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陈捷达:以实习为契机,尝试创新创业
2008级会展专业在校学生陈捷达等几位同学在2010年暑假期间,以学校大二的中期实习为契机,将酝酿已久的创业想法付诸实施,成立了杭州温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这些学生们既顺利拿到了实践学分,又实现了在校生艰难的创业梦想。
温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致力于桌面媒体的开发,以专业的桌面媒体发布和维护获得广告主以及合作媒介的认可。公司所合作的咖啡厅、茶座、酒吧都是面向高端受众的场所,比起传统媒介和户外媒体,有更贴近受众、投放费用低、记忆度更高等特点。
温柯文化覆盖了具有极强消费能力和较好消费观念的一批受众,据数据分析统计,超过98.3%的桌面媒体覆盖人群为消费的决策者,人均年收入达到12.9万,家庭年收入达25.2万,确保广告主将广告费用花在刀刃上。该公司现已与拉芳舍咖啡厅等多家消费场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已成功投放多期广告作品。
3.校内创业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试验田
在浙大城市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学校腾出部分用房,免费提供给学生创业,让学生的创业理论应用于实践,将创业梦想接入现实,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创业一条街”。来自商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因共同的创业激情和梦想,汇聚到了一起,纷纷开设起了e彩工作室、BURNT等创新创业机构。这里就有包括朱莹、王鹏等广告系会展专业方向同学的忙碌身影。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创业基地已经成为了一个面向全院、学科交叉、合作开放、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全真模拟型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创业基地的发展历程中,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很具操作性的项目,e彩、CUP等不少大学生创业团队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在近几年里,创业基地的运行更加成熟、规范,一个个学生项目被转化为实体。如今的创业基地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创业流程和体系管理,而是用更新颖的理念和规范去拓展学生的创业素质,不少学生创业团队已经在探索企业传承问题和企业文化的塑造。
随着创业基地经营的稳定,一届一届的学生也在不断传承和延续着创业的梦想。“e彩”第四代团队表示,店长的更换周期缩短,意在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得到锻炼。这是个让人成长的平台,更是一个模拟的“战场”,从点滴中映射出往后艰难创业道路上的诸多情况,使店员们得到锻炼。正如该团队成员所说:“我们见证着e彩的成长,而e彩亦见证了一个个成员的成长。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将一直维系着。”
4.会展策划大赛:以参赛推动学生创新创业
2009年4月,首届浙大城市学院会展策划大赛在全校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海选、复赛、半决赛、决赛,一轮一轮的挑战、竞争、淘汰后,学生团队们承受了压力,团结合作,相互信任,体会成长。最终,以叶佳鑫、杨志翔、葛幸颖、王静怡、冯玲艳、杨威等2008级同学组成的团队以《2010“世界贫困·十四亿的呐喊”杭州独立音乐节》策划方案获得了一等奖。
这次大赛时,同学们的创新创业激情被充分点燃,许多优秀的和会展策划相关的创业点子呈现在了同学们眼前。到2010年第二届浙大城市学院会展策划大赛中,2008级会展专业的毛侠刚等同学就带着自己已经初创成功的甜甜圈专卖店冲进了决赛,虽然最终没有能拿到大奖,但是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经历还是感动了许多在场的评委、老师和学生听众。
5.“第二课堂”:激发创业金点子
在会展专业黄彬老师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课上,黄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团队都发挥创业精神、挖掘潜力,到淘宝网(www.taobao.com)上开设店铺。作为“第二课堂”的形态,学生们在亲身体验电子商务、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课程的部分成绩,更是为学生创业提供了一种机遇,以学习的压力为动力,激发了不少创新创业的点子。
在《会展策划与文案》、《会议策划与组织》、《节庆策划与组织》、《展览策划与组织》等多门实践性较强的会展专业课中,学生们都通过团队形式完成了优秀的会展策划方案,这些作品中都凝聚了同学们实习、实践的所思所想,也往往凝结着学生们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梦想,有些虽然还很稚嫩,但假以时日或经过修正完善,都将是创新创业的萌芽和机会。
5.5.2创新创业在高校教育中的思考
1.拓展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构筑全能服务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2008年初,浙大城市学院正式面向全院开设了公选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KAB(Know About Business)和SYB(Start Your Business)。课程一推出,即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创业还有具体的课程和读本,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新鲜的,或许确切的说是同学们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如饥似渴。首期全院共开设了4个KAB班和5个SYB班,首批学员约300名。
KAB和SYB课程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为培养大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课程,教学内容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课程运用成人学习原理,采取小班教学形式,通过大量的教具教学、互动教学和沙盘模拟等教学形式完成教学目标。此外,至今学院还开办了四届创业人才孵化班。
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仍没有实现全程化。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提出,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和系统的角度全面看待创业教育。浙大城市学院的创业教育要与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结合起来。他认为,创业教育是一个从低阶段过渡到高阶段的过程,创新、创意则是创业的前提。创业教育还要与学院的学生工作、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与第二课堂、暑期实践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胡礼祥书记还强调,创业教育要分三步走:首先是对创业教育理论的认识,其次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构建,最后则是具体实践的操作。在具体实践操作上,第一是基本训练,主要以实验室和课堂为平台,通过创新实验模式,完善结构设计,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开发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是项目训练,主要以实践基地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技能;最后是创业实训,主要以创业园为平台,将组织机构建设、项目整体运营等进行模拟仿真练习,甚至和社会接轨进行全真训练。
2.合理建设外显型和内隐型创新创业课程,培育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对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学校应该大力支持。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创业。学校应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当前开设创业外显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应该着力开拓和建设内隐型的创新创业课程。
首先,在开设外显型的创业指导课程之外,还要开设于创新创业有关的思想道德和品质课程,融入通识教育课程。思想品质包括理想与抱负、事业心、奋斗精神、悟性和洞察力等,心理素质包括意志与毅力、兴趣与爱好、自信、心理承受能力等。
其次,是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和能力课程融入专业基础课程。如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等。
再次,是将创业案例融入职业岗位技能课程,这样不仅能体现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而且能充分表现出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所以其教育效果更直观、更生动,更能启发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美国占据了最多,远远把其他国家抛在后面。APPLE、GOOGLE、Microsoft等企业中,不少创业者是从大学校园甚至高中校园开始起步的。据统计,美国大学生创业比例高达20%。原因很多,但关键一点在于他们拥有的4个“I”的学习环境:Idea(点子)、Imagination(想象力)、Innovation(创新)、Invention(发明)。据台北科技大学校长李祖添介绍,目前台湾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创意潜能开发的相关课程,学校定期请企业界的成功者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在他看来,“创业是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创业成功。学校要激发学生们敢做梦的想法,大学是未来企业家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直接接触创业过程,而不是教育。”让学生成立公司,把创意变成创新。台湾有的大学专门设立天使基金会,由海外校友扶持在校生的团队创业。
每一个创业小组可以得到5万元资助,花完了没有关系,也不需要学生负责。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不在于得到盈利,而在于让他们体验失败,了解组建一个公司有多么辛苦,培养一个团队有多么艰难,成为一个企业家有多么不易。
3.少些书生气,三思而后行,多做创业风险教育
在各类学生创业大赛上,不少矢志创业的学生都激情满怀令人称道,可是也不难发现因为阅历的原因,他们的书生气过于浓郁,对于市场判断过于模糊,社会历练稍显不足。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佟仁城教授对青年学子说:“在学习的同时,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同时要学习如何创业,因为你们生活的环境和我过去生活的环境大不相同,现在的环境有它比较残酷的一面,也有它比较好的一面。”他告诫青年创业者,“在创业这个问题上,书生气越多,即使有好的项目也是很难成功的。”他说,要把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化为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少一些书生气,多了解企业家在想些什么,利用好学校和周边的创业园区和科技园区,走出去,和企业家多交流。
金山前总裁、天使投资人雷军告诫有意创业的青年学生“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他坦率地说:“提到创业这个词,很多年轻的同学就热血沸腾,比尔·盖茨等人都是这样出来的,但是我想说他们是天才,全世界多少亿人里面只有这一二个天才,所以真正创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慎重,这里面只有几个项目试试可以,大家需要学的东西非常非常之多,真正去创业所需要的能力、知识、资源许多人还不具备。”与社会上创业者相比,大学生创业可能会面临社会经验少、工作经验少等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他们在产品的定位、市场营销、财务计划等方面的知识相对不太全面。但年轻人的优势则在于他们一般都比较有创业激情,可以通过这样的创业大赛和创业教育培育创新意识,不一定所有人都去创业,但是可以去创新,伟大的事情总是从这样的微小开始的。
2011年,浙大城市学院启动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为原则,进一步调整思路,明确目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院长吴健指出,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要点面结合,深化包括教学信息化、复合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学国际化水平等一系列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会展专业的建设也将在这一背景下,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会展特色专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