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48100000006

第6章 道情·说书·电影

当我呱呱坠地的时候,正好“文革”肆虐神州大地,包括戏剧在内的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作为“四旧”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封闭而落后的乡村,成了一片文化的沙漠。在这片无垠的文化沙漠中,幸好还有一块小小的绿洲,长着几株倔强的小草:道情、说书和电影,给农民枯寂的心灵带来一丝滋润和慰藉,让我单调的童年不至于太寂寞。

往事如烟,时隔三十多年,当时的情景恍如昨日,不过在年轻人看来,或许有点“白头宫女说天宝”的味道了。

稀里糊涂听道情

“要唱新闻滩头戏”,在乡下的天井或晒场里,中间坐着一个盲人,左手拿着一副简板,不停地夹击,腋下夹着一个渔鼓,右手不停地敲击,口中唱着有韵律的曲词,四周围着密密麻麻的听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这便是我从记事起就熟悉的唱“新闻”场景。这“新闻”两字,不是现在新闻记者的新闻。长大以后,才知道这种说唱艺术叫作道情。据说,“新闻”的来历是由唱“朝报”官方新闻演化而来,后以唱社会新闻为主,实际上是唱故事了。这“滩头”两字,唱的是正本以前的小故事,一般比较短小,在半小时左右吧。一者可以酝酿气氛,二者可以等待更多的听众,来听正本。“滩头”的作用,实际上相当于戏剧的加演。

至于“戏”字,因为道情是一种将戏剧、相声、歌谣、说书、口技等艺术熔于一炉的民间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也算“戏”的一种。每当唱正本的时候,开头便是两句:“自从盘古分天地,先有新闻后有戏”,点明道情与戏剧的渊源关系。戏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前身是只唱不演的坐唱班,由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完成;而道情也是一种坐唱艺术,一个艺人又说又唱又击鼓又夹板,扮演不同的角色,是一种独角戏,可能是坐唱的前身吧。这样说来,道情或许可以作为戏曲的远祖,“先有新闻后有戏”,也不无道理。据说,家乡的道情与乱弹音乐有密切的关系,道情中的“宫灯调”、“紧板”、“慢板”等,都是从乱弹中改编而成的。

母亲是一个铁杆的“新闻”迷,每当临近村坊唱“新闻”,她右手抱着妹妹,左手拉着我,跟伯母们一起,必定赶去,一场不漏,土话叫作“贪”。遗憾的是,我实在太小了,到底听过哪些“新闻”,唱的什么故事,里面有什么人物,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盲人要唱多个角色,模仿不同的声音,一会儿男,一会儿女,一会儿老,一会儿小,一会儿真嗓,一会儿假嗓,也够难为了。尤其是唱到打仗的时候,为了营造紧张的气氛,盲人加快击鼓夹板的节奏,口中不停地喊:“打啊!打呀!打啊!”每当这时候,母亲特别投入,神情紧张肃穆,嘴里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打得真厉害啊!”说明盲人发出的信息,营造的气氛,被听众所接收和认可了。

那时乡下的流行语言,除了“割资本主义尾巴”以外,就是“破四旧”。既然戏剧是“四旧”,而道情唱的多是历史故事,按理也应该属于“四旧”的范畴,为什么还能照唱不误?我不清楚,也没有问过母亲。

这些唱“新闻”的,都是挨家挨户沿门乞讨的盲人。每到一户人家门前,唱上几句,一般人家给他一调羹大米。假如有人要听“新闻”,他便停下来,为首者请他吃一顿晚饭,然后带头去七邻八舍凑大米,你一碗我半碗的,凑上十来斤,当时的米价是每斤四角,相当于四块钱,或者是小麦,要十五斤。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因为当时正式劳动力在生产队里劳动一天,记十分工分,只值两角钱。

当然,不是每个盲人都能唱“新闻”,首先嗓子要好,男女老少不同角色都能唱;其次博闻强记,一本“新闻”要唱三个小时左右,唱词少说也有几百句,不是一般人能够记住的。附近最有名的,当数外婆家的邻居——郑生兴,嗓音清亮高亢,用土话说就是“喉口”特别好,也算一个角儿,周围有一批女“粉丝”。

孩子天真调皮,总想捉弄盲人。每当郑生兴敲着一根竹棒,从村前的大路走过,我们便推举一个胆大的孩子,去捉弄他:“生兴,你不要去了,今晚到我们村唱新闻。”他只是笑了笑,头也不回,继续摸索着赶路。别看盲人眼睛看不见,心里像明镜似的,六七岁的孩子,稚嫩的童音,怎么瞒得过他?他当时还是三四十岁的壮年,如今从网络上看到他“唱新闻”的视频,已经皤然老翁了,当年想捉弄他的孩子,也已年过不惑了。

当时“新闻”的听众,男女老少都有,文盲、半文盲居多。后来农村恢复演古装戏,母亲也喜欢看,但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太冗长”了,总没有听“新闻”那样忘我投入。据我猜测,戏剧的唱词和念白是官腔,俗中有雅,没有一定的文化是听不懂的,如果没有字幕,我至今也是似懂非懂,而母亲没有念过书,恐怕只能根据演员的服饰辨别小姐、公子、老爷、夫人等不同的角色,猜测大致的情节;而道情的曲词纯粹是当地的方言,最多夹杂一点当地的官话,而且语言不是通俗,而是俚俗,明白如话,其实就是押韵的说话,特别适合没有文化的人。

我因为年纪太小,稀里糊涂,当时听不懂什么叫“盘古分天地”。在渔鼓声声中,我靠在母亲的身上,不久就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直到散场,母亲一手抱着酣然入梦的妹妹,一手拉着睡眼朦胧的我,一起回家。这是听“新闻”留给我的最深印象。

漫漫夏夜听说书

漫天星斗,牛郎织女。在诗人的笔下,乡下的夏夜是浪漫的,而对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来讲,却是枯燥的。天气闷热,家里像蒸笼一样,人待不住,就搬一根长板凳,到晒场上乘凉。晒场上蚊子太多,叮得孩子直搔头,只好割一点青草,覆盖在点燃的稻草上,产生的浓烟熏走了蚊子,也熏出了孩子的泪水。

孩子喜欢听儿歌,可奶奶只能教唱两句,第一句是“月亮弯弯照明堂(晒场)”,第二句便不知所云,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许是她的奶奶教她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可听来听去就是狗熊和羊的故事:“有一天,一只狗熊遇到一只羊,要吃掉它。羊叫狗熊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自己跳进去。正当狗熊闭上眼睛等待送上来的美味时,羊用角顶了狗熊的嘴,把它顶昏了。”我们为羊的机智和狗熊的愚笨哈哈大笑,笑得泪水都流出来了。听了一遍、两遍还好,天天听这个老套的故事,未免无聊了。

有一天,村里有人提议请邻村的“近视眼”来说书,给寂寞的夏夜带来一点兴味。大家附和,五分一角,凑足一两块钱,当晚派一个小伙子跑步去请。

在村子的晒场里,“近视眼”坐在一根凳子上,前面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块惊堂木,这就是他的全部道具。凭着他的一张伶牙俐齿的嘴巴,让大家度过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我不知道“近视眼”的真名叫什么,反正大家都这么叫,他也这么应,非常自然,没有贬义。

在满天星斗下,透过摇曳的煤油灯光,我看“近视眼”长得五短身材,又瘦又小又黑,模样有点像烟鬼。与一般农民不同的是,他眼睛深度近视,老是眯着眼睛,所以这个绰号虽然不雅,倒也传神。我想,他的近视眼或许是看小说看出来的吧,在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当中,也算有文化了。

“近视眼”虽然身材短小,可口才极佳,属于柳敬亭一类的人物。他的记忆非常惊人,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表情生动,把听众逗得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愁眉苦脸,可他自己始终是一脸严肃,不喜不怒,这就是说书的水平吧。后来在不同的场合听过不同级别的领导讲话,常有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的,每到这时,我就想:“要是有近视眼一半口才就好了。”炎热的夏夜,听了“近视眼”的说书,如沐春风,不觉得热了,不觉得蚊子叮了,也不觉得夏夜长了,老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说书说得太短,就怕到精彩之处,便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真是吊人胃口。在第二天接下去之前,满脑子都是问号,故事到底会怎么样呢?一个难熬的夏天,就在听书中不知不觉过去了。

“近视眼”当年说了哪些书,讲的是哪些故事,里面有哪些人物,因为年纪小,大多记不起来了,仿佛有一本是《三国演义》吧。长大以后,我曾仔仔细细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总觉得没有听他说书过瘾。或许他在说书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进行了艺术再加工,更适合乡下人的口味吧。

电影里面看戏剧

在“文革”期间,古装戏作为“四旧”被禁演了,革命样板戏则通过电影这一渠道风靡神州大地。

在模糊的印象中,有一次父亲背着我去邻村看革命样板戏。电影里两个人在咿咿呀呀地唱,各唱各的,好像相互听不到。我问父亲,父亲说虽然是唱,其实是想,当然相互听不到。当时或许只有四五岁吧,年纪太小,还是不懂唱就是想、想就是唱的道理,不久在父亲的背上睡着了。这是我记忆中看的第一场电影,也是第一场戏。

长大以后,才知道革命样板戏光从艺术角度来说,水平并不差,但对一个学前儿童来讲,只是“狗看花被单”,莫名其妙。记忆中有一本革命样板戏叫《沂蒙颂》,似乎是无声电影,就更看不懂了。据说,不光京剧演革命样板戏,婺剧也能演,只是我们乡下孩子无缘见识罢了。

除了革命样板戏以外,好像只看过一次故事片——《半夜鸡叫》。在我五岁那年,特意请了隔壁公社的电影放映队,到村里来放映,当然还有一台平生第一次看到的发电机。那幅雪白的银幕,用两根长长的毛竹,支撑在晒场的东头。《半夜鸡叫》的剧情如今已模糊不清,只记得周扒皮深更半夜学鸡叫的镜头。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恰好“文革”结束,不久文艺界恢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装戏重新搬上舞台,一些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故事片也重新搬上银幕。所以,我在小学时代已经不听道情,也不听说书了,除了逢年过节去看戏,平时就是赶来赶去看电影。

当时,我们公社分成东、中、西三片,我家处在中片和西片之间。一般中片和西片的村坊放电影,无论什么片子,我总要赶去看。当时的电影,都是一些老片子,譬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之类。

乡下一般在晒场上放电影。外村的小孩坐在前面,本村人搬条凳子坐在中间,外村的大人站在后面。孩子都席地而坐,不怕肮脏,拍拍屁股就行;抬头仰看,不怕吃力,扭扭脖子就行。我最怕下雨,因为家里只有下田的蓑衣,没有出门的雨披,雨伞倒有,只是笨重的油布伞,不想带,所以经常被中途的雨淋成落汤鸡。

有一次,大人们说越剧《碧玉簪》很好看,可是放电影的村庄离家八里地,实在太远,而且在一个小山坳里。小孩子最怕黑,又怕鬼,在黑灯瞎火的晚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山坳里,连手电筒也没有,汗毛倒竖。好在有一班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伴同行,一路大声说话,相互壮胆。

儿时第一次看电影,看的是京剧革命样板戏,最远一次出门看电影,看的是越剧《碧玉簪》。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此生跟戏剧还有一点缘分吧。

同类推荐
  •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眼帘。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 北纬52度

    北纬52度

    在我国北纬52度的边境线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和我们一样年轻,充满朝气;他们和我们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他们和我们一样,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和激情。但是他们却又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爱情不是长相厮守、朝暮相伴,是守护森林、忠于人民;他们的亲情不是长辈膝下、常叙天伦,是大爱无疆、守望和平。《北纬52度》讲述的就是这一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和亲情,和爱情,和生死之间的距离,以及立志将自己的青春敬献给我国森林武警消防事业的决心。
  • 2018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8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8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本书笔涉鲁迅、胡适、郁达夫、张恨水、陈独秀、叶灵凤、周作人、张爱玲、齐白石、胡兰成、沈从文、台静农、废名、梁实秋、郭沫若、老舍、茅盾、巴金、林语堂、木心等多位民国文人,论行迹,谈文化,述掌故,兼作小考证,说的是文章姿容,更意在追述一种逝去的文化风度。作者文字平和冲淡,情感饱满,细节充沛,从不同侧面,展示众多民国人物各具风采的品性与精神特质,颇得文化散文之趣。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高中生

    史上最强高中生

    从无限轮回世界归来,林杉只想过一点普通人的生活。但是美人如画,作为守护神的林杉当然是没那种希望啦~
  • 在异界和系统小姐姐相依为命

    在异界和系统小姐姐相依为命

    主角重生了!yeah!然后他发现自己比生前还要惨!!不过幸运的是,有一位黑长直小姐姐突然出现在了他面前。一番宏图大业即将拉开帷幕!沉睡即是永生!
  • 柯南之恶人体质

    柯南之恶人体质

    我叫池波武。我重生了一次。我的活着,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变数。【CP待定,可能无】【不加任何势力,混乱中立】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是卡尔·威特父子所著教育经典的合集。上篇是老卡尔·威特对自己教育成功经验的总结,下篇是小卡尔·威特对父亲教育方法的回忆与总结,两部分互为补充,各有所长,相信读者读后,一定能从其中总结出提升自己育儿效果的方法。愿每个孩子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劣势。这本书其实是关于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优势的专业指导,能帮助你在未来的人生中充满自信。
  • 穿越为龙王传说的死神

    穿越为龙王传说的死神

    穿越到龙王传说怎么办?没背景咋办?万一觉醒出烂武魂办?还要遇到唐舞麟这个挂逼。徐旭仰天长叹,然后脑门突然发黑,笼罩自身。。。。。
  • 我不是尊者

    我不是尊者

    我重生了,可是我却一点也不开心。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死的,我只知道我临死前刚泡的面没吃到,我的晋级赛生死局要赢的,死不死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完成我上至尊皇帝白银的梦想。我带着失败感与满腔的怨愤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将要在这里搅动风云!于霄:“颤抖吧!斯巴达!”导演:“停,台词说错了,这里是奔跑吧卡路里。”于霄:“好的,奔跑吧卡路里。”
  • 我的运气槽可以拉满

    我的运气槽可以拉满

    九年义务后考上了二本园林设计专业的美术生李隐,走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造福众生?他不但有了如此麻烦的工作,而且还随时都面临着职位抢夺者的追杀。而李隐也渐渐的发现世界并不像他认识的那样,这个世界的暗面,有你争我夺的修真者,有一群三观超正的妖兽,还有一群充满了正义的鬼差!!李隐手握着众生福运,用他那过分强大的力量开始在这个世界搅风搅雨。李隐:“我的理想就是,世界和平!”黑木:“世界核平?”某狐狸:“店长……我捡到个不得了的东西诶,好像是龙蛋,就掉在咱家门口,诶?别看我,又不是我偷的……”吼!一头西方巨龙跨海而来。【1.本书由多种小故事组成、改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如果你有故事也可以留下,让福神成为你的私人订制。】【2.本书群:974375899。】
  • 人生必修的逆商课

    人生必修的逆商课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逆境环生的多元化时代,失败、逆境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面对逆境的挑战时.大多数人在没有尝试达到极限、完全发挥能力的情况下就放弃了.甚至有些人会被如雪崩般的一系列变化打倒。人们随时随地会陷入逆境,因此,学会应对失败、走出逆境是时代变迁带来的迫切需要,也是人们赢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克服逆境.关键就是要提高逆商。
  • 无敌从当邪神开始

    无敌从当邪神开始

    地球第一大反派‘剑邪’遭全球强者围攻时被一道天雷击中,随后失去意识。当他再一次张开双眼时,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异界。而且还获得无敌邪神系统,一开场实力就是999。无论多低级的功法,只要在剑邪手上,攻击力都是999+。既然实力都这么牛逼了,那就要返回地球装逼报仇去,可悲催的发现暂时回不去。想要返回地球,就得先攒够装逼值兑换万界传送门。而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当邪神,祸害诸天万界。某天,神女宫第一美女在闺房修练时突然消失了。某天,神丹宫守卫森严的丹阁被抢了。某天,驭兽宫看门神兽莫名其妙的被人宰了拿来烧烤。PS:本书无敌装比流
  • 迷糊萌妻的暖心总裁

    迷糊萌妻的暖心总裁

    他俯身看着蹲在角落哭泣的她,递上了一张纸。她接过纸,几番糟蹋之后,抽泣着问道:“还有么……?”“你抬头看看我是谁。”他淡淡的语气,她抬头泪眼朦胧地看了一会儿,迅速低下头:“呜呜呜不认识!”“再看!”“大叔,你好眼熟……”某男的嘴角抽搐了……