无双。这里既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堪称一座大型的塑像馆,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莫高窟凿建于鸣沙山的断崖上,土质较为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莫高窟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有单身像和群像等组合。其中,群像一般以佛像位居中间,两侧侍立弟子像或者菩萨像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色彩奇丽,体现着古代塑像者丰富非凡的想象力,造诣极高,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从莫高窟各个时期洞窟中的佛像,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莫高窟塑像的发展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一、早期
早期是莫高窟塑像的发展阶段,是指隋唐以前的时期,特别是指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时代。早期的塑像一般以塑造佛教崇拜的偶像为主,比如佛、弥勒佛、菩萨等等,以此印证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大规模传播。
早期的塑像深受三个外来“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深受印度艺术的影响。印度在服饰方面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人们在穿衣服时都是“左袒”,即衣服只穿右袖,而空着左袖,让左胳膊露出来。本来,在汉族的生活习惯中,是没有“左袒”的习俗的,但是,在莫高窟早期的塑像中,神佛的衣服通常都是左袒的。很明显,这就是深受印度艺术的影响所致。
第二,深受希腊艺术的影响。原来的印度佛教中是根本没有造像艺术的。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通过武力占领了印度北部,希腊完美成熟的雕塑艺术开始深刻影响印度,遂形成了印度佛教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犍陀罗”艺术以后随着佛教,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而莫高窟第275窟中的交脚弥勒佛塑像,就体现了典型的“犍陀罗”艺术的特征。
第275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虽然建窟的确切年代由于资料缺乏而难以考证,但是,它是乐尊开窟之后比较早地建立的洞窟,则是没有疑问的。而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尊高3.4米的交脚弥勒佛塑像,但它跟人们心目中的弥勒佛像大不相同。因为一般印象中的弥勒佛,是一个胖胖的、大肚子的、笑呵呵的形象,而此洞窟中的这尊塑像造型雄健,面相丰满圆润,神情庄重宁静,有着高高的头髻,佩戴着宝冠,发披两肩,上身半裸,肩挂披巾,腰束羊肠裙。无论造型还是服饰,均可看出“犍陀罗”艺术形式的浓重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