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努力探索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从1998年起,下城区充分利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布局调整等有利时机,累计投入4.5亿元,通过“联合、改制、撤并、帮扶、置换”等措施,对辖区内的学校进行重组和合理布局,使全区小学由40所减至21所,中学由17所减至13所。经过调整和整合,下城区改变了学校规模小、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形成各类资源配置相对平衡的办学格局。下城区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读上好学校”为追求目标,全面启动“嫁接办学”,其运作方式是: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各名校集团以名校校长为领衔校长,由专家顾问、各校区校长组成的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共同体的整体规划,并形成相应的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名校和各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各校之间又相对独立,每所学校都可以自主追求各自的办学特色,实现互惠互助,共同成长。
嫁接办学突出强调“源于母体,别于母体,优于母体”的办学特征,充分发挥了名校优势,改变了学校规模小、分布不合理的状况,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除嫁接办学之外,下城区还通过联盟办学、移植办学,推进“名校+新校”、“名校+名企”、“名校+弱校”、“名校+农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逐渐形成“聚变-裂变-再聚变-再裂变”的再生性教育生态发展模式,成功构建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下城模式”。经过调整,下城区在较短的时间孵化出一批既具名校优势,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名校,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达到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了“择校热”问题。名校由“小而全”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转向校际联合、资源共享的开放式、集约型、集团化模式,不仅使各种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还通过与集团内其他学校之间的适度竞争,增强了不断进取、自我完善的动力。通过“名师共享”制度,下城区使名师流动从民间走向制度化,从而实现了优秀师资力量的均衡和共享。同时,弱校、新校、民校相对充裕的校舍、场地也得到充分的利用。名校与弱校、新校、民校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为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充分的、个别化的优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和原则
(一)均衡与短缺:教育资源配置的两个基本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地理环境、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固有的差异,加上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实行“先东部、后中部、再西部”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发展体制”、“重点中小学政策”等等政策制度,使得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经济总量、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在满足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的过程中,必然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其中,分配不公(均衡问题)和总量不足(短缺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两个基本问题: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要求;资源短缺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因和动力。教育资源配置在均衡与短缺的不断博弈中,不断发展,向着愈加优化的方向进步。
1.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公共性是其根本属性。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应然要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交流以及在各区域教育之间的交流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在各区域教育之间,每一种教育资源的供给总量等于该种教育资源的需求总量,没有发生资源的短缺或资源的闲置。在这种状态下,教育资源得到最为合理和优化地配置,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一种理想状态。均衡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均衡。换句话说,不均衡是绝对的,但不均衡需要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过度不均衡势必偏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会使教育走向畸形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在不同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各有侧重,但必须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资源长期受政府计划控制,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中国教育被荒废了整整十年。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重点中小学政策,集中部分人力、财力、物力培养少数优秀人才。这在当时,有助于集中利用稀缺教育资源缓解“文革”造成的人才短缺问题,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重点中小学政策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一些条件本已很好的学校,拉大这些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使得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产生了“马太效应”。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差距过大,教育乱收费和择校现象愈演愈烈等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和后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视,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也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基本问题之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教育地区间、城乡间、各级各类学校间的差距较大,有些差距甚至还在不断扩大。然而,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应努力在绝对的不均衡中创造相对均衡与和谐。近年来,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为目标,国家对缩小教育差距、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做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两免一补”等一系列重要工程项目。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任务中强调“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这些政策举措对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效果十分明显。根据教育部公报,到2007年底,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22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8.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46%和99.52%。全国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1%,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7.18%,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各项指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杭州下城区在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100%的基础上,以“小班化教育”为重点,推动全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外来人口子女以在公办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确保每一个居住在下城的外来人口子女都能享受优质教育。同时,该区还投入100多万元资金,改建早期教育机构。全区3~5岁幼儿入园率达100%,并形成了网络化管理。推行名校集团化战略之后,下城区先后成立了25个教育集团,紧密型、松散型、混合型的多样化集团办学模式覆盖了69个校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超过95%。
2.教育资源短缺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因和动力
资源短缺是由于资源在部门间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引起的经济现象。
资源的短缺不同于一般性稀缺。稀缺是任何社会中经济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引起经济资源价值运动的基本特征。短缺则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我国教育资源的供求关系十分紧张,教育供给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和优质师资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情形的资源性短缺: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资源性短缺首先集中反映在满足基本教育机会方面;中部中等发展程度地区,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资源性短缺转移到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东部发达地区,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性短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
具体来看,教育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财力、人力、物力资源的短缺:
第一,财力资源短缺。教育财力资源主要是指教育经费,是各国实现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物质基础。教育具有公共性,因此,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是各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在OECD国家的教育机构中,公共资金的比重平均占到88%以上。据1999年《世界科技发展报告》统计,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5.5%,发达国家在6%以上。4%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平均水平。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在20世纪末达到4%,但目前仍未实现(2006年为3.0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虽然不断增长,从1990年至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由563.98亿元增加到6348.36亿元,但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增反减,教育经费投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二,人力资源短缺。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尤为重要。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从广义上讲,在教育活动中,人力资源指的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从狭义上讲,在教育活动中,人力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上。本章对于教育人力资源的论述,主要是将教师作为教育的人力资源。我国目前面临的教师资源短缺问题集中体现在薄弱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上。这一问题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学校教师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面临着农村优质师资流失、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2004年,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2005年报告,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另一方面,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聚与一些“重点学校”,导致薄弱学校缺乏优质师资。择校即是择师,优质师资的不足是择校问题在城区学校中严重的原因之一。
第三,物力资源短缺。教育的物力资源短缺主要体现在学校用地困难,生均建筑面积较小,校舍紧张,教学设备老化,图书资料缺乏等方面。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在教育的物力资源上存在较大差异。
2004年,我国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东部地区为5.6平方米、中部地区为5.1平方米、西部地区为4.7平方米,东、西部地区之比为1.2:1,东、中部地区之比为1.1:1,东、西部地区差距比年有所扩大。2004年,我国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东部地区为6.3平方米、中部地区为5.2平方米、西部地区为4.8平方米,东、西部地区之比扩大到1.3:1.东、中部地区之比扩大到1.2:1。尽管大部分省份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城乡基本相近,差距很小,但有的省份城乡整体水平还较低,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学校的理科实验、音体美、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目前,有些省的义务教育生均仪器设备值过低,城乡间、县际间差距过大,已成为办学条件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各地区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明显低于城市,城乡差距过大,各地城乡之比平均为2.9:1和1.4:1,农村一些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难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